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娅萍 《云南教育》2004,(32):44-46
实践证明,对一个人不良个性、不良品德的改变,往往比培养一种优良品德要难得多。幼儿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品德有着密切联系。良好的品德往往离不开健康的心理,一个人如果性格良好、意志坚强、善于自制,会有助于他遵守正确的品德规范,抵御不良的影响。凡是品德优秀的人都有着良好的心理因素。相反,如果心理出现偏差,则会对品德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品德的好坏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做事方法和原则,因此培养每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小学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当然这项教育不仅仅是由语文老师和品德老师的职责,更是全体教师的职责,数学老师也不类外。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云:"教之道,德为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可见品德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是首要的。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成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培养,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将来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奠定基础。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多方面的,诚实则是良好的品德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诚实品德呢?一、让孩子知道诚实的重要性卡尔·威特说:"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宋磊 《新教育(海南)》2023,(S1):175-176+184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形成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基于幼儿发展优先理念,通过开展幼儿园“自然日”品德启蒙教育活动,研究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与家庭、社区的联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应及早的重视孩子的品德起步教育。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16):178-17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课程的主要目标。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下面我就以教学《心中有他人》这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品德课堂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  相似文献   

8.
张扬良好的品德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在于解放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当教育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主张张扬人的个性,认为“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时,我们审视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便会发现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张扬学生良好的品德个性。一、品德个性的独特性品德是个性的社会特征之一,是个性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品德个性是人的品德发展的心理特征(也有学者把品德个性列为人格的一个内容),它集中体现在品德认知、品德思维、品德情感、品德行为等维度上,即品德个性的独特性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杨月秋 《考试周刊》2011,(31):146-146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重要的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思品课就担负着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重要使命,它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保明 《中国德育》2015,(23):71-74
品德是一门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而一个人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内在的知、情、信、意、行等品德心理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信"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节点"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受教育者发自内心的良好信任认同,道德是难以真正内化的。  相似文献   

11.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为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等方面教育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当使《品德与社会》同学生日常生活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使其初步了解社会公德,并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人格基础,使他们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3.
钟琳 《教师》2016,(6):29
好的品德修养,是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它可以使人生的道路变得顺畅、通达,可以为人生增光添彩。俗话说:"播种习性,收获行为。"小学品德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  相似文献   

14.
人的品德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不可变,教师要抓住品德培养的特点,引导、促使中职学生不断改变不良思想品德,积极自觉地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15.
品德教育对于小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思想品德是人的精神骨髓,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一个人的品德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养成。小学阶段是思想品德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良好的榜样、适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品德修养已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活动,对教育工作者们的品德要求自然就高于一切,为此"师德建设"备受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需要品德良好、心理健康的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需要从小养成。小学品德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密切,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育人实效.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有利于儿童将来面向社会、融人社会、适应社会。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目前的教育只注重智力的培养,忽视良好品德的形成。语文是人文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师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上应勇挑重担。利用教材,利用作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德素养是良好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依托品德与社会课堂培养学生公德素养,是学校公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之一。"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的、基础的群众机构。"社区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