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邓小平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1)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人规划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轨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2)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具有浓重的中国特性、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突出的实践性;(3)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大发展;(4)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是对中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科学阐述。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革命与战争时期还是和平与发展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是邓小平的终身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科学地阐明了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动力、步骤、环境、体制、方法,这对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最具创造性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5.
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从而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同努力的目标。但在如何实现这种结合上,毛泽东和邓小平则有着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思路加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他们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同的时代效果。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建设思路及其形成原因,可以为今天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的同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是世界性大潮流”是他对外开放理论的出发点;他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孤立状态下实现现代化;要面向世界全方位的开放在向世界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情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外开放的思维坐标。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开放理论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它以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鲜明主题。贯彻开放理论有利于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为如期实现三步走战略提供重要条件。要使对外开放进一步健康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搞好社会主义,必须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共同选择。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我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总结我国现代化历程的经验,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邓小平把握住小康思想与现代化在富民上的共同取向,赋予传统小康以现代化的内涵和社会主义的特征,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一小康社会理论。党的十六大在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方法论上说,它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的道路抉择。  相似文献   

10.
“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目标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有利于中国社会快速、健康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客观性、协调性、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为我们衡量工作中的是非得失提供了依据,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大小、始末。三个“三”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它既概括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又从理论上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客观上构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领导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程中,认真探索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探索的目的所在,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也正是为了理顺人们的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开道。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为了探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化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目标,其中,经济发展更是发展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主导意识流的邓小平发展理论,以富有创见性的眼光将中国融入了这一世界性发展潮流之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立足中国实际,成功解决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摆脱发展性危机的重大理论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极其丰富多彩,是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其主要思想涉及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今天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对于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无疑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潮流,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了富强、民主、明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从此,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中国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步都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邓小平同志作为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高瞻远瞩,极其重视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肯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为我国教育技术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要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持续推进我国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事业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分析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艰辛历史过程的基础上,论证阐述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概括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社会主义的辨证关系,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基本观点。这对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和源泉,而邓小平理论则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与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目标、战略步骤、动力源、依靠力量等重要思想,并创造性地进行了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知识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出发,制定了一整套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现代化的理论方案。其内容包括知识经济思想核心、基本战略、战略重点、战略动力和战略保证等方面。以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为指导,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党在跨世纪的征途中担负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