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王俊清同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观其文章,想见人德》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司马迁所遭的“李陵之祸”.王俊清同志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祸受刑,这是历史上一件冤狱.”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这是因为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是有其原因和理由的”.司马迁“与李陵俱官‘侍中’”,“对李陵之为人还是深有了解的”,李陵“‘事亲孝,与士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青少年时代的司马迁与关中、特别是与其故乡夏阳的密切关系作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作者依据文献资料,排比归纳,参伍钩稽,得出结论:认为司马迁的家世、成长、风貌人格、和著述事业,都深深地植根于关中的土地。30岁以前他在夏阳的耕牧、读书、游历活动是其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而耕牧这件事往往被论家忽略,文中对此详加了考核和阐发,因为这正是《史记》一书的思想倾向所表现的强烈的人民性的根源所在。在论述中对前人的说法择善而从,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力求避免蹈空。  相似文献   

3.
正课文: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以他的如椽的大笔写成的《史记》里,有一篇著名的《陈涉世家》。司马迁写《陈涉世家》这件事,在历史上遭到过不少责难。汉朝的班彪就曾经批评司马迁写《陈涉世家》是“细意委曲,条例不经”(《后汉书·班彪传》)。唐代的刘知几也曾悻悻然地质问:“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至如陈涉起自群盗,称王六月而死,子孙不嗣,社稷靡闻,无世可传,无家可宅,而以世家为称,岂当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史记名言录》序张登第编选《司马迁史记名言录》,这在司马迁研究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事,“韩城市司马迁学会”的同志们,在研究中开拓出这一新领域,这对领会《史记》要义,弘扬司马迁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实在可庆可贺。书称“名言录”。名言者,善言也。那么,...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儒道互补说刘兴林关键词司马迁;儒;道司马迁的思想与先秦诸子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而莫衷一是的问题。有人说他是道家,有人说他是儒家,有人说他政治思想倾向儒家而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也有人说他融百家为一家,还有人说不能用先秦诸子的思想去范围司马迁的思...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全国。他西南到过四川、云南、贵州。南方到过湖南、湖北;东方到过山东,东南到过江西、浙江、江苏,北方到过河北,西北到过甘肃。这使他广泛接触了各阶层的人民群众和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史记》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们不但知道这部史书,还知道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后忍辱把它写完的,更知道其受刑是因为替李陵辩解,说他暗射贰师将军李广利见死不救,因而惹怒了汉武帝刘彻。但是,司马迁是汉武帝的近臣,也是深得汉武帝的赏识的。刘彻的巡游、封禅、制定历法等活动,他都是参与者。其父司马谈写史书,是奉旨而为,事未竟而嘱托子继其业,若皇帝不同意,是不会授司马迁太史令这样的官职的。且接父手续写《史记》,用司马迁自己的话说,也是“以求亲媚于主上”。李陵降番,刘彻固然震怒,但绝对不至于因为他替李陵说了几句辩解的话就施…  相似文献   

9.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文运事,用文学之笔塑造历史人物成为典型形象,从而创造了中国传记文学,因此,司马迁又是一位文学家。司马迁是创立中国文学理论的先驱者,语言巨匠,散文大家,他所写的史传人物是实录而不是虚构,但他做到了史笔与文笔的交融,对史传人物生活细节的遥情想象,高于生活,仿佛虚构,而合于实录之度,因此《史记》人物不是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充实的材料阐述了司马迁《史记》对世态炎凉现象的特别关注,并初步探讨了司马迁关注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以及他为改变这种世风所做的努力,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已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一前90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史官的家庭里,自幼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尤专于历史文献典籍。父亲司马谈就是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从小就具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影响很大。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郎中守卫宫殿门户,管理车骑,随从皇帝出行。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广泛的漫游,考察史迹,采访传闻,收集史料,了解风俗民情,游踪几…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平准书》末载卜式语,《王翦传》末载客语,《荆轲传》末载鲁句践语,《晁错传》末载邓公与景帝语,《武安侯田鼢传》末载武帝语,皆史家于序事中寓论断法也。”“寓论断于序事”,这确切是太史公书的特点。司马迁不用专门说一些议论的话,就可以在史实的叙述中把自己的论点表达出来,这是他表达历史论点的特殊形式。顾炎武指出这个问题来,对于我们研究司马迁的史学,大有启发。  相似文献   

13.
钟雯霞 《考试周刊》2011,(92):29-30
司马迁对治水相当重视。司马迁重视水利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在《史记》中重笔记载了前代尤其是汉初治水的事迹。司马迁重视治水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少年时勤奋好学,20岁后到各地游历,后当上太史令。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宫刑。出狱后,他发愤写成我国  相似文献   

15.
提起司马迁,人们首先会想到与他有关的两件事,一是他撰写了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一是他受过宫刑。可以这么说,由于司马迁的名气,在受过宫刑的历史人物中,司马迁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他也就与宫刑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生前把宫刑当作奇耻大辱。司马迁与宫刑的关系,也是历代史家和学者研究司马迁时避不开的一个话题。究竟宫刑给司马迁和《史记》带来怎样的影响,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概括性强,重于说理,疏于记事。在教学中,力求:1.走进教材,缘事悟理。明白一个人完成一件伟大的事件,就足以证明他的伟大。2.超越教材,读人悟情。通过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体验、理解他的伟大。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的美德,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给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它是一种伟大的向心力。对我们祖国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司马迁的爱国思想又以它特有的光辉彪炳于世。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的爱国思想在历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因此,对司马迁的爱国思想作出正确的评价,对于我们继承民族的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下面对司马迁爱国思想中几个突出的方面,作一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少年时勤奋好学,20岁后到各地游历,后当上太史令。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宫刑。出狱后,他发奋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具有卓然独立的生存精神-独立的人格与精神的自由。作为人的司马迁,他无论是面对世俗的眼光、权威的桎梏,还是身处苦难的深渊,都能始终恪守自身独立自由的生存精神。作为艺术家的司马迁,这一生存精神对《史记》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使其写作呈现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另一方面,使其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形成了以生存精神为准则的独特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少年时勤奋好学,20岁后到各地游历,后当上太史令。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宫刑。出狱后,他发奋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后来,这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