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基于转喻的认知本质,从英语词汇、语篇、文化和交际几个方面探讨了转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助于学生利用转喻进行认知和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论文通过合成空间理论,分析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映射和整合,比较隐喻和转喻在突显性上的不同,从而阐释隐喻和转喻的不同认知方式,帮助提高对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运用。  相似文献   

3.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转喻和语言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词汇、阅读和翻译等方面讲授转喻理论,对培养学生的转喻认知和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转喻比隐喻更基本,往往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为隐喻提供基础。从概念转喻到语法转喻无不体现在语言结构中。透过语言结构分析其转喻的认知理据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修辞学研究中,转喻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辞格。转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不仅使我们对转喻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为传统的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隐喻一样,转喻从传统的词格提升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认知过程,它既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同时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又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实现语篇连贯的众多机制中,转喻是一种重要的深层或隐性衔接手段,它在语篇层面上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深层次连贯性。  相似文献   

6.
概念转喻思维与英语词汇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其对语言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概念转喻思维在词汇词义理解、词义扩展及概念转喻思维模式方面产生了积极效用.转喻思维有助于学生英语词汇习得,转喻理论对词汇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语言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对隐喻和转喻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隐喻和转喻认知思维模式对汉语"手"和英语"hand"做语料对比分析,分析了"手"的词义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义项拓展,分析了其多个义项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从而也有力地证明了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颜色词,而且这些颜色词不仅有其基本义,还具有丰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重合,对外语教学、翻译及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修辞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致力于语言显性形式与语义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的探讨。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因此,突破以往只从修辞角度对转喻的片面研究,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内,从概念、语法、语篇和语用四个角度对转喻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转喻”的不同认知功能,为认知语言学机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0.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对于人类认识新事物、创造新概念、丰富语言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阐释新词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的过程。本文以英汉五官词语的转喻为研宄对象,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旨在探索和验证转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的普遍性及存在程度,并探求由此反映出的人类认知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刘则平 《考试周刊》2011,(26):37-38
转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转喻的定义、普遍性、认知运作机制等的解读,并结合语言现象,探讨转喻在语义理解中的几种运用方式,从而可以发现转喻对语言习得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现代语言生活中,转喻的使用越来越常见,很多语言现象也和转喻有关。自从2005年"超级女声"这个娱乐选秀节目诞生后,"粉丝团"开始在报纸新闻和大街小巷中崭露头角,"玉米"、"凉粉"、"盒饭"等等行走在人们的视线内。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探索和验证转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的普遍性及其对语言经济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转喻在汉语广告中普遍存在,其经济性是通过作者和读者间达到的一种最佳平衡而实现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转喻能够对汉语印刷广告中语言的经济性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5.
王文菁 《海外英语》2014,(10):278-280
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构成部分,其中流行语又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同时,随着认知学科和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单纯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转喻和隐喻思维的运用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也越来越普遍。文章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转喻和隐喻思维角度分析形形色色的"粉丝团"名称,把握"粉丝团"等各色社会流行语的认知理论基础并探讨这类社会流行用语的产生依据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认知转喻是语言现象的重要理据,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语言结构的生成机制。从认知转喻视角分析了经济领域英语委婉语的本质特征,以理想化认知模型为框架探讨了这些委婉语的认知心理依据。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整体-部分和部分-部分相关模型为英语委婉语的深入解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转喻是人类主要的认知方式,并在语言中有深刻的体现。对比分析是研究不同语言的常见重要方法。从转喻视角对比分析俄汉语词素义,可以较深刻地揭示俄汉语词素义与词义间的关系,即词的理据性,揭示俄汉两民族对各自词汇所指称的事物在认知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思维或认知心理运作,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转喻思维定义的描述,分析了转喻与隐喻的主要区别,并举例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意义上的连续性。转喻可为语言的使用和建构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词义扩展的理据性和认知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符号理论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因而它无法解释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存在着理据性,即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从词汇意义扩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扩展的主要认知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中不难发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语言修辞手法,即语言使用现象。近期,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体现了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F.Ungerer和H.J.Shmid认为它们是基于概念结构的相似性、相关性,从一个认知范畴向另一个认知范畴的映射,是人们认识、理解、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主要依照Lakoff的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映射分类,试图对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和转喻进行分类和解读,以揭示出那些超人想象的诗词意象其实源于人类普通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