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学习上暂时存在着困难与障碍,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不如人,原因是多样的。多年来我一直注重学困生的转化,下面我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略谈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初中语文教学难点之一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新课标大纲也做出了明确要求,对所有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提高,不遗漏任何学生的学习,学习问题全面抓.因此,对于学困生转化的工作,教师要加大力度,尽管学困生在教学中还是以少数出现,但教育工作者对此不得含糊,要全面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我将结合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学困生群体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对象,转化学困生既是促进语文整体教学成效提升的内在需求,也是拓展学生成长空间的有效措施。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需要对症下药,细致分析学困生的"成困"原因,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行转化,从学习情感、学习技巧以及学习基础等方面综合着力,有效转化学困生。本文结合笔者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学困生有  相似文献   

4.
罗勋秀 《考试周刊》2014,(92):181-181
<正>可以说,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往往都有几个学困生,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困生一直是制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且令人头痛的大问题,因此,分析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非常重要。教师要对这些学困生不歧视、冷落,积极促成其转化,使他们逐步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做法。一、寓爱于教学之中,以"爱"转变学生  相似文献   

5.
杨长芬 《广西教育》2014,(33):99-9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群体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象。学困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比较薄弱,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能够跟上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一、转变思想,将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抓手(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邵玲 《教学与管理》2004,(12):89-90
一、学困生转化与“掌握学习“理论   学困生转化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教学论.它相信95%以上的学生能够学习任何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这是“掌握学习“理论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体现.布卢姆认为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教学的失误积累所造成,出现学困生,只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矫正、补救措施,可使学困生向好的方向转化.#显然,这种动态的学生观完全符合素质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2):57-58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教师必须面对和重视的群体。学困生转化工作事关整体教学成效和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滞后的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弥补语文学习薄弱环节、强化学习技巧辅导以及纠正学习态度等措施,有效转化语文学困生。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应当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学困生一直是班级中的边缘学生,很多教师忽视这些学生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该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水平呢?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学困生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学困生转化与“掌握学习”理论学困生转化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教学论。它相信95%以上的学生能够学习任何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这是“掌握学习”理论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体现。布卢姆认为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教学的失误积累所造成,出现学困生,只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矫正、补救措施,可使学困生向好的方向转化。显然,这种动态的学生观完全符合素质教育观念。二、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内在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梁国耀 《考试周刊》2012,(87):137-137
所谓“学困生”.就是大家所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称“后进生”.主要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他们会对班级乃至学校造成不良的影响。学困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题。素质教育强调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为了对学生一生负责,对民族整体素质负责。可以这么说,没有学困生的全面进步,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多年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工作,在这里简要介绍转化政治学困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一旦成为学困生,如果教师、学校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就会普遍厌倦学校的学习生活,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学校、家庭的负担。因此,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我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来进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收效甚佳。一、化学学困生的成因造成化学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1.学生自身的因素首先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中怕…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探求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切勿忽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学习困难且有障碍的学生 ,但主要表现于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的状况。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多是外在客观的 ,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短处而批评指责 ,却不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成功的机会而创新研究。更有甚者 ,把学困生拒之成功的大门之外 ,轻则辱骂…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一直困绕着广大的英语老师本文从教学实践阐述了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必须重视学困生.关爱学困生,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学困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转化学困生就成为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项难题。学困生的转化在农村学校尤其显得重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对于教师基本的教学任务很难顺利完成。对于学困生的形成,我也做过多方面的思考,它既有学校的因素又有家庭的因素,既有智力方面的因素又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多是后天的因素,转化学困生应该从学校的层面,教师自身的层面,多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转化后进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才能大幅度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困生来讲,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困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所以教师一定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是要帮助其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成功意识。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方式来传授新知识,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做到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7.
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家庭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影响学生学习的原因趋于复杂化,然而最让老师棘手的就是那些在品行或学习方面受复杂原因影响暂时落后的弱势群体——学困生。学困生转化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要真正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教师必须解决学困生转化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学校教育中永恒的话题.学用生尽管是学生中的极少数,但其转化工作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班风的根本好转.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行了总结,总结出一套"3 2"转化法.  相似文献   

19.
曾传文 《考试周刊》2012,(89):147-147
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教学中,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转化效果。本文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学困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学困生的分类,以及在物理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唤醒"学困生""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法帮"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是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现就"学困生"落伍的原因及转化"学困生"的对策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