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农民通讯员写稿着了迷,不分忙闲闻讯便出征采写,短到一句话新闻,长到四五千字的通讯,但因写作盲目性,半年来连一条一句话新闻也没被采用。自己家承包的11亩责任田却几乎被草荒吃掉。可他为了报上有名,电台有声,前些时又卖掉了200斤红薯干,去省报社送稿了。我敬佩那位通讯员在写稿方面吃苦耐劳、勤奋不息的精神。但是,又不同意他的做法。我们是业余通讯员,不需要“时刻”写稿不止,“业余”乃本职工作以外的时  相似文献   

2.
读报求疵录     
平时,我常看《新疆日报》和《乌鲁木齐晚报》(以下简称日报、晚报),来学习新闻业务知识,收益不小。但也发现有的报道在写作中有误。下面抄录几条,以求引起采编人员注意。数字不吻合日报1985年4月10日一条消息,写上海支边青年薛惠芬“去年分管的104.8亩水稻,不均单产1,344斤,总产138,000斤。”演算一下,发现数字不对,总产少了2,851.2斤。尽管这两千多斤和十几万斤相比微不足道,但既然都用实数,就应互相吻合,差一斤,新闻也会失去准确性。“1984年信访处共收到群众来信一千四百六十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北京有一位店员先进工作者,曾当场作示范表演,信手抓起一把糖果,放在磅秤上,恰好是一斤,屡试屡验,分毫不爽.在旧上海,也曾听到苏州河岸装西瓜的故事,一位老工人站在岸边,不断接住从船上抛来的西瓜,随手就放进箩筐里,你随便去抽查,每个箩筐,基本上是一百斤,上下很小.因为经过他的手,分量已掂出来了.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也应该有这种"掂"分量的本领.新闻到"手",立刻就能"掂"出这是大新闻,还有小新闻?是表面很轰轰烈烈,实际上寿命不长的新闻?还是初看并不显眼,却有强大生命力,大有发展前途的新闻?"掂"清了分量,作为编辑就心中有数,哪些应编  相似文献   

4.
他们的世界     
我在纽约认识了一个孩子。他父亲是国内很有名的一个企业家,这一年暂时厌倦了做生意,来美国访学,他们一家人就跟着来了。他其实已经18岁了,个子很高,体重超过180斤,留着黑黢黢的胡子,骤然看上去跟任何一个荷尔蒙茂盛的男青年没什么两样,但我还是觉得应该叫他孩子。五六岁的时候,他发过一场超过40度的高烧,然后他的智商就一直停留在了那个时候。以后,他可能还会胖到200斤,胡子从茂密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央一位领导同志对新闻语言作了重要指示。他说,新闻语言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很大,新闻中的陈言套语是要束缚人民思想的。这位中央领导同志说,这次到下面去,感触很深,我们有些干部思想不开展,路子不新,旧的语言太多。县委书记汇报,讲的还是有多少宙地,亩产多少斤,春种秋收那一套。问他科学技术怎样,商品生产怎样,畜牧业怎样,食品工业怎样发展的,他得找有共局长,自己讲不清。在下面“左”的东西有,但更多的是习惯势力,习以为常.新闻报道老框框有的是。报上经常讲“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6.
读者注意到,近来媒体上有关"酒仙"的新闻报道突然多了起来,笔者三四天时间内便从两张报纸上分别读到两则有关"酒仙"的新闻,一则是某知名晚报用四分之一版面并用大字标题<四川"酒仙"日喝两三斤白酒>,报道四川仁寿县城一家名为"无名小店"的餐馆老板杨少华在当地"酒负盛名","据侍,杨少华每天都要喝两三斤白酒,最厉害时,一天喝过5斤多白酒."另一则是同城出版的某晨报以<93岁"酒仙"喝白酒已超过15吨>为题,报道南京市一位被称为"酒仙"的93岁老人,"年轻时一天要喝2斤白酒,现在一天三餐不低于1斤,否则,他不过瘾."  相似文献   

7.
胖干事其人     
“年纪轻轻笔却健,大腹便便皆新闻”。信口拈上一句,道出一个人来:河南新乡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翟耀。为文者,原本该谁怀如竹。可·他不,25岁便150余斤,乖乖不得了。问他,答曰:“喝水也长肉”。瘦人并非皆勤奋,胖子亦非惰性强。;他正是如此,敢肯定,400余篇见报稿绝非吃出来的。宣传科俩人,科长和他;宣传科事多,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国防教育、新闻报道,等等,一大堆,再加上下属的问个县市人武部和两个干休所的宣传工作,俩人真够受。可他这个干事,也真能干事,在不瘦一斤的情况下,各项工作有板有民特别是报道工作,更…  相似文献   

8.
彭真同志在与记者、通讯员谈新闻采写时说过:“你们写的新闻就象棉花一样,占的地方很大。一斤铁块,体积小,你挤不出它有什么空气和水份。一斤棉花,放在那里就是一大堆,用手一挤,多数是空气,虚的。新闻要写实的,文字要  相似文献   

