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通过分析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的家庭关系、主人公的自我价值和父亲的形象,揭示小说所包含的内蕴:亲情沦丧。自我价值丧失,父权的强大。它是卡夫卡虚幻的现代神话,表达了他对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真实处境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2.
一、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内涵 亲情,从古至今都是各种艺术载体下灵感的源泉.也是世代相传的至善至美的情感。亲情是家庭成员间感情的总称,既指父母与子女之情,也指兄弟与姊妹之情,还包含长辈与晚辈之情。在心理学上,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对双亲、亲属和家庭最原始、最无私的自然感情,是个体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情感和伦理道德的源泉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现象:主人公都设定在父母亲缺失或者淡漠的亲情观里。这与夏目漱石自身缺少关爱的童年,以及对家庭的理解、对亲情的具体体验密不可分。通过解读这种亲情观,可以更好地把握夏目漱石文学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亲情是人间最珍贵的感情,亲情存在才使家庭成为疲惫身心的温馨港湾。在我国社会变革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强烈冲击,亲情犯罪逐年攀升。文章拟透视亲情犯罪现象,深入剖析犯罪成因,探索预防和遏制亲情犯罪的对策,以期对重构家庭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 ,在同是四川作家的郭沫若、沙汀、李人等作家中 ,出身于封建大家庭而又成为“文坛巨子”的巴金 ,可说是最关注和表现家族式家庭亲情的一位作家了。巴金曾经说到 ,他对于自己的作品 ,最喜欢的是《家》、《春》、《秋》 ,还有《憩园》和《寒祖》。这些以家族和家庭为题材的小说写作的时间下限于 194 6年 ,可见巴金这位世纪老人至少有半个世纪沉浸在家庭亲情的题材中。而对于他的生活 ,这种亲情更是贯穿在始终的。在处理这些题材对待这种生活时 ,他时时充满着矛盾 ,经受着“挖心”的痛苦。如爱与恨的矛盾 ,对家庭罪恶的理性…  相似文献   

6.
读铁凝作品《逃跑》,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文章主人公老宋面临要腿和要钱的两难选择,面对生活和尊严的分水岭,要么放弃亲情,要么放弃尊严,他没有任何中间道路可以选择,这是老宋的悲哀,也是生活的悲哀。  相似文献   

7.
布兰科·乔皮奇(1915-1984),南斯拉夫著名作家、诗人,塞尔维亚科学艺术院院士。生于波斯尼亚一个农民家庭。乔皮奇十分熟悉人民的语言,是位语言大师。他也是当代南斯拉夫最杰出的幽默作家之一,他笔下的主人公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是乐天  相似文献   

8.
始终将主人公置于"分离"的戏剧场,是《窦娥冤》表现亲情悲剧主题的基本手段,因此,"分离"也构成了窦娥父女亲情悲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充满柔情、充满情意的习作,读罢令人欣慰,令人回味。人类之爱是永恒的主题,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是无以伦比、永不磨灭的。人世间的爱有多种多样,朋友之情、亲情之爱等等,人们最常见的是亲情之爱,这种爱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在中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也是写亲情的文章。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处的家庭条件不同,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这就如鲁迅所说的,人人戏法会变,各人巧妙不同。也就是说,由于各人的社会环境迥异,各人对亲情有着不同的感受,各人笔下的亲情也有着不同的状态就在所难免了。本文…  相似文献   

10.
杜甫不仅是一名爱国者,也是一个忠诚体贴的丈夫.一位深爱子女的好父亲。分析他的家庭亲情诗,我们可体会到他的儒者气概。  相似文献   

11.
黄泽 《考试周刊》2012,(34):14-15
《这个夏天你去不了》这篇小说以关注人的内心变化与成长为出发点,以敏锐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本文从家庭与亲情的缺失,友情及爱情的失语,环境的不理解与不接纳,主人公反抗现实的无力感,以及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小说的悲剧意识,观照主人公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深刻主题. 2.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3.寻找小说主人公.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小说主人公的确定及"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相似文献   

13.
父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给予的关爱和呵护是无人比拟的。然而由于认识水准和文化素质的限制,不少家长对亲情的理解和施行上存在着偏差。一些家庭以孩子为亲情核心,认为爱得越多越好,为孩子做得越多越好。这种亲情偏差主导家庭教育时,其效果无疑是消极的、有害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有过这样的论断:“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但最无私的爱未必最适合培养孩子,这样的爱给予孩子的影响,或成为暴君,或成为懦夫。”作为教师,如何介入亲情世界,矫治某些家庭中的亲情偏差,笔者曾尝试作些策略设计,现举三个例案以说明。例案一:1.北京市11岁…  相似文献   

14.
许菡 《陕西教育》2005,(6):62-62
浓浓的亲情,家庭的温暖.是一个永远的依托。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界如此,人也一样。例如:我的父母。爸爸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小蒜头似的鼻子占了他小半边脸.最有特征的是他那一头漂亮的卷发。我的妈妈浓眉大眼,有一头乌黑的长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亲情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关注小学生亲情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亲情意识和关心他人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对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感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小学生亲情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亲情意识;学校教育要重视小学生的亲情等良好情感教育;社会也要为小学生亲情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亲情本应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然而张爱玲笔下的亲情则是由金钱、功利、变态、自私所构成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家庭、社会环境给张爱玲成长过程中所留下的心灵创伤.摒弃人性中所固有的那些丑恶,唤回人间美好的亲情正是张爱玲对淡薄亲情描写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是什么?家庭是社会由古及今的生产、消费和生活单位,也是人一生最有影响的团队归属。它除了血缘、亲情外,更有日常琐事的牵绊和柴米油盐的需求。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所有领域,家庭也不例外,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的核心价值都遭受冲击,具体到当前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快速增加的财产、收入更使家庭关系经受考验。面对经济"显微镜"检视,我们的家庭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8.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南方剧作家,他的作品常以刻画男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纠葛而赢得声誉。文章以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段论为基点,对田纳西·威廉斯剧作《玻璃动物园》中男主人公汤姆挣扎于现实与自身欲望的内心纠葛进行解读。汤姆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来自于自我未能协调追求欲望的本我与现实家庭责任的超我之间的冲突,汤姆的矛盾因此是不可避免的,而汤姆的矛盾也正体现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内心困境。  相似文献   

19.
《安娜·卡列尼娜》虽然是一部社会小说,但是“家庭的主旨”仍然占有突出的地位。主人公列文和吉提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主人公安娜和卡列宁、渥伦斯奇的两段婚姻、两个家庭则是不幸的;奥布浪斯基外遇接连不断,妻子杜丽性格软弱,委曲求全,只好在这个虚伪的家庭里苦受熬煎。作品通过几种不同类型家庭表达他的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20.
人类最伟大最圣洁最纯真的是亲情,父与子、母与女、祖与孙、姑与侄、舅与甥、兄与弟,是组成家庭的一个个细胞,他们之间的情意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珍贵的亲情如玉璞般纯洁,如钻石般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