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英语重叠词与汉语双声叠韵词在语音、词形等外在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但通过分析比较便可发现两者的相似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的契合。本文试图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及构字 (词 )方式、形音义间的关系、词源及形式、修辞特色等几方面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比较 ,找出其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印度杰出作家迦梨陀娑的优秀代表作诗剧《沙恭达罗》通过沙恭达罗和豆扇陀等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积极的思想内容;同时《沙恭达罗》还以其重要的艺术成就,博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4.
汉语"双声"和英语的alliteration是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格.笔者在论述了二者在历史上的作用、使用频率和普及程度上的巨大差异后,从内部机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英语的alliteration涵盖的内容只有极小部分与汉语"双声"重合,其绝大部分内容都超出了汉语"双声"的内容范围.所以alliteration应译为头韵,而不应译成"双声".  相似文献   

5.
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最高境界和标准。本文旨在以其英译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美"的具体表现,为翻译实践和诗歌欣赏提供参考和标准。  相似文献   

6.
"母亲"是中西方传统诗歌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朱英诞作为一名笔耕一生的诗人,三千多首诗作中不乏以"母亲"为主题的作品。本文将选取《追念早逝的母亲》和《怀念母亲》两首"忆母"诗进行赏析,旨在领略朱英诞诗歌的创作特色,以及凝结在诗歌中的思母之情。  相似文献   

7.
缪君启昆为《历代哲理诗鉴赏辞典》①所撰写的五十二篇文章,是艺术再创造的精品。 为指导广大业余文学爱好者进行鉴赏而写作,是开路,开通向文学殿堂之路;是架梯,架登上文学宝塔之梯。写这样的文章,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它应该教给必要的知识以扫清阅读的障碍;理清作者的思绪以带领读者进入作品的境界,尽可能指出作品内容所包含的有  相似文献   

8.
诗状态是诗人写诗的前提条件,只有进入诗状态的创作上具有生命的真实,这是诗之所以为诗最基本的要素。除此之外,诗还须有诗的魅力-诗的审美音乐味与审美品格。但这并不是诗的全部,诗还必须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这样的诗才算臻子完美。  相似文献   

9.
关于诗的诗     
写诗不同榨豆油,能压善挤诗就流.写诗不同蒸馒头,灶下烧火锅内熟.写诗不同吹气球,五颜六色云中游.  相似文献   

10.
《野草》是一部有着散文的形式和诗的内核的伟大现代性诗学作品.在《野草》中,诗人鲁迅使用以对峙和争辩为特征的"双声语对话体",构成了由若干接续不断的尖锐二元对立矛盾组成的一个巨大矛盾旋涡,又在二难困境与二元对立的矛盾旋涡里寻找并创造了名为"归处""敌人""语言"和"自我"的"中间地带",在这个过程里诞生的新的语言形式,既...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运动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体育文化、羽毛球竞赛的体育精神、羽毛球的运动史、羽毛球的技战术、比赛形式和过程、比赛结果 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欣赏羽毛球运动的问题,旨在提高我们对现代羽毛球运动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激发我们对羽毛 球运动的参与和学习的激情,从而提高欣赏者和参与者的体育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不断的发展变化,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梁同书汲取诸家之长而自立一家。他一生笃守贴学,以清雅见长,以温柔为美,但未能形成个性强烈的独特风貌,也正因为他运笔太流转纯熟,在结字上亦未能摆脱前人影响,故未能成为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13.
视觉设计(Visual Design),是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从狭义上讲,视觉设计又被称作平面设计。视觉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展示陈列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等。科技媒介的参与和增多使平面设计产生了更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别诗     
《阅读》2013,(5):F0004-F0004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相似文献   

15.
咏梅诗     
戴建中 《阅读》2007,(1):17-17
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别号“梅花屋主”。他不仅擅长画梅,还写过好多咏梅诗。(一)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两种在时间上紧密联系着的历史行为,诗界革命对于五四新诗运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影响主要是观念上的,具体表现于下述三个方面:()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革命”意识上;()对于诗歌功12用的认识上;()关于变革传统诗歌的途径和手段的思考上。诗界革命事实上是五四新诗运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3本土经验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又是一个酒的国度,美酒与好诗如胶似漆融于一体,创造了中国诗与酒的文化史。诗人们或以诗酒解愁,逃避现实的苦难;或以诗酒自娱,沉溺人生的享乐;或以诗酒寓怀,感慨生命短促的悲凉和无奈;或以诗酒为志,实现人生别样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诗画互通、互补互济的艺术关系,是中外古代诗画家的重要艺术发现和创作经验之谈。诗与画 的融合,经过了相当长的历程。大致分为三步:艺术中处于对极地位的画与诗;题画诗、诗意画使诗与画形 式上的融合;诗与画精神上的融合与艺术上的丰富与圆成。  相似文献   

19.
冬诗拔萃     
一 在中国诗歌艺苑里,描绘冬天风物的诗,如同春诗、夏诗、秋诗一样、亦呈异态,自具面目,不仅精确地揭示了冬天不同凡响的季节特征,不同地域的特殊风貌,而且在诗人主体与风物客体的碰撞与交融中,表现出诗人们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新鲜独到的感受,于平常的景物中寻求到不平常的美。 古诗十九首之十七云:“盂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王粲《赠蔡子笃》诗也说:“烈烈冬日,肃肃凄风,”的确,冬天一来,使人首先感到的便是它的寒冷、凛冽、荒寂、萧条。这一特点,在不少诗文画卷里被描绘得十分惨淡可怖,如陆机的《苦寒行》描写凉冬季节“北游幽朔城”时所见冰雪溪谷之景云:“凝冰  相似文献   

20.
论南唐诗     
五代时期的南唐国,保一方之安定,不少士人自北方或自闽粤等地前来;不少镇升格为县,需要大量文化人从政;崇文重教,提升了南方人的人文素质,造就了短暂的文化繁荣。南唐诗有其特征:一是好用讽谕、隐喻手法,有以诗词影射时事的风气。二是南唐山水诗尤其多,表明诗人渴望安宁,在山水咏叹中得到心灵的安顿,并藉此逃避世事的纷扰。一些诗人还开始形成地域性的诗人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