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77例前纵隔肿瘤患者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经剑突下入路(剑突组),51例行经肋间入路(肋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疼痛评分、胸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剑突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肋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措施。方法对56例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血小板升高36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4例、膈下脓肿4例、切口感染4例、胸腔积液2例、胰漏2例、腹腔出血2例、胃穿孔2例。除血小板升高患者术后7~20 d自行恢复正常外,其他患者经采用相应措施后均顺利痊愈。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规范手术操作,围手术期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和采用相应措施,可有效改善脾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因手术部位高,危险性大,要使手术取得圆满成功,除了手术过程外,术前、术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我们在术前认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气管推移试验,选择合适的颈托固定颈部;术后帮助患者取适当的卧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病人的生活及工作质量,术后随访,患者原有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气胸是胸科常见急症之一,在处理此类患者的过程中胸腔排气是解除患者缺氧和呼吸困难的有效措施.一般单纯性气胸在通过胸腔穿刺抽气后可达目的剩余少量气体可自行吸收.而张力性及性气胸,特别是前者或双侧气胸,如处理不及时,往往危及病人生命,需紧急行胸腔闭式引流.我院自2001.8~2003.8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134例,其中105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收诊的3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性报道.结果:本组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的完成,无消融相关的死亡病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在5-17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0.02±4.15)d,手术时间在1.8-2.7小时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2.05±0.74)小时.有3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热25例,气胸3例,胸腔积液2例,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复查CT,有7例患者的目标病灶完全消融,有31例患者的目标病灶部分消融.随访时间在4-18个月之间,平均随访时间为(10.04±4.69)d,所有患者均生存,体重增加在3.5-5.7kg之间,平均体重增加(4.12±1.01)kg.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时给予密切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进行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青光眼术后发生上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未采用手术治疗,而是先通过合适的体位及双眼包扎后,当视网膜下液全部或大部分吸收后采用了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方法。结果:随访6月~1年,8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且未破坏青光眼手术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光眼术后上方视网膜裂孔的孔源视网膜脱离,通过合适的体位及双眼包扎后,当视网膜下液全部或大部分吸收后可采用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不用手术治疗,以避免因手术治疗而破坏抗青光眼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胸腔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癌病人220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110例,弓下吻合术110例.在手术前3d和手术后1、2、3、5、7、10、14d进行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测定,动态观察呼吸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弓上吻合术较弓下吻合术动脉氧分压、肺功能各项指标低.动脉氧分压于术后第二天降至最低,以后呈逐渐升高趋势,至术后14d恢复到术前的90%.肺功能各项指标于术后第二天降至最低,以后呈逐渐升高趋势,至术后14d恢复到术前的60%.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腔胃对呼吸功能有重大影响,弓上吻合术较弓下吻合术呼吸功能减退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病例很少。其术式常以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术式或直肠切除术的术式来作为成人先天性结肠症的手术方式。本院近8年来共收治的11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其中8例行Duhamel氏手术,3例行Dixon氏手术。结果发现Duhamel氏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术后痛苦大,且并发症严重。Dixon氏手术操作简单,但切除范围局限,术后易复发。直肠吻合器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方法简便,可靠,术后排例功能可完全恢复,但由于病例不足,尚需进一步积累经验。由此可见,以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术式或直肠切除术的术式来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否恰当,直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术后患者标准化护理措施,为预防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5年9月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相关原因,制定标准化护理方案.结果:通过对3例泌尿外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方式、术中体位、术后活动指导等内容的回顾性分析.制定出泌尿外科患者术前评估内容、术后护理关键词、术后下肢活动的标准计划及评估术后宣教效果的标准.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措施,对预防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DVT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6,(5):31-33
