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淮军与李鸿章,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正是有了李鸿章,才有了淮军,而淮军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又为李鸿章的步步高升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激烈动荡的晚清政局造就了淮军和李鸿章,而淮军和李鸿章的出现,又进一步促使晚清形势复杂化.本文拟就准军与李鸿章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趣联例话     
1.添字换意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据说宋朝时,方若虚写了一篇文章通过苏轼向苏小妹求婚,才气做人的苏小妹看了方的文章后批阅: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苏轼觉得此话过了头,怕方若虚下不了台阶,便模仿苏小妹的  相似文献   

3.
<正>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47岁,这一年是他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年头。是年三月七日,苏轼去黄州东南三十里沙湖(亦称螺蛳店)看田,因生活所迫,他想买几亩水田,有朋友作介,这次他是前去看看是否能买。途中遇雨,一行人都被淋湿,苏轼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词。  相似文献   

4.
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李鸿章文档的整理研究工作。曾于《中华文史论丛》第5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发表《关于李鸿章文稿的发掘与整理》一文,对李鸿章幕僚吴汝纶和李鸿章家人等整理刊印李鸿章各类文稿的情况,予以介绍和考论。因本人作为执行编委之一参加新的《李鸿章全集》的编纂工作,近几年来了解到一些有关新的情况,对李鸿章文档整理研究有些新的心得体会,特作“续议”,以为前文之补充。一1992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牵头,开始了大规模的《李鸿章全集》的编纂工作,收藏于各处的李氏文稿也陆续进入了整理阶段。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有…  相似文献   

5.
李昭(王巳)与苏轼的交往较少受到研究者的注意.本文全面考察了两人的交往经过,比较分析了两人在家庭成长经历、个性与兴趣爱好、政治遭遇与人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之处,认为李昭(王巳)通过书信形式,正式拜苏轼为师,两人关系密切,大半生的命运均受此影响,他与苏轼的关系,是师弟子关系,他是苏门文人集团中的一员.文章还对李昭(王巳)的出生年代作了考察推断.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6,(3)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的北洋海军灰飞烟灭。1901年,刚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和约”后,李鸿章病殁北京。戊戌变法的骨干人物梁启超本是李鸿章的宿敌,但在李鸿章死后却写出了一本《李鸿章传》。这本百年前的著作近期已经再版,书中的一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日,一篇源于清华附小六(4)班公众号的文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微信朋友圈爆红。学生们利用电脑程序对苏轼的喜好、苏轼诗词中出现的高频词、诗人的成就与影响等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等一系列研究报告,这些堪比大学生论文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的"自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都一直致力于"自强"思想的实践.李鸿章"自强"思想的内涵包括军事自强、经济自强、文化自强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全面、客观的评价李鸿章的"自强"思想及其实践,既要充分的肯定其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消极作用和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21,(2):4-5
[家风故事] 两只鸭子教子 李鸿章从小家庭贫穷,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母亲生病了也没有钱,又受战乱的侵扰,很快李鸿章的家里就出现了揭不开锅的局面.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出去玩,没过多久,他们就看到前面有两只鸭子,长得也很肥,这时候很久没有吃到肉的李鸿章,再也忍不住了,上去把这两只鸭子抓了起来,带回家里.到家以后,李鸿章把...  相似文献   

10.
以“无本回译”为视角,对《李鸿章回忆录》的底本及两回译本(2011年赵文伟本和2013年崔姗姗本)中的李鸿章英语语境形象、本土形象以及回译本形象建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曼尼克思书写的李鸿章形象较为全面,含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方面,与李鸿章的本土形象(主要侧重政治生活)相比,多了生活化中的李鸿章形象,并且在描述李鸿章形象的过程中渗透了作者作为美国人的价值观;两回译本中的回译形象,整体上较为还原李鸿章的英语语境形象,但涉及晚清中国国家主权及历史史实方面的本土李鸿章形象时,崔译本选择复刻式回译,而赵译本采用的建构式回译充分考虑了我国的政治历史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翰 《历史学习》2004,(4):13-13
人教版现行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61页叙述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时曾提到“论战中的封建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是不是就该把李鸿章划入封建顽固势力的范畴呢?1895年后的李鸿章逐步淡出了中国政坛,但是他却一直留意着社会风起云涌。维新运动期间尽管李鸿章所深恶痛绝的“帝党”成员成了维新派的同盟并一直痛骂他,甚至拒绝李鸿章参加其活动,但是李鸿章还是先后为“强学会”和《强学报》捐资。对于李鸿章的这种行为,是不能简单的用“政治投机”来解释的,李鸿章作为光绪朝中最老资格…  相似文献   

