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敏 《兰台世界》2005,(8):113-114
公安专业档案是公安机关同各类违法犯罪斗争的真实记录,做好公安专业档案科学管理,对推进社会治安的综合管理以及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小平 《云南档案》2007,(12):31-32
公安派出所档案是派出所在本辖区实施治安管理、户籍管理、预防和查处违法犯罪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材料,真实地反映一定区域的社会治安变化、人口变动、经济发展等情况,是公安档案和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派出所档案因其管理的特殊性,一般的读者和作者很少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报刊杂志的刊载的篇幅也不多。本期刊载了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组织的几篇有关公安档案工作的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基层派出所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3.
王毅  陈圆 《档案学研究》2020,34(2):80-85
随着国际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和密切,档案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国家自身都开始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本文基于国际法视角探讨档案利用原则中的国家行为,深入分析档案自身的主权属性,在尊重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对档案利用中所涉及的保密权、管辖权、继承权、追索权等国家权利及相关国家义务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点是依法行政.档案事业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重要内容.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是管理档案和档案工作,调整档案、档案工作与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对提高档案行政管理的办事效率,规范行政权力,加强国家重要和珍贵档案保护与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能否真正得到实现;同时,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也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以及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档案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知,对档案的非法获取和利用等违法犯罪现象也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系统近几年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是"两个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界认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在基础层面需要理论和法规的支撑;在宏观层面需要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在中观层面需要档案机构之间及其与政府和其他信息服务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各档案机构结合自身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公文是管理国家政务的工具.文件包括各机关向外发出和收进的公文,同时也包括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件.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材料有条件转化而来的.文件自身制作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文件的现行效用,而且也影响日后转化为档案的利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文件自身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沈茹 《山西档案》2015,(2):58-60
建立创业大学生档案,对国家创业政策制定、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大学生档案的充实优化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创业大学生档案管理政策法规;高校也尚未建立大学生的创业档案;创业大学生自身档案意识也不强,创业大学生档案工作一直被忽视。国家在档案管理政策和法规、高校在档案建立、社会各级在档案管理、创业大学生在档案意识提高四个方面,合力做好创业大学生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以期更好为大学生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档案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知,对档案的非法获取和利用等违法犯罪现象也日益常见,为此,<刑法>逐步加大了对档案信息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档案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问题,制约着我国档案事业的顺利发展,档案法与刑法之间的科学衔接是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对于档案违法犯罪的规制,档案法是刑法的前置基础,刑法是档案法的有力保障,二者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档案安全行刑衔接制度在立法衔接、案件移送、证据转换、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档案执法部门与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档案违法犯罪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遭遇堵塞。为实现档案安全领域行刑衔接制度的公正、高效运行,加强对档案违法犯罪行为的规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安全行刑衔接立法以及完善案件移送机制、健全证据转换规则、构建行刑衔接的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监督机制等制度规范,保障档案安全,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档案方面违法犯罪的规制主要体现在行政罚与刑事罚两个层面,由此产生档案安全领域行刑衔接,而行刑衔接有效推进直接影响到档案违法犯罪的规制成效。档案安全行刑衔接主要包括实体衔接和程序衔接两个方面,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档案安全行刑衔接存在法律体系缺乏有效衔接、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性、案件移送标准不明确、证据转换衔接不畅等突出问题。因而,有必要从实体法层面拓展档案违法犯罪的范围。同时,在程序法层面建立健全档案安全行刑衔接的各参与主体之间协同机制、案件移送制度以及证据认定与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档案行政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难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中国档案行政改革是国家行政改革的需要,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文中分析了中国档案行政改革的主要困难:档案行政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改革的实际进程相关;档案部门自身问题的复杂性;现行档案工作体系内的既得利益者。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对民营企业自身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应该也必须加强档案工作建设。这除了民营企业自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外,还有三大外部因素决定其会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即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市场经济关系的钳制、企业社会责任的促使。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档案安全领域呈现违法高发而刑罚阙如态势,折射出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畅的现实.造成如此困境,既有档案行政立法与刑事立法不协调、案件移送程序不健全、证据转换困难等客观原因,也有档案主管部门选择性执法、检察机关监督乏力等主观因素.推进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顺畅衔接,较为可行的路径是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共同发力.首先,加强档案法与刑法的实体性衔接,明晰档案违法犯罪的判定标准;其次,优化档案违法犯罪案件移送与承接程序,完善档案行政证据转化及认定规则;最后,拓宽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检察监督信息渠道,创新检察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刚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经济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档案的形成和发展,使档案已成为社会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程度也与日俱增。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着力开发档案资源,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我们档案工作实现自身价值,推进自我发展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档案管理工作内涵的日益丰富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档案利用活动主体日益呈现复杂化的态势,对《档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的明晰,不仅有利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严格执法,也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惩治档案利用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以来,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趋势更加明显,维度更加多元。具体而言,档案治理理念的提出是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重要标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调整从机制体制层面打通了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路径;档案馆藏结构的多元化,为这一过程奠定了资源基础;档案工作的公众参与有利于实现公众诉求,是档案事业转向的重要体现;档案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是这一过程的又一力证。在档案事业转向的过程中,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应主动顺应上述变化,在推动档案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谈谈目标管理的具体操作与运用秦礼显档案馆实行目标管理,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以适应新的形势的客观要求,是档案工作自身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整个改革进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标管理究竟在档案部门怎样推行,实行目标管理与档案工作的配套改革从何着手?这...  相似文献   

19.
档案的本质属性在于它记录资料的原始性。从档案的形成过程来看,档案能够如实客观地记载、表述和反映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档案的形式看,档案是特定历史事件的真实标记。在现实中,利用档案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用法律的手段规制档案违法行为及违法行为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迫切的。笔者认为,档案违法行为应是广义上的违法行为,指行为人违反档案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危害正常的档案管理秩序和其他社会秩序的行为。既包括利用档案实施一般违法行为,也包括利用档案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正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管理开发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为手段,为国家各项事业和社会各界服务为宗旨的一项事业。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与党政领导、档案部门的领导班子、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密切相关。他们在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一、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的条件1.党政领导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条件。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