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女性心理学和神话原型的角度探析美国作家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中主人公路易丝的女性意识觉醒,以期探究死亡对路易丝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凯特·肖邦的《觉醒》讲述了女主人公埃德娜为了追求独立的自我与自由,勇敢地走出家庭,从一个丧失自我的传统家庭妇女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埃德娜女性意识的建构过程,全面展现埃德娜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被认为是一篇女权主义作品的代表作。然而,故事的女主人公虽然在一个小时中有了女性意识的顿悟,但最终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永远丧失了女性话语权。通过对作品中的言语、故事结局、细节描写的解读,揭示女主人公在男权社会中丧失话语权甚至丧失生命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本文以故事中的几对矛盾为研究点,旨在揭示女主人公的真实情感,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凯特·肖邦的作品,并且对那个社会的妇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同时也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马兰德夫人一个小时之内的情感变化及其女权意识觉醒的过程,反映了作为一个沉默的反叛者追求自由之路的坎坷和艰辛,旨在揭露19世纪末美国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与束缚。  相似文献   

6.
凯特·肖邦是美国女性文学的先驱,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经常被评论界以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笔者借助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探讨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一种非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一小时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一部短篇小说,文本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的心理活动与变化,深刻地给我们展示了自由对她的意义以及婚姻给她带来的束缚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本文将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背景,并且将从小说的一些细节来分析婚姻对女性是枷锁这一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8.
凯特·肖邦笔下的爱与死陈素媛提起19世纪末美国女权文学的先驱凯特·肖邦,读者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个反叛女性的形象。其中最感人的,是几位反叛女性的死:《德西雷的儿子》中的女主人公,怀抱婴儿,消失在一片死寂的湖水之中;《一小时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面对出...  相似文献   

9.
马刚 《考试周刊》2012,(73):22-22
凯特·肖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总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女性要么挣脱贤妻良母的束缚.要么远离婚姻的求索,追求经济与精神的独立:第二类女性以《暴风雨》里的卡莉丝特和《一个正派女人》里的巴罗德夫人为代表,她们勇敢地打破性禁欲,在婚姻之外选择性伙伴;《德西雷的儿子》中的德西雷和《一小时的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她们是与传统道德观念进行最彻底决裂的新女性,是第三类女性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倪筱菊 《海外英语》2013,(1):192-193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于1894年4月19日完成的作品,并于同年12月6日发表。故事以短短的1015个字呈现了马兰德夫人一个小时内复杂的情感变化和人生体验。马兰德夫人体验了虚幻的自由,却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通过对《一个小时的故事》的文本分析,该探究探讨了故事中妙巧的人物呈现,独特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语言运用以及细致入微的描写。研究阐明了以上四个因素促进故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虚幻的自由和无法摆脱的束缚。  相似文献   

11.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著名短篇小说.本文通过分析作者反讽的写作技巧,解读了女主人公无望——有望——绝望——死亡的心路历程,从而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自由与死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是韩礼德提出的三大元功能之一.关于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已有大量研究,例如从女性主义视角,反讽的运用,等等,这些研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入手,对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语气、情态、人称进行分析,体会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寻找及其抗争,从而更加客观准确的去体会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其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位具有觉醒的自我意识并努力寻求自我的女性。作为一位女性,埃德娜在男权社会中努力寻求主体意识及自由独立的过程中遭遇到三重人格,即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和冲突,无法摆脱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束缚,无法真正实现自我解放,只能走向自我毁灭。她的自我毁灭一方面消解了她为追求自我而作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自由和新生。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一个小时的故事》实质上对19世纪美国南方女性读者起到了一定的规训作用。小说中马拉德夫人对自由的呼唤,引发了女性读者对传统女性形象及家庭观念的质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小说通过马拉德夫人之死强化了读者对社会制约因素的认知,传递了趋向保守的价值观,承担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剖析《一个小时的故事》对读者身份的建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及时代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着从形式主义﹑人物心理﹑历史学﹑社会学﹑读者反应等五个文学批评视角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进行解读和阐释,旨在说明对同一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打量、去领会,就会有不同的内涵,而各种内涵的汇聚便不断丰富了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凯特·肖邦《一双丝袜》是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主人公索莫斯太太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是消费行为让女主人公意识到自我,也是消费行为让女主人公再次失去自我。消费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影响是双重的,因此消费主义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影响应该重新评价和定位。  相似文献   

17.
凯特·肖邦是20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所著一千字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浓缩了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和各种二元对立力量的角逐。文章通过分析文中的喜悦与悲伤,强大与弱小,熟悉与陌生,生与死,善与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来表现作者对男性和婚姻的复杂心理。  相似文献   

18.
认知文体学可以理解为是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文学作品的一种跨学科研究。诗意效果是关联理论中的一种特殊效果,主要通过弱隐含来达到文本的最佳关联。隐喻越多,其诗意效果就越强,最佳关联性就越小,所付出的认知努力就越大,而这样的文本就越满足经济原则和美学原则。本文从隐喻的最佳关联性出发,探究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主题——男权主义下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文章主要通过对比申丹的译本以及金莉、秦亚青的合译本,表明译者主体性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沈娟 《海外英语》2015,(1):207-208
从伦理学视角下来探寻马拉德夫人的死因,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反映了伦理学道德评价中动机与效果的不一致性——"好心办坏事",从而最终挖掘出"关怀有罪"这一深刻的主题。文本的细读更是能让我们品味到哲学的内涵——人类无法摆脱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