探讨不可触及乳腺肿物微创治疗中麦默通旋切系统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1—6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时采取麦默通旋切微创术治疗的76例不可触及乳腺肿物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56例不可触及乳腺肿物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不可触及乳腺肿物患者采取麦默通旋切微创术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胃镜联合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中的应用,为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手术方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手术难度。创新点:摒弃了以往LCBDE术后需行T管引流的方式,以鼻胆管代替T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胃镜的操作难度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低。因此,本手术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广。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10月30日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数据,排除那些不能耐受麻醉、患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胆管炎、并发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呈泥沙状或者絮状的患者。对患者行胃镜联合胆道镜的LCBDE手术,统计其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长以及住院花费。结论:胃镜联合胆道镜放置鼻胆管在预防LCBDE术后胆漏上切实有效,且由于术后无需留置T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同时,本手术方式对手术操作技术的要求较低,对于初学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医师来说,可降低其术后胆漏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前,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一些高龄低肺功能患者也能接受手术。但一些患者术后常有合并症发生,影响其手术疗效。所以,加强术后护理与治疗十分重要,可以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及过伸复位在简单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临床治疗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均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过伸复位.结果2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所有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均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简单胸腰椎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6,(5):22-26
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对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存的影响。研究2000—2012年的1293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312例高龄患者。根据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分为非广泛淋巴结清扫组和广泛淋巴结清扫组。对比高龄患者和年轻患者以及不同清扫范围的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及生存率。结果:高龄患者有着更高的麻醉评分、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P<0.05);在高龄患者中,广泛淋巴结清扫组比非广泛淋巴结清扫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及术后30d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而术后5a生存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表明,广泛的淋巴结清扫对高龄患者没有长期生存获益,反而增加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并观察术后效果。结果3例术后1周内发生吻合口瘘,二次手术造瘘1例,2例保守痊愈;5例发生术后肠梗阻,4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开腹二次手术后死亡;吻合口早期狭窄8例,术后14天扩肛痊愈。结论严格掌握保肛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患者、规范手术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的53例气胸患者中有较明显胸闷、气促的6例患者进行细管(选用16号20cm长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观察。结果:6例患者气胸全部治愈,肺复张时间(指插管至肺完全复张所需时间)1~3天,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使用细针(20G切割针),并发气胸时胸膜破裂口较小,往往形成闭合性气胸,使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不仅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而且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闭角型青光眼在行滤过性手术前,将眼压降至正常,这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但在临床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患者,术前经积极降眼压治疗,眼压仍持续不降。针对该类病人,我院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炎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愈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8~2004年收治的17例手术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有前庭症状7例,持续性耳鸣10例;瘘管试验阳性8例;术中发现16例水平半规管瘘管,同时伴后半规管瘘孔1例,另1例为鼓岬部瘘管;探查面神经骨管破坏3例,颅中窝脑板骨质破坏4例。17例患者完整清除病灶并一期修复瘘管。结果:眩晕平均5d缓解。术后干耳时间半月~2月,随访1~6年眩晕无复发。结论:迷路炎的术前诊断要依靠前庭症状的病史,瘘管试验及颞骨CT检查互相结合,确诊仍需手术探查,术中病变清除彻底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临床空肠营养管主要用于食管癌、胃癌术后长期禁食患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胃排空障碍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我科于2008年10月收治一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胸内瘘病人,留置双腔空肠导管(胃管腔+空肠管腔),B超证实误入胸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在某下级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15 d持续发热,伴左侧胸痛,进行性胸闷,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T 38.8℃,HR 132次/m in,R 28次/m in,Bp 132/78 mmHg,经鼻腔留置双腔空肠营养管,回抽胃管腔可吸出少量气体及脓性粘稠液体;左下肺听诊呼吸音低。立即予床边B超检查及胸片检查,证实左侧液气胸,空肠导管误入胸腔。随即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灰黄色脓性引流物;拔除原有双腔管后在胃镜指示下经鼻重置空肠导管。后期经修补瘘口、给予肠内营养及其他对症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于7 d后转至普通病房。2讨论疾病因素分析:该患者食管瘘口的特殊位置是造成空肠导管误入胸腔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插胃管的操作中,胃管将沿食管后侧壁滑行进入胃内。该病人瘘口正处于该路径上,且瘘口较大,因此在留置胃管操作中管道进入胸腔阻力小,而操作者不易觉察。置入成功与否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方法;【结果】接受心理护理的50名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适应不良问题;【结论】心理护理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减轻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保证围手术期的良好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