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虫的愿望     
刘墉 《阅读》2006,(12)
有一只毛虫,觉得自己既长得丑陋,又行动不灵活,终日闷闷不乐。有一天憋不住了,终于去对上帝抱怨起来:“上帝呀!您创造万物固然非常神妙,但是,我觉得您安排我的一生,却不高明。您把我的一生分成两个阶段,不是既丑陋又迟笨,就是既美丽又轻盈,使我在前一个阶段受尽人们的辱骂,后一个阶段却获得诗人的歌颂。坏就坏到家,好又好得过火,这未免太不合理了。您何不平均一下,让我现在虽然丑一点,却能行动得轻巧一些,以后当蝴蝶时,外貌长得漂亮,但行动迟缓一点,这样我做毛虫和蝴蝶的两个阶段,不就都能过得愉快了吗?”“你大概以为自己的构想不错。”上帝说:“但是你有没有想到,如果那样做,你根本活不了多久。”“为什么呢?”毛虫摇着大脑袋问。“因为如果你有蝴蝶的美貌,却只有毛虫的速度,一下子就会被人捉走了。”上帝说,“你要知道,正因为你的行动迟缓,我才赐给你丑陋的外貌,使人再不敢碰你,他们的不理不睬,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现在你还希望我采纳你的构想吗?”“不!不!不!请维持您原来的安排吧!”毛虫慌张地说:“现在我才知道,不论美与丑、轻盈与迟缓,只要由您创造,一定都是完美的!”刘墉,祖籍北京,1949年生于台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作...  相似文献   

2.
这次到密云水库去劳动,对于我各方面进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过去,一提起要出去劳动一个星期或半个月,心里不是想不通,不想去,就是去就去,不反对也不欢迎,能不去就最好了.产生这一些想法的原因是:第一,认识不到劳动对于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总是想:一劳动就间断训练,阻碍成绩提高;第二,劳动观点不强,没有劳动习惯,怕苦、怕累.  相似文献   

3.
反抗、皈依、幻灭——奥康纳《智血》中的宗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康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智血>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黑兹尔表面上看是在反抗传统的上帝.然而,仔细阅读就会发现黑兹尔一生当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上帝,并最终导致了他的幻灭和惨死.通过主人公黑兹尔的精神历程,奥康纳表达了对于传统上帝的追求和依赖只能使追求者产生幻灭和绝望的观点.黑兹尔精神追求过程中上帝的绝对缺席阐明了奥康纳的神学观,即人类必须找到一种和超验的存在和谐共处的新方法,也许这正是奥康纳的处女作向她自己和读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步摇 《阅读》2014,(43):12-13
<正>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上帝,他生气地问上帝:"我是个博学之士,为什么你不给我成名的机会?"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不够深入,所以你用什么去成名呢?"那个人听后便开始苦练钢琴,后来虽然弹得一  相似文献   

5.
邹德学 《阅读》2007,(2):14-14
那一夜,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萤火虫得意洋洋地飞来飞去,逢人便说:“唉!可把我累坏了,到处都需要我去送光明。要是没有我,这个世界不就完蛋了吗?我是你们生活中惟一的太阳啊!”  相似文献   

6.
做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感孩子们对语文热爱不够.“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喜爱语文”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怎样才能使孩子们都喜爱语文呢?我想关键在“兴趣”二字上.能让孩子们“既学得轻松又变得聪明”是语文教学应要达到的最佳目标.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是老师的“上帝“.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组织、鼓励,师生之间是“主导——主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应是和谐的、彼此协作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首先,在教学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就是让不断的成功快感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刺激.比如就差生而言,要能做到“以不高的要求树其信心”,这样必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来.在第一次作文中,我对同学们只提两个要求:标题必须写在第一行正中;文章要分段,每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古今中外的创作实践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文学反映什么样的生活?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我对升学问题是这样想的》一“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你——/,一个青年团员,祖国未来幸福的战士,/党教有你:/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伟大的革命./党希望你/毛主席希望你/为革命事业而不倦的努力/啊我最亲爱的同志/请答复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团中央的号召/祖国的要求/采取了什么态度/在思想上如何处理了“升学问题”?/(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这“诗”全文用韵语形式排列了一些概念,提出了青年团员如何对待升学的问题,可谓反映了生活,但通篇文字没有诗情,没有诗的形象,没有诗的文采,它也许是一篇漂亮的号召文字,但不能成为文学王国的成员.再看唐代张打油的一首《咏雪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转引自中外文学家《创作故事》)这“诗”确实抓住了下雪时的特征,描绘的画面具体生动可感,但它只是对自然景色的简单再现,景物形象的罗列和堆砌以及使锹、使扫帚的简单的叙述.缺少诗的意境和打动人心的诗的激情,因此它也不能算做文学王国的合法成员.  相似文献   

8.
从萌发思维意识的那刻起,人类就没有停止过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脚步.知识从哪来,真理是什么?“天赋观念”说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拥有无限的、绝对的真理,所以人所拥有的部分真理是上帝赋予的.从笛卡尔、洛克、莱布尼茨三位大家关于“天赋观念”的批判与反批判去纵观西欧近代哲学“天赋观念”的演变发展路径,以理清它是以怎样独特的演变方式展示着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合理性与进步性的.  相似文献   

