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丽华 《成才之路》2011,(3):95-I0024
"语文"一词,《辞海》和《辞源》未收编作注。语文,顾名思义:"语"加"文"才是语文。"语"者讲话也,即口头表达;"文"者,文章也,属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语"和"文"本是两相兼顾,不可偏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重"文"轻"语"———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之一: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而是从考试出题、  相似文献   

2.
黄金波 《广西教育》2012,(13):20-21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的含义作过精辟的解释:"‘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听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听说训练,在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听说潜力,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因文悟道,依道解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每个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为了博取高分,喜欢通过编故事、套情节来应付写作,而缺少了应有的真实性,"文非真文,言非真言,人非真人"的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听语文、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是学生练"语"习"文"的"训练场"。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以平平淡淡的教学心态、清清楚楚的教学形态、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把学生领到无边快乐的知识海洋?笔者认为可分三步走——课前自学、当堂训练、有机拓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本身包括"教学"和"育人"两个方面。正如唐朝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一文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道"的任务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现如今,教师更应担负起教书和育人并举的双重任务。而语文教师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当前,语文教学中最受困扰的就是作文教学,而学生最头疼的也还是写作文。许多学生不会布局谋篇,没有好词佳句,一碰到写作文就是像泄了气的皮球。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厚积"不失为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8.
张红霞 《广西教育》2013,(33):32-32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笔者一直努力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并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一、咬定"文眼"语文教学需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规律来开展,找到合适的文眼,是落实该规律的方法之一。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品读,从中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或段,做到主线明朗、思路清晰、确定文  相似文献   

9.
史敏红 《考试周刊》2012,(62):69-69
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谈文色变",见到作文就头疼。如何根据作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探索科学的、新颖的,带有灵活性、启发性的方法,引导学生写作文,提高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变"苦作"为"乐作",是值得语文教师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是"文"与"道"的统一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包含浓厚的感情色彩,或热情纯真,或优美典雅,或令人振奋,使学生陶冶性情,潜移默化地构建美好的人格。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人格教育,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反思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太多地注入了语文教师个人的思想与情感,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的规律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入手,提倡语文教学中教师"无为而教",让学生在教师的"无为"中学有所为。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只有艺术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才能向学生展现语文资源中的"美元素"。而学生感受到了美,自然就能在心中升腾起美好的情感体验,真正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教师要让"美"这个元素活跃起来:显现美的教学内容,选择美的教学手段,选用美的教学语言,表现美的教师仪态。  相似文献   

13.
于那些貌似寻常的关键词句处生疑,进而深究细品,嚼出语言文字的咸淡和冷暖,是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功夫,也恰恰是激发学生入得语文门径、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一环。洪宗礼先生教学《卖油翁》一课,让学生给陈康肃的"笑"加个形容词,正是深得其理之举,更是其"教文立人"的语文教育理念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14.
胡国宏 《考试周刊》2010,(52):83-8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许多学生谈作文色变,对写作充满了畏惧的心理,不少学生觉得作文简直是"榨文"。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也常感到束手无策。许多老师慨叹,虽然知道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往往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教材结构与内容,抓住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教师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比较高效的学习方法。究"题眼"、抓"课眼"、找"文眼"、析"字眼"、列"板眼"的"五眼"导读法,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计琳 《上海教育》2011,(2):10-11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为师——"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作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课几乎堂堂都是公开课,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曹周天 《文教资料》2011,(19):54-56
"文道统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以来,越来越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文道统一"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学环节和教授文本类型两个层面对这一原则的运用作了一些思考,以使教师加深对"文道统一"原则运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高莹莎 《教师》2011,(8):37-37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说到习作课,教师怕教,常常在指导时感到无计可施;学生怕写,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疼,甚至有人还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与孩子一同感受习作世界的美妙?笔者在实践中有几点感触,在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李涛 《学语文》2014,(6):9-10
语文学科的"文""道"之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最终在"课标"里有了规约: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囿于升学压力,一线的教师大多仍陷于工具性的教学,导致学生喜欢语文而厌恶语文课,热爱文学而畏惧教材。这种看似矛盾的教育现状,恰恰说明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亟待加强。只有兼顾到学科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才能唤回生机活力;语文课堂上要以言语形式为主要抓手培养学生语感能力,通过体验言语形式背后的情感寄托达到文学教育的功能,从而让学生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最终收获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20.
盛欣 《教师》2011,(16):66-66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但不少家长及学生仍重视英语教育,而忽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甚至被冠以"误尽苍生"的恶名,语文教学也陷入了"少慢差费"的泥潭。事实上,没有语文教学的介入,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重视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成绩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