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高中物理和中师物理课本中,都选用医用注射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来验证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注射器活塞与筒之间的摩擦力是造成误差较大的原因之一。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润滑油做过试验,都不理想。后来把活塞用6B型软铅加以涂抹,这样不但摩擦明显减小,而且增加了注射器的密闭性,实验效果很好。我们试验的结果,多数注射器的最大静摩擦力能从100—150克减少到20克左右。做法是,首先把注射器用清水刷洗净晒干,再用6B型软铅笔把活塞均匀地涂抹一遍,最后把活塞插入筒中进行适当研磨即可。  相似文献   

2.
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必须通过实验演示 ,才能使学生接受。气体液化实验的难点是 :先使液体汽化 ,许多教师在做汽化实验过程中 ,注射器的活塞即使向外拉到顶端还是有液态乙醚存在 ,实验易失败。我认为 ,做好此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射器密封性要好当注射器用针头吸入液态乙醚后 ,取下针头排尽空气 ,用橡皮帽堵紧注射器的小孔 ,向外拉活塞时 ,感觉用力很大 ,说明注射器密封性好 ,因为只有液态乙醚上面的气压非常小 ,才可能达到液体完全汽化的效果。2 注射器要大 ,液态乙醚要少  …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关于“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的演示实验是: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变化,对堵在注射器小孔上的手产生“推斥”、“吸引”的感觉,来说明压强跟体  相似文献   

4.
1实验目的验证气体压强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之间的关系。2实验用品注射器1支,输液用针头(带一段输液管)1个,输液瓶1只,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固体。3实验步骤a.取医用带塞输液瓶一只,把针头插入橡皮塞里,将针头胶管的另一端与注射器口部相连,塞紧橡皮塞使装置气密性完好。-14-b.向瓶内加入稀盐酸约占瓶体积的4/5,再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产生大量气泡,迅速塞好瓶塞。一段时间后,反应完毕,注射器的活塞被气体向外推出一段。c.做演示实验时,将活塞慢慢往里推,随着瓶内气体压强的增大,气泡大量减少,甚至观察不到气泡,再将活塞向外…  相似文献   

5.
学生做《验证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实验时,误差一般在10%以上,甚至更大些,效果很不理想。经分析,误差主要来自几个方面:(1)在完成用测力计竖直上提注射器活塞,并读取拉力数值和相应的空气柱体积数值的操作步骤时,学生手眼不能兼顾,造成读数误差。另外,提拉测力计的手,不能始终维持在一定位置上,势必造成测力计示数波动,导致气压波动,致使拉力数值和气柱体积数值不是注射器内气体在同一状态  相似文献   

6.
现行上教版八年级物理关于气体热膨胀的演示仪器如图1所示,这个实验是用手捂住烧瓶,观察水流的移动。笔者在实验时感觉在气温较低时所需时间较长,效果也不太明显。为此,笔者自制了两个实验装置。一、巧用注射器(图2)1.材料准备:250mL普通烧瓶1个,10mL注射器1支,活塞1个,橡皮塞1个,凡士林,细线。2.制作方法:将橡皮塞塞紧烧瓶,在橡皮塞中心打好直径为2.5mm的圆孔,孔中图1图2图3细线注射器气球涂抹凡士林,以防漏气,将注射器插入圆孔。为防止活塞受热冲出,在活塞和注射器的玻璃外管连接一根细线。在活塞上涂上鲜艳的颜色,使观察更加明显。3.操…  相似文献   

7.
郭连元 《中学生电脑》2007,(1):I0020-I0021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你身边很多小东西都能成为物理实验的器材,你发现了吗?例1利用注射器,你能做哪些实验?解析注射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若能开动脑筋,利用它“活塞能拉动”、“封闭一部分气体”等特点能做不少实验。①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用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手感到很费力,若停止用力,活塞就会退缩一段距离,这就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②拿一注射器,把活塞推到底部,用手指将前端小孔堵住,把活塞拉到管的中部,这时把堵住小孔的手指浸入水中,就会看到水进入注射器内部,这就验证了抽水机的原理——它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此外,利用注射…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选修教材在《化学平衡》一章中设计了压强对平衡N2 O4 2NO2 影响情况的演示实验。1 实验步骤1 1 用大注射器吸入 2 0ml NO2 和N2 O4 的混合气体 ,使活塞达到Ⅱ处 ,并用橡皮塞加以封闭 (如图 1所示 )。图 11 2 将注射器活塞迅速压到Ⅰ处 ,再由Ⅰ处又拉到Ⅱ处 ,反复操作 ,观察现象。2 实验现象当活塞往外拉到Ⅱ处时 ,气体颜色先变浅又逐渐变深。当活塞从Ⅱ处压到Ⅰ处时 ,颜色先变深又逐渐变浅。3 教材对现象作出的解释3 1 当活塞往外拉到Ⅱ处时 ,管内体积增大 ,气体压强减小 ,浓度减小 ,此时气体颜色变浅 ;又由于压强…  相似文献   