12.
东坡全集f别一咨)/苏轼了,工:沼苏东J皮集(!。士,分装6册)//苏轼了商务厂汀书污(上海)出版,1负3只东坡七集(4:卷)/苏轼了宝华吮刻木,;。cs苏东坡集(l。卷,分3册)/苏轼沪两务印书馆出走)19:33苏东坡集(3册)/苏轼了商务印书馆出版,”58苏东坡全集‘上下册影印本)/苏轼了中因书店(北下)出版,19:6苏软文集(l一6卷)/苏轼著,孔凡礼点灰了中华书局(北京)出版,:。80.;;苏轼苏辙集拾遗一一《永乐大典》诗文辑佚之三/雍贵明了文学评论,工洲1.;苏著作书目及苏砰书‘目/林语堂,苏东坡传,远景出版公司(台北)出版苏研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井二堂了苏东坡传…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人物,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华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保护华工的过程中,各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李鸿章的相关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见解;对外交涉中充分展现出其在政治、外交领域的远见与才能.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产生2016年10月,在一节公开课《甲午中日战争》的讲授中,有老师选用了一则史料:臣(李鸿章)前于预算战备摺内奏称,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因快船不敌而言……惟不必定与拚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日本)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于争锋。——李鸿章《覆奏海军统将折》教师:李鸿章主张怎样应对日舰?学生:保守点,保存实力。教师:保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哪些体现?学生: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政策。  相似文献   

15.
孙梅 《历史学习》2006,(7):28-29
李鸿章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仁见仁,智见智”。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大规模近代化的过程。尽管今天我们指责洋务派“认识肤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变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是惊天动地了。到19世纪80—90年代,人们还耻谈洋务。李鸿章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遭到反对是自然的了,“其时朝士皆反对合肥(李鸿章是合肥人),尤鄙言洋务”。  相似文献   

16.
问: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系何官职,苏轼在黄州处境如何? 答: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被逮入狱.十二月释放,次年二月初抵贬地黄州.苏轼的正式官衔是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水部员外郎为水部(工部第四司)副长官,检校有寄衔之意,非实授之官,团练副使系地方军中助理,但也只是挂名而已.  相似文献   

17.
格兰特践诺     
1879年,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设宴,款待卸任的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 席间,李鸿章注意到格兰特随身携带的一根名贵手杖.那手杖通体雕刻暗纹,装饰富贵华丽.李鸿章提出赏看的请求,并将手杖拿在手中久久不肯放下.格兰特看出了李鸿章的喜爱,便通过翻译说:“中堂既然如此喜爱这根手杖,我本当慷慨奉送.可它是两年前我国工商界赠予我的礼物,代表着国民的公意,所以不能擅自转送.待我回国征得大家同意后,定将奉赠.”  相似文献   

18.
一、苏轼其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定风波>一词中潜隐在旷达超脱背后的是词人感叹"人生如梦、虚幻不实"的心态.这种心态在苏轼的贬谪创作中反复出现,而这种心态恰恰是禅宗的精神内蕴.即用一种"寓身物内,超然物外"的冷静态度去反观宇宙人生,将自己的心灵、视角超乎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界之上.宋朝文人的佛老之风以及苏轼的人生遭遇,对苏轼贬谪期间词作创作的精神取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据《宋史·苏轼传》记载: (苏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何正言(臣),摭其表语,并谋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这段不足八十字的正史,记叙的是距今九百多年前的北宋神宗朝,杰出的文学家苏轼“坐作诗讪谤罪”,被御史台关进监狱,酿成我国历史上闻名千古的文字狱“乌台诗案”[1],只是,记叙太简单了.乌台诗案的档案材料,南宋蜀人朋九万手录付刻,成《东坡乌台诗案》,其他还有周紫芝的《诗谳》,清人张秋水编纂的《眉山诗案广证》,今人陶道恕著的《乌台诗案新勘》等书,才使乌台诗案的真象,得以大白于天下,流传至今. 起因:新旧党争,种下祸根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一位文学天才,同时也是一位关心人民疾苦,较稳健的政治革新家.正因为如此,他的政敌才从他的文字入手,有意陷害他.乌台诗案的起因是较复杂的.宋神宗赵顼,是一位希望自己有所作为的国君.熙宁二年(1069年)他任命王安石为相,实行变法.苏轼早在宋仁宗时,就曾上书言事,提出改革吏治的主张,但他与王安石的新法主张有所不同.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神宗针对新法,提出不同政见,王安石非常不满,支派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从此,苏轼与变法派结下不解之怨,受到变法派的排斥.由于在朝中十分孤立,苏轼请求外放,先后出知杭州、密州和徐州.在这段时期,他长期亲民,深知民间疾苦,在执行新法时,“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政绩斐然.同时,他对于新法的弊端,又寄物托讽于诗文,“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于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宋神宗由变法转为改制.但是,混入新党的一批奸佞小人,仍然窃据要津,他们把变法改制蜕变成专门打击陷害异己的政治角逐,对政绩昭著的苏轼,唯恐其还朝受重用;对苏轼嘲讽新政的诗文,更是恨之入骨,因此,这批奸佞小人,常思伺机报复,置苏轼于死地.应该说,政治上苏轼为政敌所不容,文字上又授人以把柄,这便是乌台诗案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