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逍遥”一词意为漫步、散步等行为,而不是指人的情感状态,甚至认为“逍遥”在语境中带有伤感色彩.这种观点不恰当地把“逍遥”在语境中的引申含义都还原为词源学上的本义,并且混淆了语境的情感色彩与“逍遥”一词所包含的情感色彩.在先秦文献中,“逍遥”主要的引申含义是游戏、游玩,不能还原为单纯的散步、漫步,《庄子》则对“游戏”含义进一步引申,明确地用该词意指闲适、自得的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2.
以叙事与问难相结合的对话结构是《公羊传》、《庄子》、《天问》三部典籍的共同特征。具体而言,三者的对话性质各不相同:《公羊传》疑问式问答中引申《春秋》之微言大义;《庄子》在“寓言”的特殊语境下表达“言外之意”;而《天问》则是诘问的语式和借咏叹抒情的有机结合。不同的“对话”结构使三著显示出迥异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玥 《科教文汇》2009,(14):245-245
本文通过对《文心雕龙》中“圆”内涵的梳理,总结出刘勰《文心雕龙》所体现的“圆美”美学范式。具体表现为:一是文章创作论上以圃和、圆转为美的审美倾向;二是作家修养论上以“圆鉴”、“博观”为作家审美修养所具备的理想素质;三是文学本体论上对儒、道两家思想的圆通。  相似文献   

4.
习琲 《科教文汇》2007,(9X):202-203
“诗言志”一语首见于《尚书·虞书·舜典》。文章将其置于出典语境进行全面观照,并依据后世诸说的注疏和阐发。从文本创作角度对“诗言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据悉,修订后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即将出炉。今年大纲最大的变化是提高了语文的作文要求。据介绍,语文总体上变化不大。“古代诗文阅读”有一处修改,即“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更准确了。“写作”内容有两处小的改动:一是将原先要求作文“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二是写作文体方面,以前都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2005年《考纲》中变成了“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展讯     
《世界发明》2011,(3):11-11
01“全方位中国设计”艺术展 长期关注城市变迁、建筑与设计等话题的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和奥迪品牌将在3月联合举办《全方位中国设计》展和《艺文中国·设计论坛Ⅱ》。本次设计大展和论坛将立足中国设计语境,调动各领域的“中国能量”通力台作,为中国当代设计的转向提供实验性创作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返乡”思潮是发轫于19世纪欧洲虚无主义批判的一种哲学主张,试图在古典时代寻求克服虚无主义的思想资源.在肇始于尼采和海德格尔的“返乡”思潮中,洛维特将虚无主义界定为历史哲学对意义的过度追问所导致的历史本体的消解,从历史观角度反思虚无主义,具有致思进路上的独特性.《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中,洛维特创造性地以倒叙方式将西方历史观嬗变整理为古典自然史观→神学救赎史观→进步史观的谱系,将历史哲学的弊病追溯至《圣经》造成的自然史观和救赎史观的分野,将18世纪启蒙哲学所营造的“进步”观念还原为基督教的神学概念“天意”,为我们今天反思进步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洛维特主张否弃历史哲学、重返古典自然,他的返乡之路暗示了一种将以自然疗救历史的哲学取向,对于辩明历史和自然在现代性语境中的思想冲突也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桑红兵 《科教文汇》2007,(9X):94-94
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体现为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从“字形”、“语境”、“情感”和“体悟”诸多方面加强学生良好语感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在《孟子》中,“理”概念并未得到过明确解释,但我们可以藉由对概念公共意义的考察来梳理出《孟子》“理”字的意义.作为对概念的思想史考察,公共意义为我们通过考察概念在同期典籍中的使用来明确其在一书中的意义提供了途径,同时也为我们从单个概念中探知整个时代信息提供了可能.而孟子时代“理”的公共意义,就是人伦之规则.这并没有后世理学高度抽象且占据最高位置的天理意味.因此,戴震才会以极大的篇幅去分析《孟子》“理”概念的本然含义,试图借此剥去后世加诸其上的意义魅惑,从根本上颠覆理学的理论大厦,这种考古学式的知识去魅彰显出清代考据学的伟大和卓绝.  相似文献   

10.
《知识窗》2010,(9):63-63
天气渐渐变热,小编们正在埋头苦干。 “哎,最新的一期《读者》又转载了一篇《知识窗》的文章呢!”陈编叫道。“真的?是哪篇呀?”曹编赶紧凑过来。原来是《教室里荡秋千的教授》转载在《读者》2010年第12期上,呵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