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侠 《家教世界》2014,(2):56-56
有人说沉默是金,我则说沉默是无声的教诲,默默感人。实践证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沉默应对课堂突发事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应硬给课文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应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应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应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不要因为语文的综合性强,把什么都"综合"进来;也不要因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就什么都"结合"起来,结果反而淡化、削弱了语文本体。有些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的教学情境,然而真要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原以为自己设想好的教学情境会被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所打乱,此时就需要教师冷静地运用教学智慧采处理。郭老师刚上第一节课便遇到了令他尴尬的事——学生当场给他编顺口溜,嘲弄他。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有三种解决办法:一是板起脸严肃批评那住“大笑者”.以维护课堂秩序和教师的尊严,二是不理那位“大笑者”.力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开.将教荤纳入自己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总觉得,有种方式可以诠释一种美丽;总觉得,有一种姿势可以表达一种幸福;总觉得,有一种习惯可以释放一种温暖——等待。  相似文献   

5.
物理变化中,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据说28克金可以延展至65公里长,一两黄金,压成金箔可覆盖两个篮球场,读后真让人匪夷所思。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当前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建构以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等为核心的“大语文”观,是有道理的,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必然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现在是个快节奏的时代,现代人经常面临的窘境是:选择太多,时间太少,只好快快决定,先做了再说。没有人会想到暂停,但是,这时最需要做的,恰恰就是暂停。美国人南丝·格尔马丁的《暂停:有些事只有停下来,才能想得更清楚》一书,教人们利用暂停并冷静思考,找到事半功倍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总觉得,有种方式可以诠释一种美丽;总觉得,有一种姿势可以表达一种幸福;总觉得,有一种习惯可以释放一种温暖——等待。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本有“人生教科书”的美誉,从语文教师的特殊职业来讲,教师也是一本书,而且是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书。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言论有着绝对的权威性,而学生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于是,教师的这种“强势”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弱势”。经过这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其实,在教学中,“示弱”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0.
“预习”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数学预习就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预先独立学习将要学习的数学功课。他们将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来获取知识、掌握方法以及模仿课本编排思路进行数学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王小红 《河北教育》2007,(11):42-42
提起语文教学,不少语文教师总是皱眉头,这首先是语文教师教学技巧不够,使得不少学生感觉语文难学,形成了一种"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恶性循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学习语文成为一种享受,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走进语文课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过于强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教学中教师总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不仅牢牢地主宰着课堂,而且教学言论亦是百分之百的权威。而在一些公开课上,有的教师更是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效果”和“感官效应”,“一味地迷恋于自己之所好而一往无前,一味地宣泄个人的情怀而一泻干里,  相似文献   

13.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  相似文献   

14.
丰富知识积累、善于思考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但是有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语言的训练,而忽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5.
某日,跟同学一起到某书店看书。一进门,看到满目琳栏(琅)的书堆得甚是拥挤。上前细看,发现书有三类:一为“百家系列”,二为文学名著,三为励志图书。看到这情形,同学赞道:“真好,有这么多书看啊!”而我却感到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危机!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都认为得到是一种幸福,而我却觉得失去也是一种幸福。有时候,选择放弃会比拥有更幸福。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天鹅湖中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他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渔翁夫妇为了表达他们的关爱与喜悦之情,拿出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冬天来了.天鹅没有南飞,它们无忧无虑的在岛上生活,当湖面封冻了,它们无法获得食物时,老夫妇俩敞开他们茅屋的门.  相似文献   

18.
有幸观摩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的一堂语文课《惊弓之鸟》 :课上他先让学生们提出预习中不懂的词语 ,接着说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 ,边读边想 ,我相信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定能读懂。”学生照着他说的去做了 ,果然 ,预习中不懂的词都懂了。于老师问 :你们是怎样读懂的?生答 :根据课文中的句子。于老师说 :对 ,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更羸并不取箭 ,他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那大雁直往上飞 ,拍了两下翅膀 ,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其中有两个“直” ,想…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程度。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也确实重视了对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听一位老师教学契诃夫小说《变色龙》。当学生通过跳读理清小说情节之后,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用笔划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词语,并说说这些动作、语言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是怎样一个人。应该说,面对台下数千名听课的老师,学生还是相当“给面子”的,一点也不怯场。先是放声朗读,再是讨论交流,接着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