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潘学廷 《广西教育》2010,(28):57-57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常觉得写作难,主要原因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由于对身边的事物很少关注,学生提起笔来,往往一片茫然。观察是学生写作的基础,要让学生不再觉得作文难,首先要解决学生写作材料难的问题,有了材料,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养成观察习惯,从而让学生在习作时有内容可写。  相似文献   

2.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是新课程对写作提出的要求。而我们的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没得写”。议论文中不能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没有充实精辟的论证论据。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并学会积累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没有材料可写一直是中学生写作中遇到的难题,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从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增加阅读量,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等方面来阐述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认为这是苦恼的事,总觉得写不出,没有东西可写。为什么会写不出、没有东西写呢?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平时对生活观察不够,凡平时看到、听到、经历过的,并没有在脑子里留下记忆,到了写作文需材料时.脑子里空荡荡的。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生活,脑子里有清晰、充实的内容,写文章就不会再发愁了。  相似文献   

5.
一、留心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积累写景素材 春花秋月冬雪、繁星苍穹、风雨雷电等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可是当教师布置学生写此类作文时,很多学生都束手无策。学生在生活中都看到过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就写不出来呢?这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留心观察,没有细细去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些同学的作文本上 ,常常有“言之无物”“太空乏了”“应展开来写”“不够具体”等类似的评语 ,大致是说没有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那么 ,究竟如何才能把记叙文写得具体生动呢 ?一、用心观察观察是写作的第一阶石。尽管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但离开了观察 ,根本就谈不上熟悉生活和把握生活。所以古今中外的作家都十分注重观察生活。如老舍在《小麻雀》一文中这样写道 :“它已站不起来了 ,胸部几乎贴着地 ,像人肚痛极了蹲在地上的样子。身上并没有血 ,可是身子蜷做一团 ,非常的矮。头低着 ,小嘴碰着地 ,两颗黑眼珠比以前更黑更大了 ,像是并不…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经常会看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谈到作文就觉得头痛。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觉得没材料,不知从何下手;有的没兴趣,敷衍了事;有的想写却写不好。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丰富积累,观察实践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材料不是说有就有,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一般来说,写作材料主要从两方面获得,一是靠书本知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说明了多读书的好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吸取营养,包括各种表达方法、修辞炼句方法、遣词造句方法等,同时应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书籍,摘抄一些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科技知识等。二是靠生活实践,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生活实践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了生活实践,作文就成为无源之水。正如  相似文献   

8.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呢?我的体会是: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思维火花“燃”起来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个大环境,写作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学生写作的选择范围也就越大。只有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认...  相似文献   

9.
刘新坤 《文教资料》2011,(30):83-84
观察感知是写作的第一要义,写作时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但现在的许多中学生所写的记叙文是干巴巴的,只有框架没有血肉,原因是平时并没有认真留意过,更没有用心去观察感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做到留心生活,调动感官,及时采集,善于捕捉并大量积累,丰富大脑的信息库,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眭明会 《陕西教育》2010,(10):42-42
要写好一篇作文.就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材料.从自己身边生活着手,把每天看到、听到、想到的写出来,从而起到激发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观察是抒写的根本 著名作家梁晓声今年暑假里曾经做过一个很好的讲座,他谈了青少年写作急需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观察意识的缺失、观察能力的低下。没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写真话、抒真情无疑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写真情实感首先不是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观察生活获取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时时在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出来。”叶老的话明确告诉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学生用心去观察自然,体会生活,为作文做必要的积累.没有积累就写不出好作文;其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和发展其想像力;再次就是要把口头作文与写作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宁 《快乐阅读》2011,(9):76-76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当前作文教学的新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促使学生认识生活、从中获取作文素材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谢翠芳 《学语文》2005,(4):39-39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中学生要写好作文,离不开观察、阅读、想象、表达、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其中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鲁迅先生说:“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才能将知识的信息一一捕捉。“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如是说。确实,没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没有对自然景物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天街小雨润如酥,  相似文献   

17.
融"生活"于作文教学之中——探寻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 《考试周刊》2010,(53):69-70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外,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重要,十分精辟地道出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实践,作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学就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要做到"让生活进入作文,让作文体现生活",帮助学生架起作文与生活之间的那座桥.让学生在学校中体验生活,在家庭中寻找生活,在自然中观察生活,在社会中开阔生活,真正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有情可表.在教学中我尝试以下策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呢?我的体会是: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思维火花"燃"起来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个大环境,写作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学生写作的选择范围也就越大。只有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并写出相应的片段。例如: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源头和生命力。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米",丰富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许伟亨 《福建教育》2005,(10A):22-23
习作离开了观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