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第一部分为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对中介目标的影响,通过定性分析得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得出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物价影响不足。通过前两部分的分析,得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货币最终目标的有效性分析;第三部分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并分析原因以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1 名词解释货币  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商业信用  利息率  基准利率  金融市场  直接融资  金融资产  现货交易  有价证券  证券交易所  证券收益率  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  “四行二局一库”  原始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  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货币供给  货币需要量  货币乘数  货币均衡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流动性过剩,抑制经济过热,央行自07年以来至今共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6次,猛烈慎用的政策工具成为常态调整工具,且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这与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相悖。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大背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款准备金政策自身等方面,试图解释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并简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央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鹏华信用增利债券基金经理刘建岩指出,目前的准备金率水平已是1984年我国开始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5.
1 名词解释 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银行信用 国际信用 利息率 实际利率 间接融资 现货交易 贴现 证券交易所 证券收益率 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存款货币 法定存款准备金 资产业务 外汇 直接标价法 买入汇率 远期汇率 票汇汇率 开盘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表 金融国际化 货币需要量 货币乘数 货币失衡 需求拉上 货币政策 充分就业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再贴现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金融压制 金融深化论  相似文献   

6.
1 名词解释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银行信用  国际信用  利息率  实际利率  间接融资  现货交易  贴现  证券交易所  证券收益率  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存款货币  法定存款准备金  资产业务  汇率  固定汇率  收盘汇率  国际储备  货币需求  外生变量  货币均衡  通货紧缩  北欧模型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再贴现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金融压制  金融深化论2 判断题1 )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 ,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2 )格雷欣法则…  相似文献   

7.
1 名词解释 货币 信用货币 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国际信用 泡沫经济 利息 利息率 基准利率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金融市场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金融工具 金融资产 现货交易 期货交易 商业票据 贴现 承兑 有价证券 证券交易所 证券行市 股票价格指数 证券收益率 金融机构 货币经营业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专业银行 保险公司 信用合作社“四行二局一库” 存款货币 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率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流通中货币 外汇 汇率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买入汇率 卖出汇率 即期汇率 远期汇率 电汇汇率 信汇汇率 票汇汇率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开盘汇率 收盘汇率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储备 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国际化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需要量 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 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新论 货币均衡 货币失衡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需求拉上 成本推动北欧模型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政策 直接信用控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中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关系是 10:2,而2003年中国的银行信贷增速为23%,这样高的信用扩张速度大大增加了各个银行的盈利空间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通过改革存款准备金结构.建立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对准备金的付息制度,赋予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力来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增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各界取消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回顾西方国家准备金付息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对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 名词解释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商业信用利息率       基准利率金融市场      直接融资金融资产      现货交易有价证券      证券交易所证券收益率     金融机构“四行二局一库”   存款货币原始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汇率        直接标价法浮动汇率      国际收支货币供给      货币需要量内生变量      货币乘数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相似文献   

11.
招商安达保本拟任基金经理张国强指出,在央行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排序依次为,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性调控。张国强认为,采取汇率作为货币调控政策,有利于债券市场的进一步企稳向好,汇率政策的采用,使得存款准备金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信贷计划管理、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我国中央银行在稳定币值方面的主要手段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1 名词解释信用货币  无限法偿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商业信用  国家信用  国际信用  利息  名义利率  金融市场  间接融资  金融资产  期货交易  贴现  有价证券  证券行市  证券收益率  货币经营业  中央银行  “四行二局一库”  派生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  负债业务  中间业务  汇率  间接标价法  浮动汇率  收盘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金融市场  货币需求  外生变量  货币乘数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存款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以及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为标志,我国货币政策实现由直接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向间接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转变。我国金融管理这一重大变迁,将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文君 《当代电大》2004,(3):5-8,91
1 名词解释一元中央银行制  二元中央银行制  复合中央银行制  跨国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非自愿性失业  骆驼评级体系  《皮尔条例》  菲利普斯曲线  消费者信用控制  货币购买力指数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流动性比率  备付金  发行库  存款准备金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央银行贷款  认识时滞  保证准备制  业务库  清算业务  货币政策  充分就业  国库  备付金  准货币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保险制度  货币扩张系数  超额准备金  再贴现  资本充…  相似文献   

16.
1 名词解释一元中央银行制   二元中央银行制货币政策非自愿性失业菲利普斯曲线消费者信用控制货币供应量流动性比率存款准备金制度金融稽核认识时滞保证准备制充分就业准货币再贴现政策货币扩张系数超额准备金储备货币存款准备金2 判断题1 )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引起的货币发行。2 )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的人民币票券。3)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4)以集中发行钞票作为衡量中央银行的标志 ,最早的中央银行应是瑞典银行。5)外资银行是东道国对…  相似文献   

17.
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近5年调整频繁,特别是2011年1至6月每月调整一次。文章从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近5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谈潜伏性通货膨胀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经济中存在潜在的通货膨胀现象和通过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危害性的分析,并提出动用存款准备金、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利率、运用再贴现、再贷款、窗口指导等金融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经济中存在潜在的通货膨胀现象和通过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危害性的分析,并提出动用存款准备金、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利率、运用再贴现、再贷款、窗口指导等金融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小议准备金     
今年以来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了,而与此伴随的是,从第一次上调开始,各路专家、学者、博士、经济学家、首席经济学家等等,纷纷表示情绪稳定,因为存款准备率有着20%或其他数字的顶部,因此上调空间不大,政策预测大有可为。而这次上调后,我敏感的发现这个论调突然消失了,难道专家们也发现,预测政策顶与预测股市顶一样非人力可为?还是原本的理论失效了,他们正忙于寻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