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颖 《考试周刊》2010,(38):127-127
每个班级的学生总有好与差之分,教师既要关心好学生,又要更多地关注"差学生"。教好好学生并不难,只要老师一指点,他们就能举一反三,有显著的进步,而"差生"则不然,一个知识点可能教师已经反复强调,可对于"差生"则一点效果也没有,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受"差生"。  相似文献   

2.
重在讲句     
古人曰:“鼓瑟不难,难于调弦,作文不难,难于炼句。”句是语言交往中的最小单位。要准确而又完整地将一个意思向对方表达出来,首先要炼句。教师引导学生炼句,其基础就是在课堂上要讲清句。句讲好了,一篇课文也就基本讲好了。学生在课文范句为模的前提下于作文实践中也就会炼句了。所以讲授语文课重在讲句。那么要从句的哪几个方面去讲呢?笔者粗叙几点浅见如下。(1)要讲清句的成分:讲清句子成分的目的就是讲清句子是否通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就通顺,不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就不通顺。在一般情况下,有了主、谓两部分的句子即可基…  相似文献   

3.
精彩的录像课不仅要任课教师讲得好,也要摄像教师录制得好。但总有摄像教师说:"画面清楚、图像稳定、有声就完成任务了,课的好坏是任课教师的事,与我无关。"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说要一心一意做校长,做一个"整个儿"的校长。从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还应该努力做一个"三心"校长。对教师要有"敬畏心"校长与教师只是工作岗位不同,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学校何来?如果没有学校,校长又从何而来?从这个角度讲,校长对教师要心怀敬畏。敬畏产生尊重,尊重产生信任,信任产生和谐。心怀敬畏,校...  相似文献   

5.
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和"学"两个方面。就"教"方面而言,任课教师要有信心且有能力上好课;就"学"方面而言,学生要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改革实行了"十二位教授同讲一门课"的模式,每位教师负责一个专题的教学,其教学内容是他们熟悉且有一定研究的领域,他们自然有信心且有能力讲好每一堂课。  相似文献   

6.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讲评课的备课阶段重在"评":一评试卷内容,二评试卷检测情况,三评教与试卷的联系,四评学与试卷的联系.讲评课的上课过程中要注重及时的讲,重点的讲,有联系的讲,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讲.一节课结束后,写好反思小结.试卷讲评是反馈教、检查学的有效手段,通过试卷讲评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恰当的问题.一堂好的试卷讲评课就像厨师做好的一顿大餐,这其中有着厨师准备和烹饪的艰辛,更多表现在给食客带来的美味享受.所以,我认为上好一节试卷讲评课的难度比新课大的多,这个"难"主要体现在"讲评"二字,"评"应在"讲"之前,"评"就如厨师的艰辛,"讲"就像美味的表现.下面就谈谈我上试卷讲评课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第一章,新教材的开篇之章。整个学科的起始篇章,一定要讲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引起兴趣。这章以理论、概念为主,介绍信息的概念、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都学习过信息技术,就教学内容而言这章并不难,但是不容易有新鲜感,而且理论部分处理得不好,就会显得沉闷。为了上好这开篇之章,认真研读教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材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8.
讲读课要在“点讲”上下功夫覃章俊(湖北省松滋市牧教研组)语文教学经历"满堂空──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的剧痛之后,教师确感谈"讲"色变。"讲",成了"灌"的代名词,"讲",成了教师的难题:讲多了不好,讲少了不好,不讲也不好。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9.
祁生川 《考试周刊》2011,(11):129-129
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因此,教师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敏 《宁夏教育》2012,(1):34-35
近些年来,我们的课改似乎有些浅尝辄止的味道,从"满堂灌"走到了"满堂问",就停留在了一个层面,少有新的进展。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即使是一些优质课,也不难发现: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不断地抛出一个个问题,再让学生解决一个个问题。当教师手中的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也就"顺利"完成了。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英语教学,每单元都有阅读材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阅读文章?是应该讲还是不讲?到底应该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阅读是一个认识和言语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2.
衡量一位优秀教师,学生的喜欢程度是一个标准;你所讲授的知识,学生记住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能灵活运用了多少又是一个标准;讲课费了多少力气,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比例,也就是作为一个教师劳动的"性价比"更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从教师的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的精力大都用在了如何把教学内容讲清楚?如何把要讲的内容设  相似文献   

13.
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通过"讲理"实现资政育人的教学目的,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讲理"首先要"有理",不仅要"讲理",还要看讲"谁的理",因为"有理"不一定"合理"。因此,只有讲"合理"的理、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讲理",才能达到资政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4.
徐友新 《辽宁教育》2014,(12):41-43
【导读】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个"好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将"好问题"转化成"好活动"。这其中,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类别、不同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活动准备,开展好过程指导,组织好活动评价。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个"好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将"好问题"转化成"好活动"。打一个工业比方:前者只是教师的构思与创意,后者才是惠及学生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生态课堂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教学行为呢?尤其是教师最基本的天职——授课,即如何把握在课堂教学中的"讲"与"不讲"?一、教师的"讲"是自身主导功能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传统课堂中,强调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而忽视学生的"学",尤其是学生"自主地学",其核心是"学会",而非"会学".而生态课堂是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魏培贤 《中国教师》2009,(Z2):381-382
<正>有人说,做一名教师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好教师。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每位教师都是个永恒的题目。怎样做一个好老师,这一直都是我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家长怕辅导,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深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  相似文献   

18.
贾玉萍 《考试周刊》2010,(49):182-182
在地理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首先必须创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因为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空气"。地理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19.
王典 《学周刊C版》2014,(10):134-135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为"好教师"呢?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不同。在诸多有关好教师的描述中,我比较喜欢的是这样一句话:"理想的教师状态应该是——宁静的沉思、执著的追求、潜心的创造、从容的生活。"结合身边好教师、名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我自己的实习体验,我感觉要做一个好教师,要做到"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义务教育进入由普及到提高的新阶段,要求教师由过去的"教书匠"向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转变,即教师要在讲好课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教材研究和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然而,教学研究一直被教师认为是高不可攀的,更不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