9.
巧用投影仪     
投影仪除能增大投影片的可见度外,也能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巧用.巧用之一:人教版物理第一册第45页有个“压缩体积使气体液体”的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让注射器吸进少许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小孔堵住后,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观察到器壁上有液滴出现.  相似文献   

10.
在使用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做验证玻马定律的实验中,理论上对一定质量的密闭气体来讲,所得到的P-1/V图线应该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误差的不可避免和学生产生的各种错误做法,导致所得的P-1/V图线并非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有关对P-1/V图线的误差分析屡见不鲜,大部分学生对此感到非常困难,因此有必要对P-1/V图线作一透彻分析。那么在漏气、气体温度变化或未记入活塞和框架的重量产生的压强等因素的影响下,所得的P-1/V图线将各呈什么形状呢?实验中,若在注射器中封入的气…  相似文献   

11.
物理实验中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差 ,我们探寻引起误差的原因 ,尽力减小误差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中 ,以封闭于注射器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 ,在保证该部分气体温度与物质的量不变时 ,对气体缓慢变化中的任一稳定状态 ,其状态参量必满足 p V=n RT =常数 .下面我们来分析误差原因及校正方法 .一、由装置气密性引起的误差及其校正设注射器内最初气体压强为 p1 ,气体体积为 V1 ,气体物质的量为 n1 ,则p1 V1 =n1 RT.1.当压缩气体而出现漏气时 ,注射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必减小 .那么末态参量 n2 、p2 、V2 必有 p2 V2 =n…  相似文献   

12.
中学实验教学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必须通过实验演示,才能使学生接受.气体液化实验的难点是:先使液体汽化,许多教师在做汽化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即使向外拉到顶端还是有液态乙醚存在,实验易失败.我认为,做好此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医用注射器能经受一般化学试剂的腐蚀,其针筒可视作一个相对封闭的反应容器,可通过容器口抽入气体或液体反应物,并可用于收集、贮存和运送气体或液体。密封后,推动活塞能给气体体系加压,也可在针管处点燃气体,适用于常温下发生的化学实验。巧妙运用注射器的这些特点能简化实验操作,更为持久且反复地观察实验现象,有效消除气体污染,减少实验教学时间,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下面笔者针对2012年沪教版化学新教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验证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气体状态方程这两个学生实验,都是用注射器封入一定质量的空气来做。这两个实验的误差都很大,甚至,可使实验失败。我们发现注射器的漏气和摩擦阻力太大(因按课本所述,摩擦力略去不计),是形成误差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教学难度较大。我认为教好这课的关键就是如何设计直观教具,通过实验解决“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的难点。本课教材提供的方法是做拔注射器活塞的实验:堵住管口,把注射器分别向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向拔活塞。实验揭示了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初二物理第十一章第四节———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引入了这样的演示实验 :采用改变封闭在注射器里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手指的感觉判断压强的大小。由于做这个实验 ,压强的变化不是很大 ,人的感觉也不是十分灵敏 ,很难比较出压强的大小。为此作了如下的改进 :1 改进部分将“手指的感觉如何 ?”改为“松开右手 ,观察活塞如何运动 ?”2 实验观察以压缩气体的情况为例 ,教师实验 ,学生观察。3 现象活塞向外运动。4 分析向筒内压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缩小 ,松手前 ,活塞不动时的受力情况 :F内 + f =F外 +F压 松手后 ,活塞向外…  相似文献   

17.
一、拔注射器活塞的实验。 将注射器的针口堵严,活塞就难被拔出来了。从而推断是大气压力压住了活塞。在这个实验里,活塞所受大气压力的方向与拔力的方向相反,而且“拔不出”是手的感觉。在仪器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人人感知。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二物理新教材把“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由选学内容改为必学。由于此规律特别抽象,必须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总结概括出来。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本所采用的方法是: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变化,使空气对堵在注射器小孔的手产生“推斥”、“吸引”的感觉,来说明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操作中发现此实验装置可见度小,直观性不强。若作为演示实验,不能使每一位同学对压强随体积变化有感性认识。为此,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1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的第四节“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中,一开始就是实验(课本P136,图11—15)。该实验是通过推、拉注射器的活塞,使同学们通过手指的感觉来证实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这种既不直观、又难以感觉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原教材中,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演示实验是在注射器内充入NO2和N2O4混合气,然后推拉注射器活塞,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来说明。教学中经反复实验,混合气颜色变化不明显,压强也难以达到适宜程度和易于控制,而且NO2有毒性,污染环境。而现行教科书(试验修订本)中取消了此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