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石油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经济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研究我国石油经济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借鉴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研究设计了中国石油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模式,通过不同的政策阶段可以对公共政策有比较系统的分析。我国石油技术标准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它的制定过程反映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些特点,本文通过石油清洁生产标准的案例,对我国石油标准的制定过程和利益博弈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的技术标准制定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春瑕 《科教文汇》2014,(27):217-218
石油是一个国家能源战略中最重要的方面,石油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安全。中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单一的石油进口通道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且面临安全风险较大。加强与中亚等国的石油合作可实现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的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单边、双边和区域性石油合作法律机制,在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在完善的法律机制下保障了我国与中亚石油合作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冲  闵云艺 《科教文汇》2014,(9):211-211,220
为了有效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图书借阅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我校石油学科大三学生2010-2011学年中文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为了使我校石油学科大学生更好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平  张涛  孙晓惠 《未来与发展》2007,28(12):26-29
天然气作为新兴的能源产业,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也被认为将是石油的替代能源,建立天然气储备将有利于缓解石油储备的压力.天然气储备的优越条件主要讲述了天然气的成本优势、与石油的替代性、地域安全性、发展前景;建立天然气储备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主要讲述了储气库的选择与储气设施的建设、目前储备工作的紧迫形势、技术进步、政策倾斜三个方面的内容,力求能够全面地阐述建立天然气储备的重要性和经济性,以期能够为国家在此方面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6.
石油资源危机与石化企业倒闭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建立了石油资源短缺下国际石化企业竞争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揭示了倒闭的大型石化企业数与石油短缺率的内在约束关系以及石化企业倒闭数与最强(大型)石化企业对石油占有率的内在约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D>q,即石油的短缺率大于国际石化系统最强(大型)石化企业对国际石油市场和资源的占有率,石化企业的演化存在以下规律和特点:(1)石化系统里的最强(大型)石化企业n1将不可避免地倒闭。随着石油短缺率的增加,伴随最强(大型)石化企业走向倒闭的石化企业依次是第二、第三、第四、……强(大型)的石化企业,D/q的值越大型,石化系统所倒闭的大型石化企业数越多。倒闭的驰豫时间量级为50d—500d左右; (2)短缺石油后的幸存石化企业将经历三个演变阶段: 抵抗阶段,恢复阶段和稳定阶段。经过多平衡态共存和最强(大型)石化企业的不断替代过程后,国际石化企业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态,此时石化系统企业强弱的序严格地遵守偶数-奇数对称或奇数-偶数对称规律。即如果由于石油的短缺而导致系统有奇数个石化企业倒闭,则适应稳定后的系统的石化企业的强弱序服从偶数-奇数对称规律,即原序号为偶数的石化企业为强(大型)者,而原序号为奇数的石化企业为弱者。如果系统有偶数个石化企业倒闭,则适应稳定后的系统的石化企业的强弱序服从奇数-偶数对称规律,即原序号为奇数的石化企业为强(大型)者,而原序号为偶数的石化企业为弱者。所以,对于依赖于石油的各类不同的石化企业,把握石油的短缺率及石化系统最强(大型)企业对国际石油市场和资源的占有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安全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安全是指外部石油资源供应安全问题。中国石油产量增幅不足,消费量剧增使得石油供求缺口日益增大,出现了石油安全问题。中国石油自给能力不足,进口单一,石油战略储备尚未成熟等因素使得中国石油安全存在很大隐患。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是保证国内石油供应,应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同时使石油进口多元化,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朱志红  高洁  徐平  邱书香 《科研管理》2020,41(10):145-155
以中国沪深两市112家石油石化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为样本,就企业研发投入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资金投入对石油石化上市公司成长性存在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其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性,滞后期为三年且影响程度在滞后二期达到最大值;研发人员投入对石油石化上市公司成长性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公司规模和资本结构等亦对公司成长性存在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化研发管理、增加长期持续性研发投入和完善创新人才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交易方式演变看中国石油市场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解宇  马卫锋 《资源科学》2007,29(1):203-208
当前,国际战略性大宗商品市场博弈出现这样一种态势:交易方式对商品定价、企业竞争等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方式出现交易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化、交易组织联盟化、交易机制市场化等发展趋势。其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成为现货交易定价基准;企业竞争从现货市场扩展到包括衍生品市场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和进入衍生品市场存在障碍或成本较高的企业相比,可以以低成本进入衍生品市场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贸易联盟在买卖方对价格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等。对中国石油市场改革的启示包括:发展石油期货交易应探讨具体的路径和方式,包括合约品种、交易制度,并应通过上海石油交易市场向OTC市场的转变,增加石油交易方式的深度和广度;以市场化为指导思想,改革石油行业管理体制特别是进出口体制;采购联盟的核心应是市场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陕北资源产业集群的区位熵和RIS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新  杜跃平  白嘉 《资源科学》2009,31(7):1205-1210
