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6,26(8):63-65,79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流失,也包括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中国武术为例,从在文化碰撞的时代和域外武术项目对中国武术的冲击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角度,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消退与流失,提出应该建立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和自觉继承,并提出对当前武术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20世纪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要发展中国武术,应制定适合中国武术发展的策略,应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基准点;坚持竞技和传统一起抓,并超越传统;还应该从学生抓起。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中国武术的文化精髓、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中国武术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武术应自强的理念。研究认为:实现中国武术自强须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和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其中文化传统是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文化个性是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它所具有的一整套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应该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有其重要作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文章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国武术,并对其对世界体育美学有什么样影响的问题做一些概括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国武术的当代教育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维系着民族精神的动力和源泉.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强势文化随着经济的崛起而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冲击,也威胁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因此,建立起民族文化的安全防御机制十分有必要,作为民族文化之重要载体的中国武术应该在捍卫民族文化安全的严峻形势下起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这不仅是当前历史形势的需要,也是延续中国武术生命力的一种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珍 《体育世界》2010,(3):88-90
文化全球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在文化学视闽葶,运用文献查阅、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核及其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中国武术是謦种典型的和谐文化,武术文化中的阴阳学说、整体思维观、“意蕴”等突显了中国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所在;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要以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核为宗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润泽。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及理论,试图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武术,以此来强化人们对中国武术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该文立足于全民健身时代背景,力求夯实文化自信根基,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视角锁定于中国武术兵道(短兵)历史形成与现代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兵道(短兵)历史形成与现代发展进行研究。目的是研究挖掘中国武术兵道(短兵)历史形成与现代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切实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契合国家民族的发展,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并联系中国武术兵道(短兵)弘扬的实际情况,使中国武术兵道(短兵)的文化与价值发挥最大化作用,并使中国武术兵道(短兵)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为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参照系统下,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一种离异,呈现出向西方近代文化靠近的趋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我们民族文化呈现出不断的流失.以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在文化学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文化先锋"这一文化学概念进行论述;其次围绕中国武术所具备文化先锋特质展开研究,分析中国武术文化的独创性、区域特性以及动态性的文化特征;最后指出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质,因此,中国武术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有着文化先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历史沿革中中国武术所承担的的民族使命,并对当代中国武术所承担的民族使命进行反思。研究认为:第一,中国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担负了不同的民族使命:古代武术与军事的紧密联系使其承担了"保家卫国"的民族使命;近代武术的"国术"定位使其承担了"振奋国威"的民族使命;现代武术的"体育"和"文化"的双重定位使其承担了"文化复兴"的民族使命。第二,现今人们在一种民族意识的驱使下,过于强调武术的文化特殊性,赋予武术过多的民族使命,这源于国人对于武术的"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不自信"的双重心态;当前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淡化"使命意识",建立真正的"武术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