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和钟嵘《诗品》两者之间的关系。前者启发并影响后者,不仅可能,而且从具体内容而言,后者无疑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淹是南朝的重要作家,他的《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受后人评价极高,本文将从其成文时间、写作目的、语言艺术及其反映的文学思想观念等方面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林莎 《考试周刊》2009,(32):21-22
对于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历代的评价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褒之者推崇备至,誉为一绝;贬之者则极力诋毁,不屑一顾。本文作者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对于《杂体诗三十首》的评价作了简单的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从问世之日起就被视为摹拟之作,但它决不同于一般拟作。江淹所拟的三十家诗作均在五言古诗发展史上具有特别意义,他的诗序也申明意在“品藻渊流”。本文简述了《杂体诗三十首》的研究史,指出江淹拟作总结汉至刘宋时期五言古诗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江淹“通方广恕好远兼爱”的诗歌史观。  相似文献   

5.
浅析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著名文学家,其诗歌创作重视模拟前人但又有很大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诗风。其《杂体诗三十首》选取了自汉至刘宋三十家诗人的诗体作为模拟对象,通过这种模拟创作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文学观点。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学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淹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杂体诗三十首》是其著名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但世人在看到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之余往往忽略了其所具备的文论价值。细究其序言,可以发现江淹在摹仿古人诗作的同时又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文学批评观念——通方广恕、好远兼爱。  相似文献   

7.
论皮日休、陆龟蒙的杂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作家皮日体、陆龟蒙二人在苏州相识之后,开始了一年多的诗歌唱和活动。据陆龟蒙编纂的皮陆二人唱和诗集《松陵集》看来,其中杂体诗一卷,凡86首。这是文学史上一次规模较大的杂体诗创作活动,其种类繁多, 而且有明确的理论探索,富有文体创新意识,颇为引人注目。研究皮陆杂体诗,对皮陆唱和文体特征的把握,有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淹是南朝著名文学家,其诗歌<杂体诗三十首>是其著名的拟古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江淹的文学批评观念,对后来的文学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于鑫 《语文知识》2012,(1):65-66
江淹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创作重视模拟且较之前人有很大的发展。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的文学批评观念,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选》特立“杂拟类”有三方面的原因:时代风气、《文选》的编辑宗旨和拟作本身的突出成就。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不仅在“杂拟”类中有特殊地位,而且与《文选》诗的分类也有很大关系。《隋志》将《江淹拟古》归入“总集类”乃因其兼具“总集”之形态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唐代之前的中国诗歌,渔父很少出现,渔妇更为罕见。唐宋时期的渔妇,仅作为渔人之妇存在,没有取得独立地位,只是渔父生活的附庸,渔父形象的点缀。元明时期的渔妇,由渔人之妇发展到捕鱼之妇人,不倚靠渔父而存活,取得了独立地位,成为独立的审美形象。其中,明代诗歌中渔妇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不再是单纯之捕鱼妇人;本质上属于辛苦勤劳型,超越了宋元渔妇简单的苦乐二分模式;而且,出现了追求美丽的渔妇。清代诗歌中的渔妇,形成爱情与爱美、偕隐之志、女性自我观照三大主题,它们都是清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产物。渔妇形象的演变,与中国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是时代精神、时代思潮的反映。渔妇以底层劳动者的形象,丰富了中国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江湖诗派的先驱。他的诗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生活于后的著名诗论家严羽的诗学思想具有启发意义。严羽以禅喻诗的妙悟说与姜夔的论悟颇为相近,两者都极力追求自然高妙的艺术境界;姜夔认为诗歌要“吟咏情性”,自然含蓄,不事雕琢,而严羽主张诗要抒发内心情感,以达到浑然天成的美妙境界,这也与姜夔有相通之处;两人在诗论中都提到了“气象”,并且都将诗歌看成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但两者对“气象说”的论述还是有所差异的。可见,严羽的许多诗学主张是与姜夔的诗学思想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自觉”这一命题出自东瀛铃木虎雄的《中国古代文艺论史》对魏时代文学的评价。其实 ,曹丕既不像有的学者所言置文章于人生追求的第一位 ,也没有完全摆脱儒家或经学学说以论文 ,甚至还以“文”来实现治国安邦之大业。以文辞翰藻作为诗赋的特点 ,也并非始于魏。“文学的自觉”应更多地诉诸于对文学发展历程的考察 ,而不能以是否持有用或无用说作为标准 ;以对纯文学的强调作为“文学自觉”的标准或文学批评自觉的标准都是不切合中国文学发展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许结 《天中学刊》2013,28(3):78-87
中国古代文体经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的文体批评理论体系。近现代的文化变革对旧体文学的扬弃与文化复归对旧体文学的保持,显现为中国古代文体的断裂与承续。中国古代文体至今仍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应该以贯通古今的文学史的视野看待中国传统文体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蒋元卿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造诣颇深的图书馆工作者和文献学人。他一生勤力 ,埋首于文献学研究和古籍的梳理 ,在校雠学、目录学和辑佚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6.
新诗产生以来,都市诗歌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对于都市诗特别是初期都市诗的研究工作远远不够。从众多的都市诗定义中提取共性因素,以此对其定义进行界定,并从历史轨迹、主题思想、艺术形式三个方面对初期都市诗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中得出其在整个都市诗歌发展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中国,从开始萌芽到实现飞跃历经五百年.辞赋创作是这期间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与中国文学的自觉关系最为密切,最突出的是其以"丽"的审美特征充分展露了文学的艺术特质,这方面的追求不断加深人们对文学的认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自觉的演进.但在汉代经学"尚用"文学观的强势干预下,辞赋被迫沦为服务于外在目的的工具,又使中国文学自觉迟迟不能实现飞跃.正确评价辞赋在这方面的作用,有助于准确界定中国文学的自觉.  相似文献   

18.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三大高峰.曲居三座高峰之末,却在诗歌发展史中有着特殊地位,首先它完全摆脱了封建思维的惯性;更强调诗人的本源回归;“曲”是一种诗体式,但也可以说它是以曲折表达的艺术手法写成的一个诗品种;从形式艺术方面来说,曲较之诗词,音乐性的要求更多.  相似文献   

19.
蒋捷词中的云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怀念,游子羁旅的情思和隐居生活的逸趣。蒋捷喜欢用云意象与他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和性格以及文化传统有关。云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也成就了蒋捷词悲凉清俊、萧寥疏爽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