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风用“絮语”在水上写诗,云用“流动”在天空写诗,灯用“眷恋”在书上写诗。伴随着第28个教师节即将走来的脚步,教师——用什么写就自己人生的诗篇?  相似文献   

2.
海子与顾城。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一个15岁考上北京大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篇,一个8岁即开始写诗,被称为“童话诗人”,他们的才华毋庸置疑,他们是人人羡慕的天才,然而这天才.却带给了他们一样的毁灭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一个不写诗的德国阔人———起码精神上很阔———故作惊人之语:“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嗡的一声,许多不写诗的中国窄人也跟着对写诗嗤之以鼻。先是说,在街上随便扔一块石头,未必砸碎玻璃,但一定能砸在一个诗人头上。最近的时髦是,“诗人”已被用于骂人。德国阔人的名言,如果不用全称判断,而是限定为“奥斯维辛之后,德国人写柔媚的抒情诗是野蛮的”,那么尽管不再耸人听闻,但依然不失其震撼力———它唤醒每个有良知的德国人对奥斯维辛的耻辱感和罪恶感。然而奥斯维辛之后,即便德国诗人也不必全体搁笔,不写诗也不懂诗…  相似文献   

4.
李发贵 《云南教育》2004,(19):19-19
清人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中对李杜诗篇的评价是否公允姑且不论,但提出诗歌要“新鲜”的主张,应该说是颇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5.
做一个诗人     
已经很久听不到——贸然以诗人自居发言了。不信你看看,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角落,到底还有多少人,敢于站出来,不羞愧地说:“我是一个诗人!”至少,我现在是把“诗人”作为一种概念,一种尺度,和一种考察对象,来认识和理解的,、面对诗歌,我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正在写诗的人不屑说自己在写诗,而声称是写字;一些曾经写过诗的人,则若有其事地问:现在还有人写诗吗?谈到诗,以前可能有一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罗马的“中国城”1985年在罗马出现的“中国广场”。是迄今为止西方最大的“中国城”,占地60万平方米,可供30万人居住,共有18条街,分别命名为“北京”、“上海”、“长江”、“黄河”、“长城”等。以异国地名为街道命名,在罗马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7.
张学松 《天中学刊》2001,16(Z1):36-36
《诗经·东山》是一首反映周代兵役之苦的著名诗篇。诗篇的情景交融,委婉、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使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几千年来一直被人视为表现战争题材的名篇,给后世作家的创作诸多启迪和借鉴。而我认为这首诗在艺术上更为成功之处是它的巧妙构思。 《东山》的整体构思可以三个字概括,图示为:“雨→行→想”,即诗人(诗中主人公,解甲返乡的征夫)在濛濛细雨中,从“东山”行进在返乡途中,由此回忆过去,推测未来,从而表现诗篇的主题。在这三字的构思中,重心是最后一个“想”字,“想”的内容构成了诗篇的主要内容,揭示了…  相似文献   

8.
一、西方的主体格律诗——十四行诗西方中古文学中,法国南方的普罗旺斯抒情诗是骑士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内容与手法上深受民间诗歌的影响,在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间十分流行,十四行诗即是其中的一种。由于普罗旺斯处于地中海滨,紧邻意大利,因而对意大利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十三世纪前期,意大利“西西里派”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成了第一个用这种诗体写诗的  相似文献   

9.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系绍熙三年(1192)陆游六十八岁罢官后退居山阴时所作。由于投降派的谗妒,诗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百感交集,壮志难平,故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冬夜,以遏制不住的爱国热情谱写成这首忠心映日、苍凉悲壮、豪迈昂扬的诗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诗人罢官病困荒村仍想为国守边的壮志不衰之情。首句起势不凡,悲而不哀。诗一开头,直抒胸臆时,从形象描写入手,披沙拣金,选取“僵卧”、“孤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同情心和孩子式的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都与诗人的气质相通。台湾的教育大纲就要求孩子人人学写诗,而且认为写诗比写文容易,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孩子读诗、写诗是一个学习语言,开发智力的好机会。所以,我这节课就让同学  相似文献   

11.
朱湘诗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湘诗歌论王伟1933年12月5日,诗人朱湘在马鞍山采石矶投江身亡。滔滔的江水虽然吞设了诗人年轻的生命,但是却无法泯灭他那用心血灌溉出来的诗篇,正如他的挚友罗念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不死也死了,是诗人的体魄;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①一生把写诗作为...  相似文献   

