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静 《海外英语》2013,(1):237-239
保罗·沃斯的文本世界理论吸收了很多认知学的原理,是认知诗学的新发展。通过对各种文体的分析,将该套理论以不同层次的世界为主要手段,将认知学的相关理论充分应用于实践,探寻对语篇心理表征形成和构建的过程。唐诗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语篇形式,其语篇短小意境丰富,唐诗作为该文的分析题材,考察参与者在世界之间的穿梭,旨在从文本世界角度追踪数百年前诗人对唐诗意境的构造,以及后人对唐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李晓云  李金妹 《海外英语》2014,(11):187-188
文本世界理论是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该文运用该理论分析了话剧《钢铁夫人》的第一部分中语篇世界、文本世界和亚文本世界的形成和构建。经过三个世界层次的构建,读者可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和话剧内容。该文旨在对话剧《钢铁夫人》的认知分析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对中国古典诗歌语篇的研究主要从文体学、修辞学角度进行分析。现在也有很多学者从认知学对唐诗意象进行研究,但较少从认知的角度,尤其是意象图式这一认知理论对中国唐诗的连贯性进行解读。试用意象图式对杜甫的《绝句》连贯性进行分析,以检验这一认知理论对唐诗语篇连贯性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语篇连贯具有认知属性,依赖于读者对文本叙事的认知解读,被看作是文本叙事范式的评估标准,而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如要在目的语文本中再现源语文本中的叙事模式,就意味着译者要对原文本的语篇连贯结构进行认知分析和叙事识解,通过重新构建连贯结构让目的语读者获得完整而有效的叙事解读。认知叙事学结合认知科学与叙事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可以寻求叙事的连贯结构和读者解读文本背后的认知规律,为翻译的再叙事研究找到认知基础,从而为叙事连贯的重构提供合理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文本世界理论作为认知诗学重要的理论之一,是一种动态的语篇分析解读模式,在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方面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笔者通过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对岑参的著名边塞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解读,研究发现:(1)该诗的文本世界中的功能推进命题具有多维性;(2)其次级文本世界的世界转换模式呈线性分布,读者跟随诗人进行视点转移,能很好地融入诗歌之中。  相似文献   

6.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核心素养的基础,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积累一定的言语经验,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语言的最高层面是语篇,语篇汇聚并整合着各个词语的意义。掌握语篇意义生成的规则,是理解文本意义的关键。基于语篇研究的认知语言学文本世界理论认为文本蕴含着三个层次:语篇世界、文本世界和次文本世界。此理论帮助我们建构一种新的文本结构模型,揭示了言语的主客交合的本质,突出学生在语文教学解读中的主体性地位。文本世界理论启发我们可以从文本世界的三重层次、文本驱动因子以及文本世界里的陌生点等三个角度来探寻教学解读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认知诗学结合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注重对具体文本进行实证研究,其中的亚世界理论与叙事学中的叙事时间有深层联系.本文从认知诗学中的亚世界理论出发,认为三个层次的亚世界均与时间相关,由此对《无水洪灾》中的叙事时间机制作了深入解析:文本中时间词是指示性亚世界的导入口,布道词的时间设计与态度性的亚世界有着内在契合,语篇中时空转换构建出陌生化的认识性亚世界.通过这种认知解读的模式,将文学研究与心智研究链接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呈现文本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微观语篇连贯是通过主题句的扩展,运用一些诸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衔接手段,和一些诸如代词、副词、连接词等词汇衔接手段,使语篇形成有形的网络。而认知宏观的语篇连贯是当语篇接受者具备与语篇相关的认知世界,并能在处理语篇信息时成功地激活认知世界及其相关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以心理图式的形态构建展示出来。该图式具有连贯的结构、特征和意义,是大脑长期整理加工中存储的信息,用以解释人们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样具有连贯性的特征。人们对宏观的认知心理连贯具有认知的合理性、动态性及其对认知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英语名物化的功能与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名物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理论对名物化都有过讨论。分析不同语言流派对名物化的研究,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讨论名物化在构建语篇过程中的基本功能,展示名物化在语篇构建和语篇理解中的认知过程。对名物化的功能与认知研究将有助于语篇教学,特别是科技语篇的写作与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结构理论是源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范式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语篇结构就是文章的宏观结构,即语类结构,是区分语篇与非语篇的依据。