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践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2.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平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古希腊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实际上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孔子有其鲜明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孔子立足于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根基,寓主体性于"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之中.孔子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对我们确定当代的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合乎人性发展需要的教育实践等均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基于全民教育、大众教育和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自行束脩以上"的争辩、对"类"的争辩、对"有教"的争辩三个方面的辨析,研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内涵。在阐释"有教无类"之平等、正义价值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下择校热与补课热、高收费与乱收费、高考加分与自主招生中的不正之风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从法律与政策支撑、亟须倾注全社会之力和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三个方面,分析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黎莉 《文教资料》2009,(34):103-105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是孔子开办私学的指导方针.也是孔子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有力体现。“有教无类”教育信念,是在对教育价值作用的深刻理解及对人性的深入分析基础之上建立的,它不仅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开创了教育公平之先河,而且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的大量人才。深刻理解“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内涵,借鉴和发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强调教百公平、公正,实现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当代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当受到教育,不要区分类别。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教育公平是中国人追求世界“大同”的内容,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追求的教育目标。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当受到教育,不要区分类别。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教育公平是中国人追求世界“大同”的内容,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刘洪亮  朴凤玉 《考试周刊》2011,(54):223-22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教育公平也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本文探讨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主要有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也存在一些时代局限性,其有教无类是不完全的,或者说是有条件的;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是受限制的和狭隘的;其因材施教是受封建伦理羁绊的。现代教育中要深入理解、充分挖掘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呼唤真正的有教无类,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1.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当今社会提出的和谐教育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又不完全等同于有教无类。今天的"无类"教育有新的问题、有更广泛的涵义,如何在实践中逐渐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和谐教育是当今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议题。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公平;在教育内容上,培养才能与完善人格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学思结合;在师生关系上,关爱学生、平等和谐。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仁学主张,具有人本哲学的性质。这对解决当今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当今社会提出的和谐教育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又不完全等同于有教无类.今天的"无类"教育有新的问题、有更广泛的涵义,如何在实践中逐渐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和谐教育是当今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议题.  相似文献   

14.
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观     
回望教育公平观念在我国的一个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早就提出"有教无类"的这种朴素教育公平观的思想。18世纪末左右,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已经就教育公平的思想转化为立法措施进行了努力,并在法律上确定了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本文主要分析教育公平问题突出的原因,比如人口的发展水平、经济水平发展、地域文化差异等,以及分析教育公平观的价值、特征,引导人们更客观理性地看待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育公平的内涵所谓公平,在古汉语字典上是指公正,不偏不倚。一般是指所有人的各项属性平均的一种理想状态。教育公平,顾名思义,是指法律所赋予公平在接受教育基本权利上的平等。托尔斯顿·胡森曾提出,教育公平均等三部曲:教育起点均等、教育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均等。然而我国最早对教育公平的描述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观点。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也涉及了教育公平的观点。1.公民平等的享有教育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公平思想,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孔子与陶行知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和总结,对当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较他们的教育公平思想,对当下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教育思想属于世界普适价值.其"有教无类"(不分阶层,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思想,是当代"平权"运动、"教育公平"理论的先驱;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后生可畏"等思想,以及孔子所推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的教、学态度等,堪称古今通用的"师道"、"学道".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他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因此孔子的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界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内涵: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即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  相似文献   

20.
儒家经典对"仁"的记录和阐释,构成了孔子"仁"教育思想。道德标准的达成,是孔子"仁"思想的重要内容。今天,将孔子"仁"思想融入德育,仍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新时代,加强教师仁爱之心养成意识,适当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关于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内容,协调教法与时俱进和继承传统的平衡,是实现孔子"仁"思想融入德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