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高等教育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且发展极为迅猛。本文简要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现状及产生原因,并论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的改进策略,其中主要包含完善贫困学生认定体系、完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及完善学生心理辅导机制,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及资助工作的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情况和助学金评定情况、受资助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对南京江宁大学城三所高职院校开展了调查工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应密切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困难学生的资助,首先应规范资助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其次要密切关注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坚持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并重,完善资助工作,帮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高职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由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向提高资助质量,资助育人发展,积分制因其特有的高效性、公平性、德育性等优点成为很多高职院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选择,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信息量巨大、暴露学生隐私、伤害自尊等弊端。本文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积分制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重点分析了其中利弊并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后扶贫时代,高校资助工作应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仍存在未充分顾及学生自尊、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等问题。结合积极心理学观点,从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需求、建立完备心理档案等方面探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理念提出以来,相关部门都在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方法。本课题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精准扶贫"的指导性思想,通过资助工作挖掘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他们将来可能会继续贫困的内在原因。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如何让学生自身掌握和拥有摆脱经济困难的能力。这有利于高职院校在资助工作中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依靠自身能力彻底摆脱经济、思想上的贫困,从而更好地带动一个家庭乃至群体摆脱贫困,达到"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高职院校所涉及的各项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也是如此,要让每一个贫困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到学习。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资助育人工作开展效果,教育领域的管理者也对此高度重视,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的价值所在。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指示,逐步完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形成多元化、混合型的资助体系,进而有效推进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环境。文章就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勤工助学资助育人这项实践课题更好地完成。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帮扶力度,学生资助工作在扶贫攻坚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业能力水平不同,部分受助学生缺乏自尊自强的品质,或在个人成长上缺乏清晰的要求和定位。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案例,探讨了处理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对受助学生开展"扶智""扶志"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虽基本上实现了"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的目标。但同时,资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出现了一些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现象。对高校资助异化的现象进行探索,并就如何解决异化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宣传是前提,结合"O2O"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对于"助困-励志-能力开发-能量传递"四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进行探究,有利于促进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提高资助政策透明度,更加有利于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主要是利用"O2O"宣传模式对资助育人新模式的效果及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够完善,不仅体现在资助体系的结构性失衡上,还往往存在着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引发的系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失衡、自助能力下降等功能性问题。尤其在地方民办高校语境下发展性资助模式作为资助的过程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此尝试着在对地方民办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建构起民办高校语境下的发展性资助"AGIL"模式,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对受助学生自助能力提升进行些有益的探析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而目前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着:认定难题凸显,范畴界定模糊;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可信度低;认定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不强;受资助学生的后续跟踪与反馈严重滞后等问题。在本文的最后,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力求有效公正;加强资助工作的监督,建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生资助体系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仍存在诸如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度大和不精准的问题。2007年至2017年,我国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政策经历了四重维度的改变:认定理念从"规范"到"精准"的转变;认定机制从"一般"到"有效"的改进;认定模式呈现出从"定性"向"定性+定量"的转变趋势;从认定成效看,缺陷逐步得以修正,资助体系日益健全。未来认定政策的发展可着重加强两个方面:一是认定的标准化问题,二是大数据定量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本文首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又从多个方面对建立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议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生资助制度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籍管理混乱、学生对助学金使用不当等问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资助制度,加大资助政策落实力度。学校则要加强学籍和资金管理,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助学金。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资助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上满足困难学生的个性需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本次调查基于对吉林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分年级、分专业、分地域总结归纳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状况、受助情况及资助需求,探索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的个性化资助服务体系,规避现今资助过程存在问题,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高校资助政策与体系很大程度上呈现出"资助"有余而"育人"不足的局面,这与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相适应。高校资助育人要促进经济需求与个体需求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倡导自我管理、自主成长,努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达到个体成长、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调研数据,研究教育管理视角下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及其间接激励效应,即学生对资助的满意度问题。泊松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大学生资助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受资助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概率更高。定序Logit的回归结果表明,受资助学生对学校资助充足度和工作满意度更高,资助工作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进而对提升学生本人学业表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家庭、学校主动性及政策层面保障存在的诸多缺位,高职院校家校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尚处于空白状态。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源素质降低等新特点的呈现,使得家校合作育人变得十分迫切。因此,国家要尽快在政策层面上对高职院校家校合作中家庭和学校的责任进行明确,学校和家庭都要提高自己的主动性,共同承担育人的职能,促进学生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勤工助学作为其中主要手段之一,不仅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更要为其提供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勤工助学的探讨,提出要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