一般来说,在同一文化情境中,相同类型的语篇都有基本相同的语篇结构。通过对语篇结构理论的概述,并利用该理论分析英汉旅游语篇的差异,探讨语篇结构理论对旅游文本汉英翻译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互文性理论,揭示了绝对单一的语篇概念是不存在的。语篇总是超出原来的框架限制,彼此渗透着某种关联。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融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篇章的互文性进行了分析,试图通过分析推导出互文材料在当前文本中形成新意义的过程以及认知机制,以期找出处于互文性网络关系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语篇视点与认知诗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前人的研究,以《约翰·安德森,我的爱》为例,采用语篇视点和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隐喻等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对它进行认知解读,探讨语篇视点与认知诗学的关系。研究认为,视点也属于认知诗学的研究领域,它在认知诗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视点理论对英语诗歌文本的分析。视点为丰富认知诗学的研究范畴,为英语诗歌赏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李振  王雷红 《海外英语》2014,(4):205-206
语篇连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论述语篇连贯的构建,分析了语篇的对称、心理、数量、距离和顺序象似性原则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作用,指出象似性是语篇连贯构建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语用预设为语篇信息流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语用理据,在语篇中被广泛运用.作者从认知层面通过分析语用预设的特征“动态性”、“主观性”和“主动性”,讨论了语用预设在语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作者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理论框架,重点剖析了语用预设激活的三个层级、三个层级的运转方式和其对语篇意义的影响,并将其形象化地用图式表达出来,以期对语篇意义的构建作出正确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认知要素中,假设是语篇内参与者的共同认识基础及作者和读者之间实现互动的基础.从语用角度来看,广告效果的产生体现在对合作原则中多项准则的违反.文章认知和语用角度对广告文本的推理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主义先锋派画家与诗人,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以其独特的建行形式和诗歌创作技巧闻名于世.他的很多诗歌大量使用了独特的句法结构,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是其实现诗歌语篇连贯的基础,使诗歌语篇在语义和语用-认知两个层次上具有连贯性.这种语篇连贯不仅是语义层面通过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式和语篇主题实现的语篇衔接的产物,更是动态认知语境中参与者交际的产物.卡明斯诗歌表面的断裂并不会影响语篇的连贯.这对拓展特殊诗歌语篇的认知研究、语篇认知研究相关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认知要素中,假设是语篇内参与者的共同认识基础及作者和读者之间实现互动的基础。从语用角度来看,广告效果的产生体现在对合作原则中多项准则的违反。文章认知和语用角度对广告文本的推理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阅读过程是读者对作者写作意图和传递的信息以语篇为媒介的认知和解读的动态过程.文章以语境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出发点,分析语境和图式知识在读者对文本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应在语篇分析的宏观层面培养学生利用语境和图式知识积极构建语境统一体和宏观语篇分析能力,以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语篇的真正理解基于心智机制中形成的认知世界,将Lakoff提出的体验哲学和ICM理论以及langacker的动态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语篇在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中具有连贯性.认知世界是指人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认知对事物进行整合、加工,在共享和交际中表现出的知识,只有将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去分析语篇,激活信息,使其相互建立起关系,才能使各个层面形成一个整合、统一、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王燕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44-145,176
隐喻认知理论对基本范畴词汇的构词及多义现象作了分析和解释,将此理论引入汉语词汇教学,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象似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法规则,减小记忆的难度。运用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能够激活学生的认知世界知识,有助于学生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从而提高生成、理解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