近年来,资源问题和产业集群问题逐步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而作为产业集群特殊组织形式的资源产业集群也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陕北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运用区位熵法对该地区资源产业进行测算分析可以判断该地区资源产业的集聚程度。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主要资源集聚地延安、榆林、铜川、咸阳、渭南五个地区(统称为陕北地区)为研究样本,对这五个地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业的区位熵进行了计算,显示出陕北地区的煤、油、气具有很高的集聚程度,2007年的区位熵分别为7.1244、8.6308和7.2955。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基于“资源集聚—产业网络—服务体系”的 “RIS模型”来进一步对陕北资源产业集群进行识别。“RIS模型”识别结果反映,陕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资源产业集群,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套供应、延长产业链、强化技术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介服务能力以及加强政府支持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强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8,30(4):565-571
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是建设石油战略储备的首要性工作。本文首次提出了石油战略储备运行过程模型,围绕储备石油获得可靠性、储备石油输入便捷性、储备石油储存优越性以及储备石油动用有效性四个方面对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完成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址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浙江宁波镇海、山东青岛黄岛、江苏淮安、重庆和甘肃兰州进行评价。随后将评价结果与现有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选择情况进行对照分析,验证了本指标体系较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可为后续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油气资源一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主线,对此复杂系统的要素、子系统间的相关关系、运行机理和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详细的描述,为我国石油工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施冬 《科教文汇》2014,(27):63-64
与我国大学生相比,美国大学生,尤其是石油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与美国高校的教学特点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美国具有石油专业高校的实地考察,从它们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授课方式和考核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对我国石油高校的教学提供些许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提升石油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浮顶罐内原油温降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磊  白宇恒  黄维秋 《科技通报》2010,26(1):159-164
目前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工程已陆续启动和建成。浮顶罐内原油的凝结问题是制约储备库安全经济储油的瓶颈之一。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各种浮顶罐内原油温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计算方法体系,为了方便工程应用,还编制了原油温降计算软件,在已知气象数据、原油物性参数和储罐技术参数的前提下,可计算原油的温度变化。实际算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值较接近,能够反映原油随储存时间等因素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与国民经济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我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却无力制衡国际油价。要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通过建立属于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来融入国际石油定价体系。文章分析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石油储备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石油企业和国家应付某些突发事件的需要。通过分析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现状,借鉴国际石油储备基地布局经验,科学地选择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吴明  姜国强  贾冯睿  刘广鑫  岳强 《资源科学》2018,40(6):1287-1296
国内关于石油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制品的消费环节,不能真实地反映石油流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为了探寻石油生命周期内真实碳排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了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和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建立了石油生命周期内碳元素流动模型。以国内某大型炼化企业为例,计算了各个环节的隐含碳排放和石油燃烧碳排放量,分析了影响隐含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情景,分别预测了2015—2050年间中国石油生命周期内的隐含碳排放发展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石油生命周期内,每吨石油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量约为670kg(约折合CO2 排放量为2457kg),其中隐含碳占总碳排放量的23%;②开采环节和炼化环节隐含碳排放分别占隐含碳总量的46%和54%,其中开采环节主要隐含碳排放来自天然气消耗和电力的消耗,分别占总量的47%和30%,炼化环节的隐含碳排放主要来自焦炭燃烧,占总量的46%;③在消费环节中,汽油、柴油和煤油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消耗量最大,分别占各自总量的42%、53%和80%。提高石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加强科技管理,提升石油企业科技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石油企业的科技管理能力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科技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国内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科技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一体化创新链条;强化科技规划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科技管理工作,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科技管理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总体实力,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针对我国主要石油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模型,并以此初步确定了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石油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适应新体制、新机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石油企业管理实际,对石油企业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了设计,并主要从精细业务流程管理、精细勘探开发、精细现场管理、精细财务管理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