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亲子阅读"即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又称"亲子共读"。"亲子阅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享受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阅读,在孩子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亲子阅读,也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亲子阅读,读的不仅是书,还是一片爱。亲子阅读应该延伸到孩子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也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幼儿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进行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并有效地实施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开展,我园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实践。在亲子共读活动中采用了一系列有效手段,以“绘本阅读”为抓手提高幼儿阅读能力以及提高家长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亲子共读成了幼儿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也让我园的亲子共读活动开展工作更加完善和有效,文章结合具体情况就如何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亲子阅读,也被称为亲子共读,是长辈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交流。在家庭中,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能传递给孩子一个重要的信息: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读书,他们很爱我,我们的家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阅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亲子共读则是家庭中一项重要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以书和阅读作桥梁,沟通大人和孩子的心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亲子共读——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姚燕鸣  相似文献   

4.
李淑琴 《湖北教育》2007,(11):37-38
刚才老师们都谈到了如何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觉得我们同样也要注重家庭的阅读氛围,因此我在班上倡导“亲子阅读”的读书形式。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亲子”活动,更是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亲子”。亲子共读是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的桥梁;亲子共读,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相似文献   

5.
亲子阅读,也被称为亲子共读,是长辈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交流。在家庭中,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能传递给孩子一个重要的信息: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读书,他们很爱我,我们的家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阅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亲子共读则是家庭中一项重要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以书和阅读作桥梁,沟通大人和孩子的心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编按]  相似文献   

6.
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更积极的教育对话形式。通过共读,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最后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从研究背景、指导策略、指导原则、实施计划等诸方面阐述了我园,如何通过指导家长进行早期亲子阅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7.
亲子阅读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阅读的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  相似文献   

8.
"亲子共读"的意思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没有阅读能力,会非常重视亲子阅读活动。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家长认为孩子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就不再重视亲子共读了。有效的亲子共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狠抓“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是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能给孩子们以指导和启发。学校少先队把“亲子共读”作为“红读”  相似文献   

10.
戴自霖 《家庭教育》2007,(11S):40-40
前不久,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家庭教育》杂志社共同举办了“我和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有61个家庭获奖。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共有400多个家庭参与其中,系列活动共计5000多人次参与。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两代人一起读书,心灵的收获很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阅读不仅丰富知识.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源泉之一。两代人在共同的阅读活动中一起成长。在这期“亲子共读”栏目中,我们先向大家介绍两个家庭的亲子共读感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亲子共读之于幼儿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增进幼儿情感交流、提升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促进认知发展与经验传承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但现今的亲子共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材料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需求,幼儿不感兴趣,阅读仅限于文本,阅读形式单一,阅读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幼儿学习缺乏意义等,不利于幼儿的经验建构与认知发展。为此,在全阅读理念指导下,天和幼儿园于2021年开展了“指向完整儿童生长的幼儿园全阅读课程建设”的课题研究,为亲子共读的“转型突破”提供全新的理论与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亲子阅读成为了一种潮流,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幼儿园都是这一潮流的发热地。亲子阅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度美好的学习时光,一起品味读书的乐趣,一起体会成长的快乐。亲子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是父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传递爱、帮助其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我园在湖北省教研室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家园阅读氛围研究》科研中,基于亲子阅读,着重分析了亲子阅读对于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如何提高亲子阅读的实效途径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孙筠 《宁夏教育》2005,(4):29-30
亲子共读是家长与幼儿之间开展的一种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即通过家长与幼儿的阅读互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以此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人们都知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后继学习有很大的益处,可以说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在家庭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每个孩子都以不同的方式与周围的世界发生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正是在种种联系中孩子不断地成长着、发展着。其中,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是孩子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一种最直接、便利的方式,它不但能维护亲子间的健康情感,也是最为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总结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下面的亲子交流方式能为您的育儿实践排忧解难。1语言交流——亲子交流的首选方式。1亲子共读。家长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择适龄的读物。如果你的孩子是半岁内的小婴儿,这一阶段的读物内容成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虽然孩子听不懂所读的内容,但他能…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打开孩子看世界的门。亲子阅读,是陪伴孩子成长,培养孩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方法。我们鼓励越来越多的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阅读活动,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亲子共读时光。父母必读杂志社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指导下,向北京市的家庭征集"阅读伴我成长·亲子阅读"主题文章,希望广大家长踊跃分享自己和孩子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共同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的“亲子阅读”即指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书籍,父母与子女通过相伴阅读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笔者对班级的“亲子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家长们在实践中存在不少疑问与困难:(1)缺乏正确的阅读理念。有的家长没有时间或不愿花时间进行亲子阅读,有的家长难以长期坚持亲子阅读;有的家长阅读理念过于功利,总期望短期内见效,有的家长不会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籍,还有的家长不重视为孩子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等。(2)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面对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缺乏兴趣、思想不集中、无法坚持、文本理解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4,(2):14-15
正"亲子阅读就是一个有节奏的过程,要从父母单向读故事给孩子听,到孩子有一点点回应,再到亲子共读,最后到孩子的自主阅读。"蔡建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蔡建华主任以亲子共读举例,提出了"早教节奏"的理念。告诉父母们早教并非越快越好,很多时候需要等待,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不能一蹴而就。有时候过度刺激孩子的大脑,不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反而还会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亲子沟通中的“留白”艺术,是对传统中国画中“留白”技巧的移植与借鉴,是指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孩子的主体意识、发掘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需求、把握孩子的特点,给孩子留有充分、自主的成长空间.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运用“留白”艺术的亲子沟通,能打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形成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试从“话语权”留白、“隐私权”留白、“试错权”留白与“选择权”留白等四个方面探析“留白”艺术在亲子沟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据了解,儿童学阅读的启蒙和普及,在国外主要通过亲子共读和师生共读两方面来完成,而我国现今在这两个方面做得都有欠缺。中国阅读学会、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儿童阅读顾问网发布的《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研究报告》称,在北京,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的比例不足20%,孩子在学习中碰到的很多问题都与阅读能力和兴趣缺失有关。如果在13岁之前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就会形成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20.
亲子沟通中的“留白”艺术,是对传统中国画中“留白”技巧的移植与借鉴,是指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孩子的主体意识、发掘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的需求、把握孩子的特点,给孩子留有充分、自主的成长空间.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运用“留白”艺术的亲子沟通,能打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形成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试从“话语权”留白、“隐私权”留白、“试错权”留白与“选择权”留白等四个方面探析“留白”艺术在亲子沟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