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是写作的丰富素材,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与课内阅读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不断练笔,深化对“读”的理解,更快地提高习作水平。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培养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写作兴趣是写作活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作文教学无非是老师出题目,念念范文和说说问题,程式化、机械化现象十分严重。这样不仅有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要转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写作压力,最大程度地释放他们的写作潜能。试着让学生以一种洒脱的“游戏心态”,以一颗“玩心”来对待作文。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作文教学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起来;思维活起来,学生的笔下才会活起来。《论语·述而》里有这么一句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里讲的是书的魅力和读书的乐趣。那么,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校进行的“活、实、新、趣”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活、实、新、趣”作文教改实验对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实验的具体要求(一)“活”,就是教得灵活,形式多样;学生写自己快乐、活泼的事。(二)“实”,就是教得实在、训练扎实;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实实在在的人和事。(三)“新”,就是作文教学着眼创新,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学生写课内外、校内外、家庭内外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文章有新意,有真情实感。(四)“趣”,就是作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从…  相似文献   

4.
赵小莉 《作文》2023,(16):51-52
<正>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作文质量不仅取决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夯实程度,更取决于学生对事物的众多看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需要重视强调作文的“实”与“活”,引导学生将个人对事物的真实想法融入作文写作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热情,助力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高效培养与锻炼,最终在作文教学中有效体现“实”与“活”的教育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如何改革当前应用写作教学,使应用写作教学实些、活些、生动些。笔者认为,需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教学用例求新求活,引发学生兴趣;二、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使教法“活”起来,强化写作训练实践效果;三、引进“活水”,把与应用写作相关的新学科知识引入课堂,拓展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6.
学生不怕学课文 ,就怕写作文。每当布置一篇作文时 ,学生大都冥思苦想 ,“挤”出一篇文章交差了事。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如果在作文教学中 ,注重一个“活”字 ,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不仅不怕写 ,而且会主动快乐地写。一、引导活 ,培养写作兴趣只有对某个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有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的欲望和动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无一不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 ;而怕写作文的学生 ,要么觉得作文高不可攀 ,要么觉得作文枯燥无味 ,甚至是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 ,对作文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心理 ,我觉得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 ,要…  相似文献   

7.
孙兵 《甘肃教育》2005,(7):47-47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阐述写作能力的培养时,提出如下要求:“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其目的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就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该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新”、“活”、“灵”的写作大氛围。就是抓住学生原生态写作与教师个性化写作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变成他们的心灵之声。  相似文献   

8.
音乐与作文结缘在历史上早已有之。音乐对写作有激“趣”、激“活”的作用。说激“趣”是指音乐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生活中哪能没有音乐,青年学生平时就爱听,爱唱,轻松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语...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水平,让学生“通过写作关”,“顺顺当当地写好一篇作文”,关键还在于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法,上活作文课,激起学生作文兴趣。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种做法,并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阐述写作能力的培养时,提出如下要求:“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其目的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就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该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新”、“活”、“灵”的写作大氛围。就是抓住学生原生态写作与教师个性化写作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变成他们的心灵之声。一、搞清何为原生态创作“原生态”就是最真实、最自然、最本质的状态,联系我们现今的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这正是一种写作…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效果 ,其中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无非是出出题目、念念范文和说说问题 ,程式化、机械化现象十分严重 ,这样不仅有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而且还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要转变这种状态 ,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 ,就必须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作文教学活起来 ,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起来 ;思维活起来 ,学生的笔下才会活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是使作文教学活起来的有效办法。1.名作欣赏法。由于年龄关系 ,学生写作上有一定的依赖性和模仿性 ,他们往往靠从佳作中吸取写作的经验 ,学习写作的方…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写作兴趣可分为短期兴趣和长期兴趣,或者说即时兴趣和稳定兴趣。“快乐作文”和“兴趣作文”的作文教学法都是培养学生即时的、短期的作文兴趣,即写作文时的写作兴趣,这只是写作动力的一个方面。稳定的、长期的写作兴趣就是对写作的热爱,它是一种写作意志,这种写作意志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写作动力。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着一个“激”“引”“放”“活”的原则,培养并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是激发兴趣。“引”是放手引导,“放”是放开学生的手脚自由创新,“活”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语文,说话作文。”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可一谈起写作,许多学生抓耳挠腮,无所适从,没有写作的欲望,不知如何下笔。兴趣是创作的动机,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语文教师应善于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5.
李琼莉 《文教资料》2006,(26):106-107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同我们怎么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是我多年来,听到一些学生写作文时的一句顺口溜。同学们在写作中为什么感到“难”感到“烦”?究其原因,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写作没兴趣。下边就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看法。一、创设问题的情境,逐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激情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入门,没有激情,何来兴趣?据资料记载,郭沫…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一种自觉动机。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努力使他们热爱写作,快乐写作。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是长期困扰教师的“顽疾”之一。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失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剂良方。一、学会观察,才能有“新”可“创”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由于学生不善于观察,写作时不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脱离实际、生搬硬套,毫无“新”意可“创”。久而久之,学生厌恶写作之情渐起,写作水平也就无从提高。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觉得有“新”可“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平时的…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浓厚的写作兴趣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然而每次一提到让学生写作文,学生们总是叫苦连天,反应强烈。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视写作为乐事呢?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写作是学生的一个大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关键。“课标”强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为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保护学生创作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有以下几个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在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课标措词的改变旨在降低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把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来,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认为落实课标这一新的理念,要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做到“五重”。一、重生活1.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观察应注意三点:一是不要过多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