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传播学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各大高等院校纷纷设立传播学院和研究所。但是,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中,学科本身的“定位”和“身份”问题仍是众说纷纭,再加上以大众传媒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文化研究”的兴起,使传播学内部的门户之争更加复杂化。本文力图从元理论的视角讨论大众传播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对立与融合的历史渊源,从而为研究媒体、文化和传播三者的辩证关系廓清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为我国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研究起源于60年代的英国,90年代在发达国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新学。现代文化的文化霸权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中的某种“社会共识”,因此,文化霸权虽由统治阶级主导,却有可能在斗争、谈判之中被改受和重构。从这种现实出发,文化研究不再是经典的文学批评,而是把视点集中在大众文化的再阐释之上。文化研究颠覆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简单排斥。文化研究一方面以大众文化的研究代替了对“经典”的研究,一方面则以对女性、少数民族或第三世界的研究代替了对西方中心论的肯定。文化研究是从西方学院体制中产生的,它说明批评理论更加接近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应当借用文件.研究的巨大成果,对中国文化讲行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入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人类发展至21世纪的时候.金融资本.高新科技.以及人们的思想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越过国界。“全球化”,意味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各自的文化特性在慢慢地消磨,甚至有可能消失。有的学者悲观地用“文化湮灭”一词预示全球化的结局。这种悲观主义来自西方文化强势传播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张炜 《新闻传播》2002,(12):8-10
政治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子文化与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不仅政治文化对大众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大众传播也对政治文化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对未来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传播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龟兔赛跑》是小学课本里的一篇寓言故事。学过这个故事的小学生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骄傲就会落后。这就是象征手法的作用。所谓象征,就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文学上的象征手法,就是指通过某种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和思想,或寄托某种特定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象征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而象征符必须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即既具有字面意义又具有类比或联想意义的符号。比如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在华盛顿,是一座白色的建筑物。“白宫”的字面意义是指美国总…  相似文献   

6.
与麦克卢汉相似,格伯纳和他的助手们设想:电视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在七十年代早期,通过文化指示器研究项目(Cultural Indicators Project),乔治·格伯纳和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尼博格传播学院的同事们,介绍了一个描绘电视对人们行为发生作用的模式,这个模式的基础是传播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Symbo lic Interaction)(?),他们构想,电视形成了一个充满符号的环境,这个环境“陶冶”(一个与文化和时尚相关的术语)了个人对现实的看法,他们自称其研究是“陶冶分析”。在电视研究中,把电视的特定内容和风格与特定观众的态度和意见联系起来分析的方法是否准确呢,格伯纳等人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电视既提供了认识的基本概念,又提供了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此文回顾了在传播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在传播学研究中运用文化学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众传播的深层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影响力而言,文化是比新闻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传播影响的深层力量,影响大众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当今传播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努力提高传播内容的文化品位.为受众建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提供有用的文化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勤 《当代传播》2005,(5):42-46
目前,我国传媒业已进入高强度竞争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大众传媒在多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个性与特征,探究大众传播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作用,对于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传播水平的提高,对大众传播事。提出了高层次的文化要求。要保证在开放和参与国际传播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权威性,保证传播主权的完整性,则要求我们的传播内容和整体传播活动都有杰出的文化表现。要树立正确的大众传播价值观,使大众传播活动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创造,将社会各方的价值追求在传播活动中尽量统一起来;要提高专业传播者水平,由真正的“文化人”充任传播者队伍的主力军,为传播者争得参与国际新闻竞争的对等资格;要注意对传播环境的改造,加强对受传者的培养引导,为高层次传播活动奠定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要注意对传播媒介的宏观控制,优化传播者队伍.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机的普及率在中国已达到98%的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是使用“看”图像而不是“读”文字。自从DV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稀罕物变为常用品,“看”又不再是原始意义上的“看”了,民众眼中的世界成为自在的、全部意义尚待开发的现象的世界,媒介文化衍生出了新的分支——DV文化。  相似文献   

12.
13.
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极度发达,传播媒介、传播手段繁多,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得信息,使得信息的交流异常快速,范围非常广的背景下,如何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新时代传播的特性结合起来,使得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培养青年优秀的品质,弘扬中华文明,是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背景下出发,通过对传统文化传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寻找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也需要不断推进.不同的媒介技术塑造着不同的媒介文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 由美国布兰恩特大学传播系教授斯坦利·J·巴兰(Stanley J.Baran)著、何朝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的《大众传播概论:媒介素养与文化》一书作为备受追捧的传播学著作,已经出到第8版.按照作者本人的说法,该书以文化视角揭露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不仅是媒介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同时也是媒介的参与者.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对媒介素养等基本的概念作了较为深入地介绍,奠定了论述的基础;第二部分作者进一步深入到媒介、媒介产业和媒介受众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广泛讨论了当代社会的各种媒介以及相关的产业和受众;第三部分针对战略传播产业,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媒介作为一种战略传播产业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集中探讨了全球化、言论自由等一系列现实中的焦点问题.同时,该书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化与传播是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传播就没有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书籍、报刊、剧场、课堂、广播、电视等诸多传播手段中,大众化的传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电视这一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尤其是现代社会处于电子信息覆盖之下,大众传播的社会教育与影响作用,较之古典时代以书籍为主的化传播方式远为强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忧虑的笔触,描述了中国音乐文化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所呈现的状态与危机,即传统音乐精神和原生态音乐的缺失。同时又分析了中国音乐文化应保留并发扬的东方特有的音乐思维和感悟方式。最后,探讨了中国音乐文化在大众传播媒介下生存的方式与出路。  相似文献   

17.
李虹霏 《今传媒》2014,(7):155-159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际传播在客家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大众传播时代,客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危机。为应对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应注重意见领袖作用、充分利用新型人际传播,拓宽人际传播渠道、积极营造客家文化传播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对概念的把握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原指对土地的耕作和对植物的栽培,以后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养。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能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以及物质的和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精神生活方式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9.
试论威廉斯的大众传播文化社会学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传播研究而言,大众传媒业究竟给人类社会文化带来了什么可说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课题。长期以来,随着媒介产业的蓬勃兴起以及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涌现,有些人赞叹大众传媒在促进信息、意见流通,帮助公众提高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另一些人则悲叹大众传媒大量提供粗制滥造的娱乐性产品、降低人的原创造力、以消遣代替文化。学术界始终以喜愁参半的心情,关注着大众传播的社会文化效应,既为传媒在帮助人类(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克服传播活动中的时空限制,不断扩大分享信息的能力方面所显示的巨大力量而感到欢欣鼓舞,又为高效的传媒…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