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元稹<莺莺传>爱情悲剧的认识,学界一直采纳社会学分析方法,认为张生因婚得仕而对莺莺始乱终弃.遗撼的是这种结论带有较重的主观臆测成分,难以完全令人信服.从人物精神性格分析来看,崔张的爱情悲剧源于二人的性格差异,作品自始至终都在暗示张生的疑惑心理,以至于最终在疑惑中寻求突围与逃避.  相似文献   

2.
元稹在唐传奇《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是爱情悲剧的主角,其出身并非豪门大族,身份并非相国小姐,对爱情的表达坦诚、率直,无矫情做作,到了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中,崔莺莺已是相国千金,在与张生的情感历程中,对爱情的表露显得含蓄蕴藉,有许多口不应心的“假意儿”,但一旦爱情遭到变故,她又勇于保护己得的幸福,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拥有了自己的真爱。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同时代的《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在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等方面也表现出两位作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4.
《莺莺传》中莺莺和张生的爱都是真诚而热烈的,但莺莺的特点是爱而不说,欲语又止,情感表现过于含蓄,这使得张生摸不着头脑,最终因“惑”而弃。而莺莺的爱而不说、欲语又止的情感表现。主要是她自闭抑郁的个性使然,另外也与其自献所导致的心理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莺莺传》为元稹自寓的观点,学术界早有公论,但尚有系统论证的必要,对照元稹与“张生”,相合之处有三;对照元稹的其他作品,也有三篇可断定为是写其与莺莺之情的,这些都可证明《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此外,吴伟斌先生《关于元稹婚外的恋爱生涯》一中的一些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
红娘形象,历来为人民称道,但这是基于《西厢记》而言。有人以为,《莺莺传》里的红娘地位无足轻重。那么,在《莺莺传》中,红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7.
《莺莺传》的主人公莺莺具有“花影诗魂”般的情致,小说叙事写情含蓄婉曲,语言整齐富有节奏感,情调浪漫,氛围诗意,颇具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唐代传奇中元稹的《莺莺传》因是其自述经历,所以尤受研究者的关注.从元稹的生平来看,他一生热衰于政治,在婚姻上,他需要通过“巧婚而致显通”.唐代门第观念根深蒂固,与豪门大族的联姻会成为士子宦途的阶梯,这也是他抛弃旧时情人莺莺而婚高门之韦氏的根本原因.元稹并非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对莺莺的离弃显然成了他人生最痛苦的事,为了减轻这份负罪感,他利用了礼教这一男权话语,将罪责推在了莺莺的“自荐枕席”上.元稹既想追求理想婚恋又不得遵循严峻现实,表现了其在情与礼的矛盾中痛苦复杂的爱情心理.  相似文献   

9.
唐代传奇中元稹的《莺莺传》因是其自述经历,所以尤受研究者的关注。从元稹的生平来看,他一生热衷于政治,在婚姻上,他需要通过“巧婚而致显通”。唐代门第观念根深蒂固,与豪门大族的联姻会成为士子宦途的阶梯,这也是他抛弃旧时情人莺莺而婚高门之韦氏的根本原因。元稹并非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对莺莺的离弃显然成了他人生最痛苦的事,为了减轻这份负罪感,他利用了礼教这一男权话语,将罪责推在了莺莺的“自荐枕席”上。元稹既想追求理想婚恋又不得遵循严峻现实,表现了其在情与礼的矛盾中痛苦复杂的爱情心理。  相似文献   

10.
关于《莺莺传》中莺莺的社会身份存在着三种说法,其中娼妓说最受学者关注,也最为合理。实际上,用歌妓来表达莺莺的社会身份较之娼妓更为准确。莺莺的歌妓身份是小说悲剧精神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16,(2):17-21
《莺莺传》是唐代三大传奇中最受后世关注、争议最多的作品。当代学者关于《莺莺传》数千篇之多的研究论文探讨争议的最大热点是崔莺莺与张生的爱而无果。文章立足学界对《莺莺传》的研究现况,分析了以下三个问题:张生对莺莺爱而离弃的根本原因当在于莺莺的身份问题;《莺莺传》是文人集体创作的成果;《莺莺传》塑造了爱情中一个生新奇绝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与唐代其他的婚恋小说相比,《莺莺传》小说没有奇幻的情节,也缺乏跌宕起伏,但是,它引发无数人改编和考证本事兴趣的,正是它对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真实的描述打动人心。这种真实使小说男女主公呈现出既钟情又冷静的矛盾性格,同时,也折射出中唐社会理性精神增强的时代转向。有着深刻的小说学和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元白研究中,对待男女之情的态度一直是争论颇大的问题,有人认为白氏深情而元氏薄情,有人认为元氏同样一往情深.本通过对元白婚恋及《长恨歌》、《莺莺传》等作品的分析,认为元白都经历了一个由追求自由爱情到逃避自由爱情的转变过程,不同的只是完成转变时间的早与迟,从而澄清了以前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15.
唐传奇元稹的《莺莺传》中,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并于朋友前大发议论,称莺莺为尤物,而自己能够忍情,及时抽身,遂免遭祸患,并赚得“善补过者”的好名声.“尤物”一说,竟有如此大的魅力.翻开历史画卷,尤物论一直存在于历史的长河里,有它独特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并引起后人深深地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莺莺传》的艺术魅力得到了的读者的广泛认同。探究其艺术魅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奇之魅,即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之奇与情节设置之奇;真之美,莺莺这个典型形象符合现代文学理论的特征性原则,具体、生动而独特,这一点与小说的自叙传性质密切相关;矛盾的张力,作品中的多重矛盾吸引读者探索作品为表层话语所遮蔽的深层意识,产生了一种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宁宗一说过,文艺创作是探索和塑造人的心灵的劳动,人物形象是创作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通过作品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解读文本,便能提纲挈领,较为简便的抓住作品主线,体会作品精髓。唐代文学家元稹的《莺莺传》就是非常好的代表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出身于上流社会的少女,为追寻爱情,挑战封建礼数,却被负心薄幸之人抛弃的故事。短短数千字的小说却将故事情节描绘地跌宕起伏,优美精炼的语句也无不让人叹服。最重要的是女主人公崔莺莺以一个知书达理、才貌双全并且拥有善良、坚毅性格的艺术形象活在读者的心里。  相似文献   

18.
19.
《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中两篇独放异彩的作品,巨大的悲剧力量、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它们千百年来广受赞誉。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篇作品中写了大量与社会舆论有关的内容,这种情况在唐传奇中是比较少见的。本文结合唐代社会现实及价值评判标准,兼顾作者的具体创作背景,比较两部作品中的社会舆论,并对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分"舆论的介入及其倾向"、"舆论呈现之不合理性"、"舆论倾向不同探源"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力求从这个角度对作品做出比较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元稹的<莺莺传>千百年来为读者所接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文学史家多以为,张生的"忍情"议论文字会削弱后半篇的艺术价值.其实,<莺莺传>的议论文字,批判了当时的堕落习俗和人心,符合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传统,是中国文学艺术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