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语源远流长,由古汉语凝炼而成,几乎囊括古汉语的各种语言现象。古音通假通假,是古人书写某字时,因“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或是虽有本字,而临时用另  相似文献   

2.
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四川张红华现代汉语词汇中有很多四宇成语,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会发现不少成语保留着古汉语现象.下面列举几种。1.活用现象。词类活用在占代汉语中大量存在,归纳起来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活用,这在成语中也屡见不鲜。例如:名词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成语有许多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因此,不少成语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古汉语现象。了解这些现象对我们理解、掌握、运用成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要准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必须释清它的音、形、义.有相当一部分成语,其中的词素大的辨析必须结合古汉语知识才能准确理解。下面就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作一门类分析一一、词类活用。在古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或修辞需要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具有另一类向的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同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叫做词类活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也是如此。1.名词活用作动词一如:门o点词为活用同.话号中的同语为活用后的意义,)(下同)孪(周锦还乡(穿)饭粗布草(吃)道路以目(看)无所事事(做)一鼓作气(击鼓…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对成语中的古汉语语法的分析,看汉语发展的继承性,探究其发展的规律.分别从词类活用、古汉语语序,特殊助词、成分省略、判断句和被动句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深对成语和古汉语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成语大部分与古代典籍有关,从整体来说,成语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表达的,是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现象。也可以说,成语是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不仅保留着不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读音,保留着大量的古词义,而且还保留着许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本文拟从词类活用、倒装、省略、判断句、被动句等方面对成语中遗留的主要古代汉语语法现象作一梳理,以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因此“我们还要学习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此可见,从古人语言中吸收有用的词语,是使现代语言更加丰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古汉语的特征。成语是古汉语中的典故、寓言、故事、警句等经长期相沿习用而凝固成的固定短语,带有更多的古汉语特征。所以,分析成语中的古汉语因素,既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汉语的特点,又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成语中的古汉语特征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 ,大部分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或各种传说 ,所以相当多的成语中仍然留有古代汉语所特有的各种语言现象。因此 ,只要认真研究成语 ,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古汉语知识。研究成语 ,也不失为学习古汉语的一条崭新路径。一、貌似双音节词、实际却是双音词组 (短语 )十年树木 现代汉语中的“树木”是一个词 ,意思是树的总称 ,而这里的“树木”却是由“树”和“木”这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动宾短语 ,意思是栽培树木。求全责备 现代汉语中的“责备”一词 ,意思是指责、批评 ,而这里的“责备”却是由“责”和“…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部分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或各种传说,所以相当多的成语中仍然留有古代汉语所特有的各种语言现象。因此,只要认真研究成语,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古汉语知识。研究成语,也不失为学习古汉语的一条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成语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它必然带有古汉语的某些特点。因此在讲授成语时,应注意讲清楚古汉语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准确地了解成语本身的含义,进而深刻地理解成语所显示的高度的概括意义,这对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成语和提高读写能力是有好处的。本文着重谈谈成语中保留的古汉语词义的几个  相似文献   

12.
有很多古汉语的虚词,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的“毕”是副词,有“全”的意思,与“原形毕露”的“毕”一样。“相如既归”(《廉颇商相如列传》)与成语“既往不咎”中的“既”都是“已经”。 古代汉语,一词多义相当普遍,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保留在成语中,例如古文的“亡”有“灭亡”、“逃亡”、“死亡”和“丢失”等义,都分别保留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亡命之徒”、”家破人亡”和“亡羊补牢”等成语中。再如“负”,“负隅顽抗”、“忘恩负义”、“负荆请罪”、“身负重担”等成语,分别是“凭借”、‘’违背…  相似文献   

13.
成语大部分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或源自轶闻遗事、谚语、歇后语。有许多成语,其中闻的意义和语法结构,保留了古汉语的固有特色,按照文言语法的特点来解释这类成语,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义。由于不少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古汉语特色,所以,反过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成  相似文献   

14.
指导高三毕业班复习古汉语知识,如能借助同学们熟悉的成语,既能丰富词汇,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又能掌握古汉语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5.
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语大多从古代文献中流传下来。在语音、词义和语法等方面都保留了古汉语的大量特点。因此,结合成语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常见的成语中掌握文言文知识,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充词汇量,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里,古代汉语知识教学较难,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成语是浓缩的古汉语"辅助教学,一举多得。文中例举大量成语例进行说明,有教学例,还有拓展例,还设计了趣味点,旨在说明成语在辅助古汉语教学、继承中国古代文化方面,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说服力强,教学不仅有力度,而且有张力,操作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7.
蒋文学 《语文知识》2014,(10):17-22
古汉语知识历来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中学生因为阅读面窄,文化储备不厚,普遍感到文言词句艰涩难懂,对许多词语的意义、语法特点难以把握,故而对古汉语知识的学习缺乏信心,兴味不浓。然而,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是经历代习用、磨洗定型的固定词组,其结构形式大多为四音节,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表现力强。它脱胎于古汉语,大部分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佛经典籍、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等。因此,相当多的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在语音、词义和语法等方面仍然保留着古汉语所特有的各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列举了古汉语中宾语前置兼使动用法、宾语前置兼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省略宾语、名词用作动词兼作状语等九种语法兼用现象.同时探讨将句中的兼用关系拆开,用分层理解的办法来分析理解古汉语中的这些语法兼用现象.  相似文献   

19.
“读破”又称“破读”,就是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方法,是一种音变构词的手段。一般说来,后一种意义和读音是由前一种意义和读音演变而来的,传统上把前一种读音叫“本音”,而把后一种变读音叫“读破”。这种现象在古书中是很普遍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也常出现。因此,了解一些读破知识对我们辨析词义,加深对古书的理解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成语保留了古汉语词汇的许多特点,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借助成语讲析古籍中的历史词语、文言词语以及词语古义、古音和古字形,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