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岳霖和冯友兰都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哲学家,同属于理学的现代发展。通过对"时空"等传统概念的重释,分别创立了较为成熟的哲学体系。通过对冯友兰《新理学》与金岳霖《论道》中时空逻辑的探究,以及在时空的层次和时空概念在哲学体系中作用的比较,观察中国现代哲学家处理时空问题的可能性道路。  相似文献   

2.
逻辑究竟是一还是多,这是逻辑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金岳霖认为逻辑系统可以是多,而逻辑只能是一。因此,从理论层面上看金岳霖是个一元论者,而从事实层面上讲他则是个多元论者。这种逻辑眼界对逻辑科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归纳问题的解决方式上,金岳霖与罗素有师承关系,金岳霖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是对罗素归纳思想的深化,他们的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把对归纳问题的解决建立在归纳原则的合理性上。他们不同在于:前者对归纳原则的永真性进行了论证,而后者对纳原则的合理性主要建立在信念上。  相似文献   

4.
金岳霖和冯契均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分别对哲学史上的休谟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文章分析了两人对休谟问题的各自解答。金岳霖致力于形而上学的重建,论证了归纳原则的先验性和永真性,从而说明了人们可以获得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冯契提出时空形式和逻辑范畴,认为形式逻辑的原则和辩证逻辑的接受总则为普遍有效的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冯契和金岳霖的解答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休谟认为人的归纳认识过程不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一个习惯心理过程。罗素为解决休谟问题而提出归纳原则。金岳霖等人力图证明归纳原则是永真命题,但未对可能命题作出语义解释。该文用欣迪卡的认知逻辑理论及其模型集语义刻画归纳推理,证明罗素的归纳原则在这种逻辑中是有效的。我们还得到另一个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研究》一书,在充分吸收和利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金岳霖的“逻辑哲学思想”,置于中团及世界逻辑和哲学的宏观背景下加以审视,首次实现了对它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作者不仅对金岳霖关于逻辑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作了深入精到的阐释,而且也对其历史局限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可以说,该书不仅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解读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范式,而且也对推进中国逻辑学、逻辑哲学和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岳霖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一代宗师。其哲学、逻辑学思想是现代中国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金氏的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归纳理论既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又是他的逻辑思想的重要方面。本文以金氏的归纳思想为研究对象,对之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略加评价  相似文献   

8.
李晴 《现代语文》2014,(4):38-44
主要探究现代汉语中转折关系表达的类型与逻辑基础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采取了与前人不同的两个角度对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表达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客观层面的转折表达与纯主观层面的转折表达、简单转折表达与复杂转折表达。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逻辑学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出不同转折关系的逻辑表达式,建立了语言中转折关系的逻辑基础,阐明了转折关系的语言表层与逻辑深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20世纪30年代金岳霖对我国传统逻辑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岳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他主要致力于逻辑学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工作.在这一时期,金岳霖先生创造性地介绍了传统逻辑,并且第一次提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形式和逻辑规则,填补了西方传统逻辑没有这一命题的空白,为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的新理学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的哲学体系,依靠逻辑推理,这一哲学体系形成过程中获取的是必然的可靠的知识。但这一哲学体系既号称"新"理学,必然又有归纳方面的知识,即增加的知识,本文意从冯友兰关于归纳方面的知识──即作者对哲学定义、哲学方法、哲学终极目的观点方面探求作者思想的内涵,结果表明,其新理学带有浓厚的非理性倾向。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efends deductivism, the view that the only valid arguments are deductivity valid arguments, and that deductive logic is the only logic that we have or need. Inductive arguments are construed as valid deductive enthymemes. Some of these, with general epistemic principles as missing premises, may be sound as well as valid – thus solving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induction. But that problem is not to be trivialised by regarding the epistemic principles as analytic truths, as Pargetter and Bigelow have recently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2.
生态学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由依附和利用大自然、无限度地掠夺大自然到寻找途径、恢复生态平衡的三个时期,出现了解决这种关系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然而都忽略了客观过程的辩证法,不能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不是生态学家,在这方面未留下系统的论述,但其理论中关于自由、实践的观点却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哲学思路;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观点为人与自然合理关系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靳辉明在研究社会主义问题时,往往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反思,提出带有哲理性的观点。如从唯物史观视角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研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从辩证法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强调社会主义事业应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长远奋斗目标和近期实现任务的关系;从实践观视角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实践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借助于路线和政策来实现等。靳辉明之所以在研究社会主义问题时能够恰当而巧妙地运用哲学思维方法,与他具有深厚的哲学功底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
僧肇是一位杰出的佛学思想家。他在批判格义佛教的基础上,融会大乘中观佛学和老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他对"空"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这不仅仅超越了魏晋玄学和格义佛教的理解,而且也对隋唐重玄学尤其成玄英重玄学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僧肇哲学所具有的批判性、超越性与启示性,在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从此开始了哲学上的义理思辨。嵇康和郭象都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相似的。但是在认识论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当代学者袁保新和吴汝钧先生对于陈康、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等人的老子道论研究意见,指出,讨论老子道论的进路应该侧重老子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意识,从基本哲学问题意识理解老子道概念的多重使用意义,如此将可厘清学界对于老子论道究竟何义的争议。实际上老子以道概念讨论了存有论问题,以及价值意识的本体论问题,此两路数的命题主张是不能互为推演的。而价值义的本体论问题则能与论工夫、论境界问题合构为一整套互为推演的系统。同样的,老子的无概念亦被安置在这两套不同的哲学问题中表述,这点吴汝钧先生实已见出。存有论义的道论以及价值进路的本体论义的道论的解析架构,将不仅有助于解析老子的哲学系统,同样地将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上各家冲突之解消中发挥极有效益的澄清功能。  相似文献   

17.
休厄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主要有三方面:他的哲学基础是“事实一观念”学说;他的哲学核心是作为真理发现理论的归纳学说;他的真理学说将符合说、融贯说结合起来。休厄尔的哲学思想不仅开启了科学哲学的先河,而且在英国哲学史上,他成功地摆脱了苏格兰常识主义哲学的影响,将哲学重新拉回到理论分析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针对先秦儒家解决人性问题而提出的“性近论”“性善论”“性恶论”的理论缺憾,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人性论。在继承孟荀的基础上,他将善、恶纳入阴阳两分的天人哲学体系之中,并明确地提出了“性善情恶”的二元论、“性三品”的人性论,从而既从“天意”的高度肯定了统治者的善性,又为礼仪法度道德教化和皇权至上套上了合理的“外衣”。这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阐释了其理论思想体系与教育、政治的关系,分析了经过神学化的“性三品”的实质,及其对教育对象、教育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 ,没有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不是理论形式的完善 ,而是理论内容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周钧韬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金学家,《周钧韬金瓴梅研究文集》是其《金瓶梅》研究集大成的作品。周钧韬《金瓶梅》研究的突出特点是高层次加入,文本研究特色是“就实论虚”,其金学研究呈现出很强的哲学思辨色彩。他的一些观点有较大影响,为《金瓶梅》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