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嗜讲”析弊黑龙江省讷河市四中陈有存语文课上,不少教师迷恋于“讲”,醉心于“讲”,甚至“嗜讲”成“痞”,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学一篇课文两三课时,几乎全被教师“讲”去了,学生没有时间认真读课文,没有时间记一点,背一点,然而,“讲”的效果并不佳。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2.
怎样在“减负”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两手抓。抓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负”不减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四讲四不讲”。这里的“讲”,并不是全盘托出,一讲到底,而是在启发、诱导、点拨上下功夫。要求“点”在关键处,“引”在浅显处,“导”在模糊处,“纠”在错误处。“四不讲”指的是学生已懂的知识不讲,学生通过读书能理解的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弄懂的不讲,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能认知的不讲。“四讲四不讲”使课堂变老师…  相似文献   

3.
宁波 《甘肃教育》2005,(5):29-2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讲”得过多。若能吃透教材,明确目标,抓住重点,严谨有序,讲深讲透也很好。但是,严格地说,这还是属于“讲”,而不是在“教”。“教”中肯定会有“讲”,但这种“讲”只是“教”的一部分,这也绝不是学生学会的决定因素。讲得再好,学生还是没有“会”,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高耗低效。  相似文献   

4.
略说“以读带讲”的“读”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教师进修学校田小乐“以读带讲”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以读带讲”,功在“带”字。“带”就是带动教师的讲,促进教师的讲,深化教师的讲。便于克服教师干讲、学生呆听的问题,便于使讲读教学达到“从读知写、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5.
任何课堂教学都离不开“讲”,而任何教学改革又常常围攻“讲”,认为这是“灌”,是“注入式”.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各种教学手段中,很少像言语讲授法那样,公然遭到教育理论家的摈弃”,但古今中外,“讲”始终是课堂教学中的“重头戏”.“讲”像绍兴的臭豆腐干,说起来臭,吃起来香.那么,怎样让“讲”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赋予新的生命力呢?  相似文献   

6.
施麒俊 《教育文汇》2005,(12):24-24
“接着讲”,出自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自谦之辞。冯老讲了一辈子的中国哲学,他说自已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两句话只差一个字,但是精神全异。“照着讲”是一种抱残守缺、拒绝进步的态度;“接着讲”则是一种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有教师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悟,结果,教师该讲的不敢讲,该说的也不说,致使学生的认知停留于原来的水平上,没有得到拓展和深化,这是教师主导的一种“失落”。其实,“讲”也是一种引导策略,这里的“讲”,不是一讲到底,不是用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用教师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讲”要精讲、巧讲,讲在学生似懂非懂处,讲在学生的疑点、难点、困惑点上,讲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要“讲深、讲透、讲活”。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论自信、坚定教育信心,才能把“道”的“理“”讲深”;只有坚持“吃透”学生、夯实理论功底、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道”的“理“”讲透”;只有拥有广阔视野、建好网络平台、强化人格力量,才能把“道”的“理”“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心教”,学生才会“用心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人家讲“科学”,你总不好讲“反科学”;人家讲“民主”,你也不好讲“反民主”,于是就提出一个含糊其辞的概念:“国学”。那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经历“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的剧烈“阵痛”之后,教师却有了谈“讲”色变的感觉。“讲”成了“灌”的代名词,“讲”成了教师的难题:讲多了不好,讲少了不好,不讲也不好。就是说,课堂上讲的“度”难以把握。这个“度”究竟如何把握呢?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真审时度势,在关键的地方,难懂的地方,特别重要的地方,或者写得特别精妙的地方,点拨一下。这种地方,老师点一点,也就是用上几个字至多一两句话提醒一下,学…  相似文献   

11.
沈林 《重庆师专学报》2004,3(2):75-76,112
本文通过分析,阐明了“讲”和“习”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反复多次”,并且都与武事相关。“讲”和“习”在“练习”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构成这个意义上的词组,并逐渐凝聚成同义复合词。因为“讲”包括了言和行两方面的行为,而“习”针对的是行动,所以排列的顺序是“讲+习”。从经传中的使用来看,复合词“讲习”舍去了其语素“讲”与“习”的其它特点,只抓住了“反复演习”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课教学中的“讲”与“练”“讲”与“欲’足辩证统一的。“用”湘罡讲清知识,指导方法;“练”就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记,解决问回。讲与统是两个不同的出学过程,在时间不变的憎况下,讲与统所占时间百成反比,但是R有通过练,才能达到知识的迁移,拜形成能刀。讲...  相似文献   

13.
不知自何年月始,语文课的“讲”字被逐出了课堂,谈“讲”甚于“谈虎变色”,语文课变成”导”“读”,“问”,“练”……等,美其名日:“变讲堂为学堂”:似乎谈“讲”字就“抱残守缺”,就是“不合时适宜”,就是“少慢差废”。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论大学素质教育文辅相“素质”一词,已广泛见之于中央文件、报刊杂志和人们言谈之中,计划生育中讲“人口素质”,体育竞赛中讲“身体和心理素质”,民族比较中讲“民族素质”,还有“公民素质”,“干部素质”,“职工素质”,“群体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5.
“讲中外之故”注释辨正唐遇春“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讲中外之故,力主受法。”(梁启超《谭嗣同》)“讲中外之故”,中学课本注:“讲求(研究)中国和外国的国情。”先看“讲”。《说文》:“讲,和解也。”王筠注:“顾春秋时书,但有讲学义;战国时书,始...  相似文献   

16.
厨师讲“火候”,农民讲“农时”,市场讲“商机”,同样我们班主任如果能把握住教育时机,就能事半功倍地做好班务工作,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的讲授应该从实际出发,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多一点也无可指责,关键看讲授是否有效,实现有效讲授必须处理好“是什么”与“为什么”,“讲什么”与“怎么讲”,“讲思路”与“找思路”,“提出问题”与“设计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恰似一股清新的风“吹皱一池春水”,语文课堂呈现出新的气象。其实大多数语文老师不仅仅感到“语文更难教了”,而且有的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原先的热情被满脑子的困惑一扫而空。课堂上的“讲”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要不要讲,怎样讲,讲什么”的讨论抑或是争论更加激烈。笔者以为,要把握好“讲”,必须正确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三个关系,即讲与问的关系、讲与读的关系和讲与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许文博 《甘肃教育》2006,(8A):28-28
讲《诗经》必讲“六义”,讲“六义”必讲赋、比、兴,而讲赋、比、兴者,当以朱熹的观点为正宗。  相似文献   

20.
换个说法如何刘武德我们习惯说“讲课”、“听课”。如果换个说法,将“讲课”改为“作课”,将“听课”改为“看课”,对于改变课堂教学长期存在“满堂灌”的状况,是否能起到一点舆论导向作用呢?因为名曰“讲课”,“讲”字当头,当然上课必讲,教师满堂讲析似乎是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