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秉承盛泽悠久丝绸文化的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肩负着传承丝绸文化,培育绸乡新人的职责。多年来,学校把丝绸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形成了崭新的育人特色,培育具有求真、求美、求实职业品质的绸乡新人。2008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德育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2.
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地处素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之称的绸都盛泽镇,毗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学校创办于1981年,原名为吴江市第二职业中学,占地面积17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5.6万多平方米。学校实施二级管理,建有纺织服装、信息工程、财经管理、现代服务4个专业部,共11个专业,在校学生3500多人。学校以传承丝绸文化,培育绸乡新人为办学宗旨,坚持德育为先,从严治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应该有地方文化的烙印,我校地处绸乡,但却是一个现代化教学的学校,绸都文化却离我们的教学距离甚远,丢失地方文化的熏陶,物理教学的生命也黯然失色。基于绸都文化背景下,通过对现行物理教学的反思,为使得物理教学应更加接地气,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努力构建良好的物理生态教学。  相似文献   

4.
根据旅游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承而生产流通的物质类产品,如果在旅游线路和消费中能够很容易地被识别为地方的文化标志,那么它们就承担着旅游地物质文化传播载体的功能。促进南充市的旅游发展,需要有意识地借助汉服复兴的时尚潮流,发扬“中国绸都”的优势,促成汉服产业的形成,使旅游消费者建立“汉服一丝绸一中国绸都一南充”这样的思雏图式,提升旅游地的文化品格。汉服在南充旅游文化传播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如汉服的“丝绸”文化核心与质料的非统一性、推广汉服需培育和发展的二元消费市场、与其他旅游产品配套推出的市场布局以及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苏州丝绸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如何从过去经济的"量"转变到今后经济的"质",也就是说如何来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是摆在振兴和发展苏州丝绸,进一步提升其整体运行能力和质量,从而使苏州真正实现国际化"丝绸都市"这一战略目标面前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苏州丝绸发展的现状,展开对苏州丝绸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尝试勾画苏州丝绸的升级路线图,以为苏州丝绸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在办学中普遍存在"离农""脱乡"的问题,对学生、学校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农村普通高中的育人目标,以培育有乡土之根、奠定为农之基的乡村新一代为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努力转变农村普通高中的育人方式。要坚持综合办学的方向,特色育人的目标,培育"离农有根、留农有基"的学生。为此,需要重构学校育人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生涯教育体系和学校文化体系等,从而实现农村普通高中向属"乡"姓"农"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11):F0003-F000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坛丘小学坐落在国家级丝绸星火密集区绸都盛泽坛丘社区。 学校百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果丰厚。先后获得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多个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吴江市是著名的绸乡。丝绸业是吴江市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拥有桑地近10万亩。缫丝厂15家,丝织厂310多家,绸缎炼染印厂20多家,绸缎、服装、复制品加工厂10多家,丝绸工业总产值占了全市  相似文献   

9.
我校于1979年年底由一所普通中学改办为丝绸职业中学,它是苏州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最早的试点单位,也是苏州市新一代丝织技术工人的摇篮。苏州是我国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姑苏丝绸,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丝织品产量、绸缎出口量以及出口创汇量均占全国首位,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展丝绸事业,关键在于人才,在于培育第一线的丝织技术工人。目前,丝绸行业劳动力的素质较低,职工队伍不稳定。工厂招工难,必然影响到学校招生难,每年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去组织新生入学。录取入我校的学生,从总体上看,文化素质低,有自卑感,总觉得“比人矮三分”,抬不起头来。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乡南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风光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充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产地之一,以盛产丝绸而被誉为“千年绸都”;又因盛产柑桔,被誉为柑桔王国和有名的“水果之乡”,因此南充又名“果城”。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要有可操作的校本课程体系,要有让学校文化立足的课堂教学。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培育和践行以"德润文光"为理念的学校文化,通过文化的濡染、文化的培育和文化的毓养等文化机制,实施"大成教育",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地处丝绸之乡盛泽,始建于1743年(清乾隆八年),时为松陵学舍,迄今已有274年的历史,2000年升格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目前有四个校区,在校学生5000余人,教职员工328人。学校秉承丝绸文化传统,坚持"智慧教育"的办学方向,并在学校文化、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加以延伸和构筑,力求让师生在行走中发现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丝绸是沟通中外文化的使者,古往今来,湖州、杭州、苏州都是众所周知的蚕桑之乡,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徽州腹地也有一个古老蚕乡以及蚕乡所孕育的独特地域绚烂文化。  相似文献   

14.
[学校名片]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创建于乾隆八年,迄今已有267年的历史。2000年学校被认定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4年9月,由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任校长。目前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学生5000多名,教职员工291人。学校以传承丝绸文化精神为办学理念,以"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为办学目标,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精致化管理思想提高办学品位,依托丝绸文化地域文化,凭借教育科研传统,潜心于教师队伍培养,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打造学校特色内涵,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5.
正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吴江也渐得"鲈乡"的别称,而以"鲈乡"命名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就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花园学校。学校创办于1997年9月,1999年12月通过省级实验小学评估验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学校虽然年轻,但有着素质优秀,善于发现、探  相似文献   

16.
塑造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场力,是学校追求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研究型学校"文化塑造的实践研究中,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把学校建设成为展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的办学愿景,以营造探究型的课堂文化、培育创新型的活动文化、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为路径,塑造"研究型学校"文化特色,取得了成果,彰显了效应。  相似文献   

17.
李娜 《湖南教育》2016,(4):16-17
洞庭湖西滨,风景秀丽的向阳河畔,有一所美丽的学校——汉寿县大南湖乡中学。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个富有诗意的班名:玉藕班、珍珠班、香米班……"湖乡"文化在这里得到最真实的展现。在逆境中寻求"文化出路"该校始建于1979年。翻看以往旧照,坑坑洼洼的主校道,破烂、陈旧的教学楼,潮湿、窄小的师生宿舍……学校生源以及师资一度大量流失,教学质量也一度令人忧心。  相似文献   

18.
具有地方特色的丝绸文化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主要资源。学校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加强了课程建构,开创了教学模式,调整了评价方式,实现了丝绸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课程结构优化、师生课程能力提升的潜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丝绸起源于中国,早在黄帝时期,就有"蚕神献丝""天神化蚕"的故事.我们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利用丝绸,使其在服饰上、文化上、艺术上,均闪耀出夺目的光辉,这使丝绸不但在国内备受欢迎,更是充当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使者",把古老的华夏文明带到了海外.盛泽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的东南部,与浙江省嘉兴市相邻,以发达的丝绸业著称于世.悠久的丝绸文化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丝绸文化引入幼儿的生活与学习视野,促使本土文化生命力的不断衍生.我们开发利用"丝绸文化"资源,对"生活教育"作了认识上的思考和结合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我的家乡南充在嘉陵江边,它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丝绸和水果著称,所以南充又叫绸都和果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