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北地区要从本地特点出发,借鉴苏南经验,利用自身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产品群,加速工业化进程,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重点突破,实现苏南、苏北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运行过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紧密相联,其中企业联系日益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南苏北现有市场拓展型、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型等3种企业联系模式。进一步建立和发展以上模式的企业联系对缩小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市管县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推行以来,有关其利弊得失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客观全面认识市管县体制应放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文章选择苏南、苏北差异较大的两类地区,又结合不同的时段,对市管县体制在基础条件、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市管县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一定的地区、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市管县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4.
2020年初,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成为英语教学的主流的方法。然而,江苏南北部的教学实施情况仍存在一定差异。结合已有研究的基础和成果,该文对相关范围内的教学模式开展调查,深入地探究线上和线下结合教学在江苏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域辽阔,在地形上,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在气候上,有四季分明的温热带和终年常绿的亚热带;在生产条件上,有工、农、林、敉、渔等不同的情况。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下、各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也有不同的特色。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价值观也各有差异。这一切,使我国各地的民歌音乐具有了独特的地方性风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分析了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并对苏南、苏北农村的两个典型个案进行了比较和实证研究。结合学术界的争论,文章指出: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的需求,以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尊重农村各地的村情和地情,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勇于创新,选择适当的土地制度,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促进农业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由于江苏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教育的投入存在很大差异,决定了江苏省基础教育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县币为单元分类指导、分层推进,鼓励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较好的县市率先推进并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其他县市分时段、分步骤创建并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当前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校园——诗意寄居的地方"。校园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校园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生活内容,所以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的高低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高质量的校园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经济条件下中小学生生活交往和心理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江苏省苏北与苏南城乡在校中小学生的自我定位、与家人关系、烦恼担忧、同伴交往以及师生关系有一定的差异,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苏南土改对富农问题的政策根据是中共中央有关保存富农经济的方针,同时又针对了苏南的具体情况。苏南富农在土地改革前每人平均占有和使用的土地为当地平均数的两倍以上,他们以自己耕种、雇工耕种、出租等方式经营土地。苏南富农对待土地改革的心态是极为复杂的,拥护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苏南各地征收了半地主式富农的出租土地,保留了一般富农的出租土地,对富农的佃入土地抽动较大,对富农的其他财产全部保留。苏南在处理富农问题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对富农乱斗乱打和提升富农阶级成分等过左行为,但很快得到纠正。苏南富农在土地改革后每人平均占有的土地仍为当地平均数的两倍以上,苏南是中国大陆保存富农经济最成功的地区。富农经济的完整保存为此后苏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工商业问题是苏南土改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着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对苏南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苏南土改所制定并执行的保护工商业的政策,既符合当地的实际,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林学风与苏南望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从明清苏南望族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又影响了苏南望族教育和文化,进而辐射到更多苏南家族和整个苏南社会。东林学风的核心是务实经世,在东林后人表达手段“灰色”化、逐渐放弃在野抗争的情况下,务实经世的特色却保持着,成为苏南社会近代变迁的一大特征。这一切可以从东林代表人物与苏南望族之间的关系上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4.
苏北高校服务苏北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苏北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可以得知,苏北地区陷入了教育与经济均不发达的不良循环之中。苏北地区要突破教育与经济均不发达的不良循环,必须适度超前发展高等教育;苏北高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切实履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韩天  郑小燕 《文教资料》2006,(31):183-185
苏北是江苏省内的欠发达地区,江苏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苏北。而苏北地区历年来是江苏省重要的粮棉基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三农”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影响着苏北地区的发展,所以新时期发展苏北经济,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土改前的苏南是当时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它的工商业水平、农业的商品化与现代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较之其他地区都相对高一些。苏南经济社会具有浓厚的由传统小农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特征,人民生活相对富裕,社会相对稳定。1949年7月-1952年7月,苏南地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全部进程分为准备、动员、开展、结束四个阶段。在开展阶段,土改运动由前期的政策控制型转变成后期的暴力进行型。苏南土改对富农经济、工商业、农村商品经济成分和技术成果、公益性和社会保障性社会成果等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近代苏南现代化成果与新中国现代化运作的对接,对我们从政府有效行为、产业传统和公众经验传统这三个视角来研究现代化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7.
苏南地区公地数量多,性质复杂,包括有宗族的土地、宗教团体的土地、学田和公益机构的土地,这些公地多用于救济和公益事业。如何处理公地问题,是苏南土改的重要内容。地区党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公地政策,分两步处理公地,初始分配出现过一些问题,后经过纠正得以顺利完成。这一过程体现了地区领导对公地政策执行的慎重性和为苏南土改顺利进行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苏北产业结构协调从质,量相统一的要求看,既应是产业间量的比例上的充分合理,又应是产业间质的联系上的有机耦合;从时间序列上看,既应是静态比例的合理,又应是动态关联的发展;从速度,结构,效益的相互关系看,既要处理好比例与速度的关系,又要实现效益的最优化;从产业的社会发展观来看,既应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合理化,也应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言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从落后走向现代化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总体上看,苏北地区工业化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带动苏北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优化提升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优化,二是三次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0.
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人生中的许多"第一"--第一次试教、第一篇教学论文发表、第一节优课评比、第一个课题研究、第一篇著作序言、第一次课堂改革,都离开不蔡明老师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