9.
事实,是新闻的基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这个道理,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是知道的,但在实践中并非每个新闻工作者都能完全做到。这里,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采编作风上的问题。本文想联系采编中碰到的一些情况,提出几个问题,与同行们一起展开讨论。1,有些“事实”并不反映整体的真实。例如价格问题。在一段时间里,某市的青菜价格,一直要3角左右1斤。有一天,由于蔬菜公司从外地采购来一部分青菜,政府作了补贴,价格降到1角5分1斤。记者报道了这一事实,说“本市青菜供  相似文献   

10.
彭真同志在与记者、通讯员谈新闻采写时说过:“你们写的新闻就象棉花一样,占的地方很大。一斤铁块,体积小,你挤不出它有什么空气和水分。一斤棉花,放在那里就是一大堆,用手一挤,多数是空气,虚的。新闻要写实的,文字要精炼,要学会写铁块式的短新闻,反对棉花式的长新闻”(《新闻研究资料》第十七期)。深刻理解彭真同志这段形象而精辟的论述,对我们写好新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看了这个题目,或许会有读者说-现在正培养新闻发言人,怎么你又弄出个新闻真言人来?难道还有新闻假言人么? 我说,怎么没有?“大跃进”中,“亩产十万斤”的报道上了大报,不就是新闻假言人的杰作么?“文革”中,“形势一片大好”的广播震天响,不就是新闻谎言人的“贾雨村言”么?远的不再说了,就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齐河县人武部政工科长李业河自1990年以来,默默笔耕了8个春秋,以年均在各级报刊、电台刊播新闻稿件60多篇的突出成绩,被人们誉为人武战线上的“拼命三郎”。1990年3月,从来没玩过笔杆子的李业河被调到人武部政工科当上了宣传干事,并分管全县人武系统的新闻报道工作。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全新的工作环境,他横下一条心:即使掉上几斤肉,也要干出成果来!打那以后,他时常有书掂在手里,有本子揣在兜里。不管是出差途中,还是采访写稿之余,他都坚持挤出时间学习。他购买了一大批各种业务书籍,自费报名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13.
报纸、通讯社部分典型报道二组关于蒋筑英的报道 (光明日报) 关于罗健夫的报道 (工人日报) 消息17篇十五斤牛肉干成了难题 (新民晚报) 耕者有其贵农民穷变富 (南方日报) 张旗击鼓三进“衙” (湖北日报) 文化部政治研究室负责同志就鉴别黄色录音带问题答本报记者问 (中国青年报) 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 (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14.
新闻园丁     
他象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二十年来,他为乡里通讯员不断修改稿件,并提供新闻素材。他是平舆县后刘乡政府秘书张明俊。二十年来,他为该乡培养通讯员出了力。3月20日,是他光荣退休的第一天,该乡八名新老通讯员专程赶到他的住处,给他献上各自的礼物,路向东为他敬献了一块写有“新闻园丁”的玻璃匾,以表敬贺之意。  相似文献   

15.
宁吃鲜鱼一口,不食臭鱼一斤,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如果把报纸、广播、电视中的新闻比作鱼的话,我们的受众,即读者、听众、观众,当然是喜欢“活鱼”了。换言之,要想使我们的新闻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疯狂的大葱     
知道今年情人节最火的短信是什么吗,“因南方大雪玫瑰花非常短缺,今年情人节一律改送女朋友芹菜和大葱”。看报纸,经常看到有的地方大葱卖到了6块钱一斤或15块钱一斤,这些新闻和那些火灾、车祸的消息罗列在一起,看了甚是让人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一下1981年获奖的人物新闻——《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对于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怎样使人物新闻新起来,是很有启发的。发表在湖北《孝感报》上的这篇报道共三段,仅二百多字。第一和第二段,讲的是农民杨小运全家承包责任田获得丰收的情况。里边讲到,“他不仅要完成征购任务,还  相似文献   

18.
"棉花团"与"铁板块"张爱军彭真同志在与记者、通讯勋交新闻采写时说过:"你们写的新闻就像棉花一样,占的地方很大。l斤铁块,体积小,你挤不出它有什么空气和水份。l斤棉花,放在那里就是一大堆,用手一挤,多数是空气,虚的。新闻要写实的,文字要精炼,要学会写...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一种人,他的人生是为了某种事业而设定,范敬宜先生也许就是其中的一个。2002年,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应聘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并非名誉的院长、讲授并非选修的基础课程,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圈里的新闻”。其实正如一篇报道中所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对先生来说并不意外,他只是换种方式来继续他与新闻的不解之缘。如果从进入圣约翰大学的1949年算起,他和新闻结缘已经54个年头了。50多年来,无论身处何地、境遇如何,他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也从未改变过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如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来概括先生的事业,也许可以用“…  相似文献   

20.
博览     
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主编责任制新闻改革,正在成为一个引入注意的话题。但是,什么是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呢?去年,老报人徐铸成老先生来北京参加民盟五届二中全会时,人民日报记者张达与他就新闻改革问题作了一次长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