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论述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几个重要问题,即:着重从思想上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斗争任务,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等.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学习、运用毛泽东建党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崔华勇 《文教资料》2013,(30):79-80
干部选拔是我党一直非常重视的重要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的干部选拔思想研究有助于推动党的建设。本文从建国前、建国后不同时期毛泽东干部选拔思想的溯源进行了论述,并对其进行了现实性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制度上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思想、原则。这些思想和原则,对新时期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对党的建设有着深刻思考,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见解。这些党建思想,是陈云立足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基础上形成的。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为毛泽东建党学说和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对我们今天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有重要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中的清正廉洁问题,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廉政思想,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国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对开展反腐败斗争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为主线,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阐明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以解读毛泽东同志党的建设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教条主义的桎梏,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和党情出发,提出了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思想.认真研究毛泽东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党建工作发展的要求,从多方面对党建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工作。可以说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的创造性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内容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党的建设理论当然也是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一、恢复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科学原理,体现了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性 1976年我国粉碎了“四人帮”,这一斗争的胜利.挽救了党和社会主义。但是,由于长期的“左”倾错误,搞乱了思想是非、理论是非、政治是非;个人迷信盛行,思想严重僵化,“两个凡是”紧紧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徘徊时期。面对百废待举的局面,从哪里入手拨乱反正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认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因此必须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抓起。只有在党的领导和建设上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才能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步入正确轨道。所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到党的十二大,以邓小平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拨乱反正中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最深刻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运动。毛泽东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创举。通过整风我们党从思想到组织都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延安整风的基本经验,对于坚持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建设和搞好当前的整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长期协助毛泽东领导中共中央日常工作,是仅次于毛泽东的著名理论家。刘少奇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刘少奇冤案平反以来,理论界一直比较关注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和专著。本文试从刘少奇的党建思想、经济思想和统战思想等三个方面着手,就当前关于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作研究述评。  相似文献   

12.
从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爆发前 ,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 ,深刻论述了党的策略路线和扩大与巩固共产党的方针、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建设、党的思想理论问题等 ,该时期毛泽东所写的一系列著作 ,标志着毛泽东建党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区时期是毛泽东党建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毛泽东对当时党建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认为问题主要有非无产阶级思想流行、组织问题严重、本本主义浓厚。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上进行了最大的努力,试图使党建工作走向正轨。毛泽东的党建思想和实践促进了苏区党建工作的进展,对我党党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对制度建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确立了有关党的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党的制度建设起到了奠基作用。但由于党的建设的历史条件和当时毛泽东个人认识的局限,制度建党并未上升到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应有高度。党的建设中一定程度上的制度缺位或制度虚设导致的严果后果是我们必须记取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两个务必"体现了毛泽东一贯的建党思想,无论井冈山革命时期,还是延安革命时期,毛泽东始终要求我党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因此,党领导的革命才一步步走向胜利。"两个务必"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历史性总结,更是在党的任务发生历史性转折时期,毛泽东对全党提出的告诫和要求。毛泽东是实践"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16.
注重在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原因。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党逐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稳定的领导集体,有步骤地纠正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适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后经过整风运动,清算了党的历史上的各种错误思想,为党的团结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全党的高度团结和统一,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至中共八大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初步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的重要成员,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实践,对执政党建设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邓小平这一时期的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来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起点和源头。认真梳理和总结邓小平这一时期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几十篇博大精深、脍炙人口的文章,显示出独特的文风:以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写作前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文章观点力求严谨准确;寓理于喻,以喻明理;用群众语言讲话;文章短小精悍。毛泽东优良的文风,不仅有力地指导了当时革命斗争的发展,更对当前我党的文风、党风建设起着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又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试述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少奇在诸多方面对毛泽东思想做出重要贡献 :遵义会议后不久他率先对白区工作进行思想总结 ,开了延安整风的先声 ;抗战时期他较早部署和初步系统地论述抗日游击战争 ,其中包括在平原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理论 ;七大前后他对树立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做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建立前后他从深度和广度上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做了系统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他具体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他还对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 ,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以及探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