12.
快速写诗是快速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从诗歌写作的思维方法入手,从“联想成诗法”、“感情直接流感成诗法”和“重叠成诗法”三个方面的教学探讨,打开学生写诗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走进诗歌这座神秘的殿堂。  相似文献   

13.
《登鹳鹊楼》是一首登高即号的名作。诗人在描景寓理的同时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诗中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丰富的动态美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高所看到的号象。“白日依山尽”写诗人登高举目西望所见,“白日”写出了落日的圆且大,它较“夕阳”等词更显得气象雄浑,光辉灿烂,具有生气。“依”声调漫长柔和,“依山尽”生动地写出了太阳沿着雄伟的华山徐徐沉没的动态。“黄河入海流”写诗人登楼俯首南观所得。一个“入”字,写出了水流迅疾,大有一泻千里之势。“入海流”使人联想到千条江河归入大海的壮阔动  相似文献   

14.
章琼 《现代语文》2006,(1):67-68
1922年春天,三个中学生,即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店员应修人,出于对新学的热爱,对爱与美的热烈追求,为纪念他们纯真的友情,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白堤上散步,桃树下写诗,雷峰塔旁吟诗”,并成立了一个诗社。没有任何早期的准备,没有成的宗旨纲领宣言,也没有学研究会、创造社的宏大气势和领袖风范,存在也仅仅三年,但就是这样一个建立在友谊与共同志趣基础上的小小诗社,却在中国的新诗史上留下了青葱但深刻的足迹。他们关于“爱”的诗篇也开创了中国新诗坛上用自由体式写情诗的一代先河。  相似文献   

15.
当代爱情诗的写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论是男诗人还是女诗人,都有令人心动的爱情诗篇。从闻捷到余光中,从林子到舒婷,闪光的诗作随处可见。这一组诗也说明中国当代并不缺少精妙的爱情诗。李见心是一个以情与心来从事诗歌写作的人,所以读到他的这一组爱情诗,真的令人感动,让人深思。首先是让我们感到欣喜:当代的中国还是有真正的以自我生命来写诗的人。玩文学游戏的诗人,自然不能与他相比。  相似文献   

16.
童年生活的题材在西默斯·希尼的诗作中可谓独领风骚.希尼把童年平凡的生活写成动人的诗篇,用诗篇挖掘与再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内蕴和永恒魅力.对于希尼来说,写诗便意味着回到童年,回到故乡.希尼的诗与他童年的关系是值得文艺学注意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罗马的“中国城”:1985年在罗马出现的“中国广场”,是迄今为止西方最大的“中国城”,占地60万平方米,可供30万人居住,共有18条街,分别命名为“北京”、“上海”、“长江”、“黄河”、“长城”等。  相似文献   

18.
文轩 《下一代》2010,(7):46-46
意大利罗马的“中国城”:1985年在罗马出现的“中国广场”是迄今为止西方最大的“中国城”,占地60万平方米,可供30万人居住,共有18条街,分别命名为“北京”、“上海”、“长江”、“黄河”、“长城”等。  相似文献   

19.
唐诗《凉州词》首句异文久辩难决,是由于诗篇抒情人及其视点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黄河远上”句,清人吴乔按作品中人物(抒情人)的有限视点质疑“何得为景”,而不少评论者则按诗篇作者的全知视点为之辩护。其实,《凉州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作品中前来边塞访问的旅客(作者化身),作者是以旅客的有限视点写景抒情的。因此,首句所描写的应是“黄沙远上”,而非争辩中的“黄河远上”或“黄沙直上”。而“黄河远上”论者影响较大的“征人”说和“倒望”说,以及在美感、意境和环境等问题上的一些辩词,皆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0.
爱伦·坡恐怖小说的语言艺术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作家爱伦·坡以诗歌、短篇小说和文艺理论著称于世。他力主“为写诗而写诗”①的艺术原则,追求“美”、“纯”和“音律”“,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不是认识价值。他的短篇小说大多讲述恐怖、惊险的故事,作者在故事中“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感情的效果”,使作品具有“梦魇般的魔力”。③其作品中的恐怖魅力除了源于情节的精心构思外,要重要的还在于作者娴熟地运用语言营造特定气氛,因为,“一位作家的技巧,说到底,总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故事由不同的人讲述会有迥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本文拟从叙述话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