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5,(4):82-82
为活跃高校大学生、研究生的研究气氛,促进高校新闻研究的开展,本刊与中国青年报刊协会《青年报刊研究》、人民网传媒频道自年初开始,联合举办"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全国高校新闻学子积极响应,踊跃投稿,论文水平普遍较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16,(4):97
由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人民网传媒频道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历时一年,于2015年11月30日结束。日前,评委正在对论文审读评选。"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  相似文献   

3.
赵振宇  邓挥林 《今传媒》2007,(12):18-20
2007年11月3日至5日,由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浙江嘉兴召开.来自中宣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记协、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记协和《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福建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河南日报》《南方周末》《石家庄日报》《广州日报》《东方早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香港凤凰卫视、《新闻战线》编辑部、《新闻前哨》编辑部、《新闻实践》编辑部、《今传媒》编辑部、《中国新闻出版报》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新闻评论学术界、实务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嘉兴日报》编辑部人员共计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实习记者 张征)复旦大学出版社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又一次成为当红角色,被誉为"获奖专业户".其中,《中国人口史(1-6卷)》荣获历史学一等奖;《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荣获语言学一等奖,获奖图书占一等奖(全国共26项)总数的8%.不久前公布的上海市2006年图书质量评估中,复旦大学出版社在全市名列第一.取得这些成果的重要原因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对图书质量的重视,尤其要归功于对青年编辑实施"编辑导师制"培养模式.此次获奖的《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的两位青年编辑就在选题确定、书稿编校等方面,受到在丛书策划上富有经验的编辑陈麦青的具体指导.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上海文学通史》,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文艺学导论》等,都是青年编辑在导师指导下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季志良 《青年记者》2007,(18):99-99
在今年4月中旬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独辟蹊径,首次与网络媒体实现跨媒体合作,在"两会"报道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上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操作方式今年两会期间,新闻综合频率主打新闻节目《738早新闻》首次与绍兴本地影响最大的网站"绍兴e网"实行跨媒体合作。合作方式为:频率在e网开设《738"两会论坛"》,邀请网民参与两会;网民通过《738早新闻》子栏目《两会博客》,发表对"两会"的寄语以及各种意见和建议;《738早新闻》再把《两会博客》文字稿和录音音频上载到e网,进一步扩大《738早新闻》"两会报道"在网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2,(26):105
第七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揭晓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开始由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人民网传媒频道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历时一年,于2011年11月30日结束。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83所高校新闻院系的同学提交的306篇论文。经过新闻界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定,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5,(8):98
由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人民网传媒频道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历时一年,于2014年11月30日结束。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72所高校新闻院系的同学提交的348篇论文。结果将于近期揭晓。"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是一项纯粹的公益活动,自2004年11月1日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得到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7个新闻版里,“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冰点”时评仍旧是《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9.
"新闻秀"--平民的还是大众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姜红 《新闻记者》2004,(12):19-20
当《新闻联播》这样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还在坚守"播新闻"的报道方式时,各地方台晚间时段的新闻节目大都以轻松的"说"和"聊"的方式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而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则在"说新闻"之外更增加了演绎新闻的成分,姑且称之为"秀新闻"吧。从循规蹈矩的"报新闻"、"播新闻",到随意轻松的"说新闻"、"聊新闻",再到多少有些越轨的"秀新闻"、甚至"演新闻",如今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12,(17):97
由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人民网传媒频道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历时一年,于2011年11月30日结束。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83所高校新闻院系的同学提交的308篇论文。经过新闻界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定,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9篇,三等  相似文献   

11.
陈栋 《今传媒》2006,(5):4-6
4月底,“新世纪第二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数十家媒体与高校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递交相关论文40余篇。从本期起,本刊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推出“《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论文选登”上下两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的概念渐趋成熟,做足做深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媒的普遍共识.作为身处基层的纸质媒体,在强化民生新闻的同时,容易出现表面化、琐碎化、同质化等倾向.《海门日报》注重民生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丰富内涵,拓展空间,提升品质,立足"小民生",着眼"大民生",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去努力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快,"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这对于高校新闻学教育影响深远.《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作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把学生从"单一型选手"培养成为"全能型选手".本文以笔者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建设项目、精品视频公开课《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为例,从"全媒体"时代的要求、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网站等方面对该课程体系建设提出自我见解.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举办的2001年度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评选,经过9名评委6轮无记名投票和最后公开打分,于3月1日决出“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10名,提名奖10名。 我作为评委之一,审视了来自全国66家新闻单位93名竞争者的作品。他们尽管只是全国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极少数,却显示了中国新闻摄影现阶段的较高水准,无论成败得失,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老陈"其实不老,在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的眼里,陈中华新闻激情洋溢,新闻追求执着,永远都像个"棒小伙子".称他"老陈",是因为青年记者们与他相处亲切自然,也因为在大家心里他确实堪当"老师".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2004年11月21日在西安举行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透露,目前我国高校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已达480个①.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呈现出老牌新闻院系"锦上添花"、改革开放初就创建的新闻院系"你追我赶"、顶尖级名牌高校新建新闻学院"争先恐后"、各种类型高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的新局面②.纵观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推动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离不开领导、带头人和机制三要素.  相似文献   

17.
张平 《传媒》2017,(10)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快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和同质化的传播特点,给受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增加受众负担,甚至使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快新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优势逐渐淡化,发展矛盾愈发明显.与"快新闻"相对的是"慢新闻",制作用时较"快新闻"长,但是能够针对某事某物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体现更深层次的内容.与信息杂乱、快速传播的"快新闻"相比,"慢新闻"能够很好地打破当前报纸的同质化竞争局势,还原新闻本质,秉持新闻准则和道德,更好地维护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注意到"慢新闻"的独特性,《楚天都市报》于6年前推出"慢新闻"新闻板块——万象版,利用"慢新闻"吸引读者.《楚天都市报》十分重视"慢新闻",将其安排在封底板块,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万象"模块,融合新旧媒体优势,共同打造了包罗万象、揭露背后故事的"慢新闻".笔者以《楚天都市报》为例,探索都市报"慢新闻"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刘佳琦  刘杰 《传媒》2018,(9):54-56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多家媒体充分运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积极吸取当代新媒体动漫传播经验,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动画模拟形式的新格局,并称之为"动新闻"."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新闻叙事方式,目前已被诸多媒体广泛应用.从2009年台湾《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到2015年新华网新版上线并引入"动新闻"模式,这一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制作与传播形式的重要变革趋势.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动新闻"出现的社会必然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融媒时代"动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苹果日报》、新华社、《新京报》模式),以此凸显"动新闻"在新闻传播及时性、真实性、新闻道德伦理、新闻版权界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2,(11):81
由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人民网传媒频道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历时一年,于2011年11月30日结束。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83所高校新闻院系的同学提交的306篇论文。经过新闻界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定,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9篇,三等奖112篇。本次获奖论文紧紧围绕当前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新颖,内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出现了媒体核心业务弱化的"空壳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原创内容减少、向"互联网复印机"趋势发展、优秀内容人才匮乏.为应对种种问题,发挥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在权威性与公信力、舆论引导、档案保存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文章以《陕西科技大学报》的办报实践为例,提出打造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言论为核心的优质内容,办以专刊专版为亮点的精品报纸,搭建以校报编辑部为新闻中心的全媒体报道平台,拓宽以校报为品牌的媒介传播渠道的高校校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