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初期大陆私营报业消亡过程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私营报业在全国解放前后逐渐在大陆消亡。对于这个问题 ,既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弹压”、“禁止”和“命令”的结果 ,也不能绝对地说旧有报纸全部“被中共关闭或归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考察 ,我们既不否定解放军进城后对具有反动政治背景和立场反动的私营报业的封禁和接管 ,也必须承认该类报纸的消亡过程是多渠道的。大陆私营报业的消亡 ,既有社会制度更迭的原因 ,也有历史的和其自身的原因。大陆私营报业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出版社出版了一些专门研究和介绍“文化大革命”历史、事件、人物的图书;还有一些出版社也正在安排这方面的选题。其中有不少出版社是为了赚钱,以所谓名人“轶事”、“秘闻”、“内幕”之类的东西招徕读者。这些读物,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就有关“文化大革命”图书的出版问题作了专门批示。批示指出:“根椐中央团结一致向前看,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的一贯精神及小平同志关于当前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政治优势的指示,目前争相出版‘文革辞  相似文献   

3.
1.台湾的出版事业发展很快,出版社从五十年代初期的13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3200多家,其中仅台北市1985年就有出版社1892家,占全省出版社总数的70%。这3200多家出版社中,大型的占20%,中小型的占80%;官办出版社占20%,其余皆为私营出版社。这真可谓出版社林立,出版队伍浩大,相互竞争激烈,出版事业繁荣。  相似文献   

4.
传媒     
岁末年终,当各类媒体不断推出众多各自选定的“年度人物”时,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周刊》则将“2002年风云人物”的桂冠授予了“中国私营企业家”,这是一个独具慧眼的选择。比起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人物,私营企业家这一“集体”,更能反映出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内,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深刻而重大的变化。 该刊说,今天的中国,不同领域都出现私营企业家的身影,他们是中国24年经  相似文献   

5.
图片新闻     
《出版史料》2006,(2):F0002-F0002
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筹委会于1949年11月组织“上海市出版业华北、东北参观团”,赴东北、华北参观学习。参观团成员共23人,包括20个单位,大部分为上海私营出版社的负责人。参观团存东北参观后,又到天津、北京参观。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界第一个南北业务交流的参观团,因而受到国家出版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心。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自1958年恢复挂牌至今已31年。重新组建的“商务”不再是私营的综合性出版社,而是中央一级的专业出版社。它的出书范围,依中央规定,只限于中外语文辞书和外国古今学术译著两大类图书。 31年来的新“商务”,除去乱糟糟的“文革”10年,实际工作只20年光景。“文革”前的总编辑是陈翰伯同志,他是新“商务”的创业人,开拓者,路子是他走出来的。“文革”后的总编辑是陈原同志,他按中央部署拨乱反正,在恢复中有创新。“二陈”都是编辑大师,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大学办出版社的历史并不长,主要是近20来年的事。“文革”以前,大学出版社寥寥无几,只有两三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高校出版社才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它是伴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应运而生的。目前,共有100来所大学办有出版社。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大学出版社凭借高校得天独厚的人才、知识、信息密集的优势,做出了喜人的成绩,成为出版界一支举足轻重的生力军。我校出版社诞生于1986年11月,比多数大学出版社成立时间稍晚。当时,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仍无一家大学出版社,教材和学术成果出版难的问题较为突  相似文献   

8.
书名出版社名称书名出版社名称伟大的理论创新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研究解放军出版社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发展青岛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及其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 (全三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公民道德歌安徽教育出版社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 (八卷 )河北人民出版社部队四个教育丛书 (四册 )蓝天出版社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维护劳…  相似文献   

9.
对解决“出书难”的一点思考徐兴旺“出书难”,尤其是学术著作出版难,是当前出版界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出版社要压缩品种,优化选题,保证重点,多出有一定思想深度和艺术质量、具有文化积累意义、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长命书”...  相似文献   

10.
军队出版社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产业,面对军地出版社群雄逐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党政机关所属的地方出版单位,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出版大量的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兵器知识、战争纪实等方面图书的挑战,要生存、要发展,必须立足服务于部队官兵,深入挖掘军事题材图书出版资源这个富矿,凸显“个性”,突出“军味”,  相似文献   

11.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青年我们出版社是以青年为对象的综合性出版社,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一直是我们出书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年动乱”之后,青年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理论读物的编辑出版工作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听到“政治读物青年不愿看,书店不好卖,赔钱多”的议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坚持出版政治理论读物呢?我们曾反复议论过这个问题。大  相似文献   

12.
版权资产是出版单位的核心资产,出版单位版权资产经营能力最终决定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国防工业出版社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性工作,提出出版单位科学运营版权资产的有效路径,强调“资源+技术”“资源+合作”“资源+资本”的多元运营模式,指出新时代出版单位需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全面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销作为“寄销制”的尝试,已在一些出版社和书店取得成效,这是常规的征订包销走下坡路时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图书发行手段,逐渐成为图书发行的重要方式。对于基层书店,试销可以减少承担的风险,调动他们进货的积极性。那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基层书店,单凭订单订货,犹如“隔山买牛”,他们情愿以高于出版社的折扣到附近的中心书店进货,这样需承担的风险更小。金盾出版社之所以出现十年辉煌的累累硕果,正是他们较早进行发行体制改革、实行图书试销的结果。金盾出版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机会,迅速改变经营策略,改“坐商”为“行商”,强调“脚下出效益”。他们有一支  相似文献   

14.
出版社性质管窥福建人民出版社刘进社出版社的性质问题,也是这几年出版理论研讨的热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只停留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诠释上,鲜有突破性的进展。其实,自出版界对图书商品性的认可,出版者是商品生产者的地位的确立,特别是出版业是产业等观念...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出版社应出版有关本专业的图书”,但是有些专业出版社无视这个规定,任意出版与本专业无关的图书,以致造成出书的重复浪费,引起读者的不满。下面转载《北京日报》这篇文章,希望引起各专业出版社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注意端正出书方向,严守本专业的出书范围,避免发生为了追逐“热销”书而乱出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王迎胜 《图书馆杂志》2001,20(11):58-5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出版事业蒸蒸日上,创建了一批国营出版社,对私营出版机构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我国出版社已达101个,其中包括54个中央出版社,47个省市地方出版社。在这一时期共有64个出版社参与了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活动。1 主要出版社及出版活动在1949—1976年间,我国翻译并出版了734部苏联作家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和上海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在深化。这是时代的大潮,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出版社作为社会结构中的有机构成,必然要在这个大潮中确定自己的前进目标。出版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是深化改革的合符逻辑的结果。所谓“生产型”,是指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只管编书,而出版社则只管出书,至于出版之后,这些书有无读者,  相似文献   

18.
《出版广角》2022,(15):94-95
<正>《百年大党面对面》出版社: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遵循,梳理出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等13个重大问题。全书秉承通俗理论读物一贯特点和风格,在理论阐释、问题意识、新闻视角、文学语言上下足功夫,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学习党的历史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读物。  相似文献   

19.
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于光远先生主编的“教育理论专题研究丛书”,是我国近年来教育理论研究方面不多见的好书。编著者一反概念化、程式化的陋习,也没有空泛地讨论“本质”、“属性”一类抽象问题,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宏观要求,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地方出版社在工作中如何“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这是我们必须探索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这里刊登的两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可供地方出版社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