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验活动1:认识"十分数"【活动意图】本次活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的前体验活动。三年级是初步认识小数,主要是认识一位小数。一位小数的学习是以十分之几为基础的,教材虽然安排了一定的有关"十分之几"的学习内容,但几道习题并不能使学生对一位小数的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和表象支撑。本次"前体验活动"通过丰富的图形素材让学生充分感知十分之几的实际意义,为认识一位小数奠定知识和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市里举办"高效课堂模式"赛课活动,我上了节《认识小数》。《认识小数》的第一课时从量桌面(长度5分米、宽度4分米)开始,让学生回忆出第八单元已经学过的知识(5分米就是510米,4分米就是410米),再引入小数教学。例1教学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重在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位小数的含义,例2教学整数部分不是0的一位小数,让学生继续感受一位小数的意义,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为了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进行了三次试教,得到三种风格迥异的效果,感受很深。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有关"数"的概念教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小数,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相关知识,而小数的认识相对于整数和分数而言,更加抽象,如何让抽象的"小数"更加直观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沟通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唤醒学生的认识,借助几何直观,让认识小数的思维过程清晰可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建构小数的意义,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现抽象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新课标要求,"小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分两段进行编排,第一学段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那么,第一学段"认识小数",应该"初步认识"到什么程度呢?如何寻找从生活经验到数学理解的桥梁,如何沟通小数与整数的联系,如何更好地利用学生已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在学生三年级已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会读写一位小数,能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对于"小数的意义"的认识,学生既具备生活中一些零散的经验和基础,也是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理性的思考构建更为完善的小数概念,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支撑使学生在个性化的思考中自主交流、探究发现小数的意义,故老师在教学中要刻  相似文献   

6.
“小数的意义”一课编排于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通过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了小数;另外小数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孩子们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但作为一节概念课,本课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如何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充分挖掘概念本质,让孩子们亲历知识的完整构建过程,成为笔者执教“小数的意义”一直试图突破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小数的本质属性与分数一致,但表示形态却又与分数截然不同。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本质一致却形态完全不同的两种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初步教学认识分数和小数之后,于五年级上册继续教学小数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计算打好基础。显然,在认识小数的意义时,因其本身的属性,无法绕过与分数的联系,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数与分数的本质属性不变。同时,作为数系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小数又与分数有着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认识小数与分数本质不变的基础上,也要感悟小数  相似文献   

8.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一节经典课,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虽然编排体系不同,但都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我尝试结合两个版本教材的不同编排体系,对这节课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0~81页"认识小数"第一课时的内容。一、对教材的研讨与解读小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概念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北师大版教材把小数的知识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具体情境和具体的量...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阶段,小数的认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联系生活中具体的量,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再认识"即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小数的概念。所以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与了解。我们应尊重、利用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及数学经验,以任务驱动为辅助来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本质,形成小数概念。  相似文献   

11.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是编排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生活的计量需求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数。如何从具象的素材中抽象构建小数的意义,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后将自己的思维和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在“小数的意义”的教学重构的过程中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郑贤山 《成才之路》2010,(17):66-67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中,我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最后把新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一思路进行设计。在上完本课后,本人有以下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将生物教学生活化,是指在生物课堂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同已有的生活感知去重新认识、理解生物学科的内容与知识,让它们两者建立相互联系,从而把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融入到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中去,从而能够让学生不仅学习、认识生物更能"感知"生物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小数的意义》一课安排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之后,是学生对分数与小数均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学习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后教学的.虽然生活中处处都有小数,但学生对于小数含义的理解仍然是有一定困难的.笔者通过对苏教版、西师大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多种版本新旧教材的比较,发现教材都趋向于通过情境图的丰富呈现,借助米尺、货币等学生生活经验,选用涂格子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得出小数意义的概念,帮助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小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让课堂简洁有效小数的认识是三年级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扩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初步理解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实录】每一节成功的公开课都要有设计上的亮点呈现,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紧接着就要教学"除0外的自然数的倒数、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1的倒数的特殊性、0没有倒数"这些极其重要的知识点。以往教学"倒数的认识"多次,这些环节都是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但无一例外都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刻意安排的独立片段。总觉得欠缺点什么,设计不够新颖,没有什么亮点,借鉴名师的教学片断发现,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  相似文献   

17.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两部分各有两个例题。传统的做法总是按照教材的编排依次进行教学,而我在教学该内容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围绕实践、体验、尝试、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做法是这样的:一、菜场里实践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整数加法和初步认识了小数的含义。考虑到把原来两教时的内容并在一节课上讲完,学生的接受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及教法指要 为了让学生较早地认识小数,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将小数分成两个阶段教学。第一阶段在第七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基本上能够知道什么是小数,学会了简单小数的读写法,能比较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且学习了简单的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还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本单元是第二阶段教学,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更加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19.
“小数的意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本节课的重点是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分析】现行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编排上存在一定差异,也有一定的共性。如:人教版教材先编排“分数的初步认识”,再编排“小数的初步认识”,从而建立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北师大版教材先编排“认识小数”,再编排“认识分数”,主要通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为背景,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