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对学生的奖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恰当地采用奖励方式,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能使学生上进,养成学习中的好习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育规律,通过开展"荣誉勋章"争章活动,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进行不断的探索,取得一些实际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建适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是个体获得终身教育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兴趣与自主性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激励机制是一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措施,其以奖励优化、目标提升的方式鼓励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此种方式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融入激励机制来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及激励机制的特点来分析如何将激励机制良好地应用于教育活动中,并提出了几点具有实践意义的激励机制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回归人性的视角探析作为生命存在的人对于奖励具有哪些内在诉求,是正确认识奖励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必要前提。教育中奖励的运用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始终不渝地坚持公正的原则。对学生成长最具价值的奖励应当能够唤醒他们内在自我完善的力量,让他们沉浸在自主学习的无限乐趣之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学习策略,从而获得一种健全的人格和普遍适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是他们主动和谐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应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校里的学习活动总是处于“学服从教、教服从考”这样一种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奖励具有教育价值。适当的奖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是非辨别能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班主任应从不同角度探寻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在奖励中获得最佳的学习动机并改善行为。  相似文献   

7.
教师采用多种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牲,提高学习效率。奖励的方式可分为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两种。精神奖励一般用于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物质奖励则多用于心理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小学生更多地采用物质奖励为主。物质奖励被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隐性教育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通过内隐学习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隐性知识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在普通话教育中,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具有独特的优势。语言的本质是一种生活方式,语言的生命力存在于使用之中,因此,“回归生活”,使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生活化,是实施普通话隐性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江西某高校320名学生样本,从批判视角和主体态度两个维度,通过在通识课授课内容中加入媒介信息素养模块,围绕对"媒介传播的信息是由传播者主宰的""媒介都带有商业色彩和倾向""对于媒介传播的信息,应该是以批判的、个体主导型的方式解读"这三大主体假定内容的检验,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生调查问卷反馈分析的方式,以"教师主导型""小组学习、无奖励型""小组学习、有奖励型""小组学习、有奖励、可自主选择素材型"这四种教育模式的实验对比分析,探寻适合高校的媒介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结果显示,教师主导型组在专业名词含义的理解方面以及小组学习、有奖励、可自主选择素材组在对媒介信息素养课程授课的态度表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选择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独立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是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它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思考的行为。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材的特点找准知识…  相似文献   

11.
奖惩是教育过程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的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以奖励为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奖励的同时,适度的惩罚还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慎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地进行公平、公正的奖惩。  相似文献   

12.
论隐性教育功能和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直接体验或潜称默化地获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这一过程中,教育适应个体身心条件,能动地利用环境影响引导学习活动的展开。隐性教育具有认知内化,品德养成,素质整合等功能,并通过舆论监督,环境暗示,情境陶冶,人际交往和情绪感染等方式实现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界对学习障碍的界定一直存在着争议.以往对学习障碍进行界定的方法主要弊端在于界定模糊,以及从生物--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自视角进行界定,这造成学习障碍界定的混乱.社会建构说重建了学习障碍形成的理论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观点的学习障碍概念,认为学习障碍是个体在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自我认同.社会建构理论催生了对学习障碍学生全新的教育方式--非标签化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将学习障碍学生纳入到普通学校中,使他们与普通学生同等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个体间的孤立和封闭的学习活动,没有知识和经验的交流,而学生的主动性全凭个人的自觉和能力的基础。当今,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新时期学习的主流。其中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是变革方式中最有特色的一种途径。它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育惩罚的概念界定对于教育惩罚的概念来说,当前主要有五种:一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界定的。教育惩罚是"同‘奖励’对应的概念,通常为个体所遭遇的负性事件,旨在降低个体特定行为的发生频率。"[1]二是教育惩罚是指"教育者以学生个体或集体为对象的处罚,其范围从体态语言到口头指责、课后留校、罚做作业和其他强迫措施,以至到体罚、停学、甚至开除学籍"。[2]三是教育惩罚是"一种出发点在于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不侮辱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6.
<正>提问艺术与提问技巧是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表现,以及各种教育方式与学习技巧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或是主动地进行学习是提升学习最好的方式,具有了学习的动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一、课堂提问对语文教育的作用1.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目的性的提问或是比较生动的提问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性,形成对学生的吸引,将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在课堂中。教师及时地  相似文献   

17.
适当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故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奖励的积极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若奖励手段应用不当,可能会给学生个体发展带来负面作用。而这种负面作用,还没有引起教师和相关研究者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最终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社会化进程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实施“分层奖励”的模式所谓的“分层奖励”指的是按照学生现有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水平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教师的评估相结合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被评价的层次,由高到低一般可分为“A、B、C”三个层次或更多层,在各自的层次中开展争优、创先等竞赛活动,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同时允许各层次中的优胜者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种激励方式。它不仅适用于教学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而且适用于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评价。二、实施“分层奖励”的意义著名的教育学家孙云晓做过中小学生的人格调查,他发现学生的压力越大,学习动力就越小,对成功的体验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20.
黄晨 《辽宁教育》2014,(12):46-47
奖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赞赏。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希望通过奖励的积极促进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奖励标准有失公正性、奖励代价参杂惩罚性、奖励效能存在偏差性等问题,使得奖励并不总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理性使用奖励策略,在奖励策略执行的过程中秉持公正性、确保有效性、倡导多元化,进而合理奖励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