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萧山市光明中心小学陈有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但是,我们现在有些思想品德课学生参与率很低,不少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旁听生’、“陪审者”,让课堂教...  相似文献   

2.
教学研究只有与课堂教学结合才有生命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能确保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学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开展以“研”促“教”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主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以“研”促“教”的主要途径及初中思想品德课以“研”促“教”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构建和完善以“研”促“教”的制度,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曾文华思想品德课自有正式教材以来,课堂教学始终是按照“点明观点──说明观点──强化观点──落实观点”这一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这种模式虽然符合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但是它只能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对边...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自觉地进入丰富多彩的学习天地,体验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成功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把握教材新特点,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进行实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已进入初中课堂。尽管近年来对教法进行不断改进,但课堂教学始终摆脱不了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学生难免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愿学。要端正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实施“愉快教学”,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要我学”为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即“我要学”,使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材内容抽象,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感到厌烦;二是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因…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之前,我国学校课堂教学由赫尔巴特和凯洛夫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模式占据统治地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改之前称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大都为灌输性的“操作教学”——一种“死的教学”,即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做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知识为中心,忽视过程的探究与方法的指导;以“标准答案”统一学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汤先莹 《成才之路》2012,(23):93-93
情景教学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状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抽象无趣,很多思想品德课出现课堂效果差的局面。在进行教学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学习知识,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创设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8.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适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是适应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需要。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常常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失去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生活化教学,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思想品德课堂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习知识,提高思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其生命价值,学生在课堂上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教师必须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为课堂注入活力,方能使师生双方共同享受高质量的课堂生活。以下笔者试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一、活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只有确立富有活力的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才能有“活”起来的基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不应只囿于学生道德认识的掌握,而应体现品德培养中回归生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等目标。如一位教师在教《参加正当有益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充分开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被誉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落实。本文通过新课导人、教学过程、课堂结束和科学评价四个方面浅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抓自己”、“抓学生”、“抓课堂”、“抓考练”四方面,以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郑路 《考试周刊》2009,(21):115-116
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线。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把学生懂得的道理教得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践行。这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多种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参与,并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情育人,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于注重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强调个体学习的接受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习得知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有必要在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设计、开展精彩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切实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我校积极推行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就应注意:教师要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展示的机会,将课堂由“教”堂转变为“学”堂;要在充分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互助;小组互助学习要关注全体,避免学困生被“边缘化”;小组互助学习要安排恰当:在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融入到小组当中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小组互助学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学校德育的任务,做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为做好思想品德课教学,我想了很多办法,自我觉得注重课堂实效性为重中之重。现将自己的经验介绍如下:一、注重平时教学1.注重思想教育性。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多的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所以在课堂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德育,传授知识很重要,但学生的习惯养成更重要。我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在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教好思想品德课,对初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高尚道德的培养,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这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机,也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教学生活化,是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的有效途径,也应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得到正确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一节思想品德课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反馈调节过程。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对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要运用反馈原理进行思品课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课堂有效性的提升,而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关系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人格的完善、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和学者致力于实践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思想品德课与初中关键阶段的结合需要我们从课堂、案例再到实践进行长效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教学现状谈起,针对课堂教学前后过程中的细节,对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教学的提升进行策略性研究,实现师生合作,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很强,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太枯燥,学生难学--太乏味的现象。为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课堂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