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学、艺术学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但不能搞教条主义,在打通中西、融会古今中注意马克思主义维度的思考;宗白华、马采、邓以蜇等人的学术成果值得重视,美学和艺术学研究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传统,同时又要有所创新;当前艺术学的研究既要有哲学的思考又要有实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实践美学作为一个派别是由不同美学家的不同探索共同组成的。它是由不同声部组成的合唱。因此,正确地对待实践美学就应该在看到它的共同原则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它的不同代表之间的不同探索与不同道路,这样才能显现其多重维度与多重意义,也才能为中国美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这里,本文选取李泽厚与刘纲纪两位先生为代表,比较他们在实践美学这个大系统内的不同探索,以显现实践美学的丰富内容与多重可能。文章最后还将就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纲纪是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哲学家。他在艺术理论、美学和哲学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艺术理论上,刘纲纪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传统中国画的理论纲领"六法",第一次从哲学高度研究艺术,提出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艺术的本质是美;在美学上,刘纲纪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的美学发展历史,继承和发展实践美学,提出新的美学思想——"实践本体论"。刘纲纪在哲学上的学术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实践本体论",以"实践本体论"阐述和发展马克思的本体论学说,并把哲学上的"实践本体论"作为他的新美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黻贬谪南安,为时五年。刘黻南安期间的情感心态总是矛盾的,既有政治失落之后的生命荒废感,又有放情山水地的人生喜悦之情。他善于通过思亲念友、吊古伤今、借物咏怀来抒写自己人格的高洁和心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作为实践美学中重要的一支,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对美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严整和清楚的阐释,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和古典哲学的精华,独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概念,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美学体系。尽管如此,也应该看到其中的种种局限和不足。刘纲纪的实践美学过分强调人类的物质实践和主体性的中心地位,必然导致美学研究的功利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世界美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自我审视的姿态,既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借鉴西方哲学以及其他美学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更要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不断推进中国当代实践美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纲纪先生的美学体系坚持实践观点,打通中西马,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中独树一帜,承前启后,推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的跨越式发展。石长平博士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是一部系统、深刻地研究刘纲纪美学思想的专著,该书对于刘纲纪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的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其美学理论研究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方向和态势结合起来。这部书对刘纲纪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的研究成果,也是研究实践美学的创新成果。它给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古代公文中情感存在的原因:人治替代法治的治国传统、文学与非文学的交叉渗透以及公文作者的学者化和文人化;同时根据情感内容、表达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对古代公文中的情感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具体的文章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钢琴演奏美学的情感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奏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艺术的核心特征。拟从钢琴演奏中情感的认知与乐曲内容的统一、情感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动作的统一、情感表现与民族风格的统一这三个方面,探讨钢琴演奏中关于情感的美学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刘纲纪作出了独特的探索.哲学上他反对各种形态的唯心主义和机械的唯物主义,坚持实践唯物主义;美学上自成一家,主张美是人类实践自由的感性显现;艺术理论上则认为艺术是对于生活情感的或审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刘纲纪作出了独特的探索。哲学上他反对各种形态的唯心主义和机械的唯物主义 ,坚持实践唯物主义 ;美学上自成一家 ,主张美是人类实践自由的感性显现 ;艺术理论上则认为艺术是对于生活情感的或审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美学语境下的音乐情感具有多重意蕴,它对于揭示音乐艺术的本质,以及从其基本特征上去建立音乐内容和形式较为普遍的联系具有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且具价值的音乐美学思想,它以"礼乐"为中心,重视"和"的感情色彩,以"中和""淡和"为审美标准,追求平淡恬静美。"和"的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之精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味"从《老子》开始提出,在魏晋南北朝时由钟嵘、刘勰、宗炳等完成构建,并在宋朝"尚韵"的文化氛围中获得了深化。"味"的核心内容在前期是对"观道"的要求,在后期是对"古淡"的推崇,并逐渐衍生出"滋味""至味""味外之旨"等概念。从"味"的内涵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流变,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美学的数次转折。  相似文献   

14.
谈及音乐美学,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何为美。美终究是由无到有的,对于美的产生是必定要联系到心理层面的,而音乐的产生自然也是人类创造的结果。本文着重以音乐美学中情绪情感的问题为出发点,浅析音乐创作与情绪情感这一心理问题的联系,以求得音与心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情感作为一个美学的范畴,在中国美学中不但古而有之,并且占据主导位置。苗族服饰文化体现了苗族人的情感诉求,孕育着深厚的情感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书中刻画出各种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本文就刘姥姥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意象"作为音乐美学的一个范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音乐的长河中,渗透着"意象"美感,音乐论著从《乐记》到《溪山琴况》都蕴含着"意象"美学,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中活音和带腔音等技法的运用,都是"意象"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独特的艺术表述。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环节,不仅仅是学生接受正式学校教育的开始,更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奠基环节。在一个人身心走向成熟和社会化,思想价值观雏形初现的重要时刻,教育所承担的对学生内在的情感教化和思想塑性的功能远远重于外在的程式知识传授。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情感和美学素养熏陶的主要科目,其情感教化和美学教育的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道”是具有本原和本体意义的哲学范畴,对中国古代美学有巨大影响。道不是一家一派之道,而是一种以儒、道二家为主,究天人之际的化精神,所以道并不是一个美学范畴。但是,对老庄之道的体道方式虚静,对孔孟之道的追求方式中和都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加之“心”“气”两个具有本体意义范畴的综合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美学范畴的独特性就凸现了出来。道对心、气又可以容纳和涵盖,所以,道虽不是美学范畴,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哲学门径。从道的起点出发,本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概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本认为,实践美学作为一个派别是由不同美学家的不同探索共同组成的,它是由不同声部组成的合唱,因此,正确地对待实践美学应该在看到它的共同原则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它的不同代表之间的不同探索与不同道路,这样才能显现其多重维度与多重意义,也才能为中国美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这里,本选取李泽厚与刘纲纪两位先生为代表,比较他们在实践美学这个大系统内的不同探索,以显现实践美学的丰富内容与多重可能,章最后还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