9.
从一开始我对历史的教学就感到很茫然,又逢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我真有点束手无策,但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以往的历史课堂中,教师一味的枯燥、纯理论的讲授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学生机械的接受、生硬的记忆,这样的课堂更是没有活力和生气,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又何谈智慧,何谈灵感?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的文盲下了一个十分恰切的符合现实的定义: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的话,我宁愿要寻找真理的能力”。中国古语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等等古今中外的种种论述不胜枚举,但都凸现和张扬了一种思想和理念:学生学习的本质或本真不拘于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捏泥巴     
我们那一代人童年的最好的玩具是泥巴,用粘土捏制各种模型是最大的乐趣。主要品种有汽车、拖拉机、大炮、手枪、坦克、军舰以及各种动物。尽管泥巴是大地无私的馈赠,随时可取,但做模型的泥巴也是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12.
“把手握紧,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张开,你却得到了一切。”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换一种角度去看待,换一种心境去面对,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如此美丽。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在数学方面一点天赋都没有,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反感数学,不愿意去面对,只是选择逃避。而那次参加数学提高班的选拔,我意外地被选中了。当我拿着那张竞赛试卷时,我突然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好,原来我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差劲。那一刻在我心中,一缕云彩从天空中飘过,我看到了湛蓝的天……后来我才知道,我这只小鸟一直被一个叫“不自信”的笼子…  相似文献   

13.
周益 《阅读》2011,(10):21-23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先来分享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一位秀才在评论天下文章谁的最好时,作了一首打油诗,他这样写道: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属我乡。我乡文章算舍弟,舍弟随我学文章。看出来没有?这首打油诗里面,谁的文章天下最好呢?是秀才自己。我们看他作诗  相似文献   

14.
尚文华 《江汉学术》2023,(3):102-110
现代性意图以理性为建构自身的基础原则,信仰却是它不得不面对的;而若现代性通过理性论证了自身,信仰又是否可能?其意义又何在?这是近代以来讨论理性与信仰关系的核心问题。这双重问题集中体现在从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到康德、克尔凯郭尔、黑格尔的传承和转变中。以作为信仰内容的神迹为例,霍布斯和洛克在自然理性与上帝之自然、理性—知识和信仰之间划下绝对的界限;斯宾诺莎批评这个界限实属于思想的懒惰和无知,从而上帝的信实成为思想的起点和建构原则。康德意图综合两种做法,但却是不成功的。这种不成功的尝试引导着克尔凯郭尔和黑格尔分别沿着两条道路走到极端,现代信仰也便重新确立起来:前者指示了信仰的绝对主观性和绝对个体性;后者则以上帝的信实为起点,走向了以信仰中的上帝存在为起点和终极的形而上学道路。能真正进入这两条信仰和思想的道路“之中”,才能真正进入现代性及其信仰处境的绝对深度中,才能真正进入既属于时代、又超出于时代的信仰意义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一头雄狮信誓旦旦地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追捕到那只与它一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可狮子每一次都攻败垂成,追了一辈子也没有捕获到这只猎物。其他动物就笑话雄狮徒有百兽之王的虚名,狮子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它深知这其中的奥妙,它说:我只是为了一顿可有可无的美餐,而羚羊是为它自己的生命而奔跑啊,我如何追得上它! 这是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它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每次重温这个智  相似文献   

16.
《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在我死时》是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精品之一。在诗的译介过程中,由于译者"信仰"不对称,导致诗歌意象扭曲。保留原诗的意象有赖于文字隐喻的识解。Fly,death,Fly,King,light,I could not see to see等文辞构成的迷宫在文本解读中逐渐醒目:"死"即灵"飞扬";"死"即"来生"。诗歌描绘一幅静谧的"死亡"场面,上帝光临,灵魂飞跃。这首诗的社会意义在于诗人独特视角:从僵直身体中,生命飞扬。  相似文献   

17.
《雷雨》研究近70年来,鲜有符合曹禺创作初衷的中的之论。根据曹禺的提示"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站在上帝的视点重新审读《雷雨》,可获得一系列全新的且能贴近曹禺创作初衷的观点:推动《雷雨》创作的本源力量是人的性爱情感,《雷雨》人物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性爱情感而挣扎着,《雷雨》的矛盾主线是周萍与蘩漪及四凤的乱伦情感纠葛,主要冲突是人与神的对抗、搏击,主旨在于揭示宇宙间隐秘不可知的人与上帝的关系,最后启示人们要得到拯救,必须皈依上帝。  相似文献   

18.
上帝与兔子     
廖均 《阅读》2006,(4):11-12
兔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动物了,它只吃青草,什么也不伤害,可是,有很多动物要来伤害它们:狐狸、狼、老虎……这太不公平了!有一天,兔子就向上帝诉苦,它不想再做兔子了,要求上帝变一变。  相似文献   

19.
上帝的金币     
许仙 《阅读》2014,(5):12-13
有一天,上帝经过一座城市时,从高处看到一家豪华酒店的门外徘徊着三个乞丐,他动了恻隐之心,便对他们说:“我是上帝,我可以给你们每人一袋金币。”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一直被广泛地思考和讨论,在经院神学和近代宗教哲学的发展中,上帝存在的问题不仅成为宗教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宗教哲学中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将在他以前的种种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都归入到三种证明--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和自然神学证明中,通过三个方面一步步地演绎他对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