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香扬 《成才之路》2010,(16):74-75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是鲁迅塑造的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女性,小说对女性形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示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鲁迅把“妇女解放”这个问题放在社会解放这个社会思想大课题来进行探索的,即社会解放了,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跨世纪的梦:现代女性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中国女性与世界各国女性相比,其解放程度、社会地位和整体素质都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她们积极参政议政,广泛参与经济活动;职业妇女的解放正从“单一角色”到“双重角色冲突”再到“双重角色统一”的螺旋上升阶段;妇女人权真正实现了从“男权”社会到“人权”社会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妇女在世界妇女解放运动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3.
<正> 关注妇女命运,探求她们的解放道路。是我国现代作家普遍重视的一个创作主题。鲁迅是这一主题景初的开拓者.他的小说《明天》、《祝福》、《离婚》、《伤逝》等,从不同的侧面,深刻展开了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和“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不幸命运,他以忧愤  相似文献   

4.
法国思想家傅立业曾经说过:任何一个社会中,妇女的解放可以作为一般社会解放的尺度。这充分表现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的程度。在旧中国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严重。毛泽东同志曾经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了他对中国妇女问题的关心。他说:长期的封建宗法社会,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极大的绳索紧紧套在妇女身上,使她们蒙受极大的压迫与痛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作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鲁迅语),他对于妇女的命运及家庭伦理问题也是十分重视的。他用他的小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揭示。这是我们研究巴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其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鲁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有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本文着重剖析鲁迅作品《明天》《、祝福》、《离婚》和《伤逝》中的妇女形象,从而探索鲁迅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古罗马维斯塔贞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火在原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在古罗马出现了对灶神维斯塔的膜拜 ,维斯塔贞女随之登上历史舞台。她们照看圣火 ,主持一些宗教仪式 ,享有无可辩驳的特权 ,被称为“古罗马最解放的妇女”。但这种极高的社会地位 ,是以丧失其终身自由和幸福为代价的 ,她们受严格的道德规范的束缚 ,与其他罗马妇女一样 ,同为男权之下被统治、被蹂躏的对象。所以 ,对其社会地位不宜高估  相似文献   

7.
"五四"女作家的创作,真实而又深刻地表达了现代女性复杂的思想状态和生命体验。她们既关注了广大妇女不幸的悲剧命运,也呈现出仍然存在于广大妇女身上的性格弱点,其中主要表现为怯弱性、保守性、自私性等几个方面。她们以清醒的女性自省意识,探讨造成广大妇女不幸命运的各种原因,积极地为广大中国妇女探寻一条争取自由解放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在他整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十一部历史剧,塑造了近四十个女性形象.作者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表现了每部作品的独自的主题思想,同时还共同地表现了作者的另一种创作意图,那就是她们大都要求妇女解放.作者对她们的这种要求不仅进行了具体描写,而且也给予了热烈的歌颂.人类社会历史自从结束以母权制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进入以私有制为主要特征的阶级社会以后,广大妇女就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属地位.恩格斯曾经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这样描述妇女由此遭受到的苦难;“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特别是中国妇女,自从进入封建社会以来,她们遭受到的苦难尤为深重,因为“孔孟之道”、“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不仅严重地束缚了广大妇女的思想行动,而且也残酷地扼杀了广大妇女的人身自由.因此,中国妇女要获得解放,比世界其他各国妇女要获得解放,其斗争历程更要曲折,其斗争对象更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中国“五四”文学女性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新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1):105-106,122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和亲情关系。第一阶段,是封建桎梏下的觉醒阶段。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但旧时代的印记使她们无法真正求得自身解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解放问题。第二阶段,是不幸命运的抗争阶段。她们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识。但她们把对爱情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看成生活的全部内容.一旦失去了它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这就注定她们的叛逆必然陷入失败的命运和悲剧的结局。第三阶段是从个性解放走向社会革命阶段。这类女性形象把自身的解放和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努力在社会革命中去体现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离婚》论     
一 彷徨中求索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对妇女问题特别关心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杂文和小说中有不少是从妇女的角度来“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为千百万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内喊,伸张正义,寻找真正解放的道路,寄托殷切的希望,表现自己对于她们的深切关心和无比同情,以及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在《彷徨》里,以《祝福》开始,接着又写了《伤逝》、《离婚》等,都是从妇女的角度来反映中国的社会问题。《离婚》写于一九二五  相似文献   

11.
重构黑人女性的自我--解读《紫色》文本的"互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紫色》中文本的“互文性”现象研究,探索黑人女性在各个时期所受到的来自父权制社会的性压抑和身体摧残,从而唤醒女性沉寂的性灵,使她们从失语的“物体”变成宣叙的“主体”,进而解放她们的身体,让她们获得应有的名分,最终实现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12.
张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弦同志是以塑造女性形象、探索妇女命运而见长的作家。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以来,他就怀着饱满的热情,以细腻抒情的笔触,着意描绘女性的精神风貌,在这块特定的题材领域内辛勤耕耘,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妇女问题一直为先进的人们所关注,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处境、地位,是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每当社会大转折、大变革时期,妇女问题总  相似文献   

13.
窦娥和祥林嫂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两个妇女形象,她们身世地位相似,都是悲剧命运,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剥夺了她们生存的权利。关汉卿怀着激愤之情,将抨击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权,鲁迅以悲悯之心,借祥林嫂的不幸,广泛而深入地挖掘了广大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韧性的战斗。  相似文献   

14.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的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尺度。也就是说妇女解放的程度愈高,社会就愈向前发展,离人类的彻底解放的日子就愈益接近。而妇女的解放与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是互为促进的。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女子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中国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刀。“中国最难普及的是女子教育”。陶先生每每在回顾历史和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时,都为女子教育的进步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5.
人类自从进入到以男性为中心的私有制的社会以来,女子便成了男子的私有财产、附属品。妇女除了受政权、族权、神权的支配以外,还要受夫权的支配,长期的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世界各国,凡属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关注妇女的解放问题。付立叶就曾这样的断言过:“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妇女的解放可以作为一般社会解放的尺度。”中国社会长期受着封建主义的统治,“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贞节妇道”等封建宗法思想、传统道德观,象条枷锁一样束缚着妇女的思想和言行,甚至不把妇女当人待。鲁迅说的对,在中国,“做女人大晦气,一举一动,都是错误的,这个也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女的觉醒从二十世纪开始 ,经历了短暂而漫长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 ,五四新文学运动至今 ,不到百年的时间 ;而在女性觉醒的过程中 ,却经历了“解放妇女”与“妇女解放”的重要飞跃。女性觉醒曲折地发展到今天 ,在文学的进程中清晰地显示了它的进展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女性文学在女性觉醒过程中的艰辛探索及其价值。一、中国“解放妇女”运动在文学中的反映中国女性的觉醒是从“解放妇女”开始的。解放妇女是来自女性自身之外的解放 (当然也包括女性自身觉醒的愿望 )。最初女性的觉醒并非真正地由妇女自身做起。它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183;坎宁安在其小说《时时刻刻》中,描述了意识流经典小说《达洛维夫人》(最早命名为《时时刻刻》)的作者伍尔夫太太、读者布朗太太和与该小说女主人公同名的达洛维夫人,她们分别为是现代女权主义的先驱、迷恫的家庭主妇和叛逆的自由女性。虽然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面对的环境和问题不同,但她们都时时刻刻渴望着自由和幸福,追求妇女的解放。坎宁安通过展示她们的自我探索,再现了现代女权主义的发展历史,表达了他对女权主义先驱弗吉尼亚&;#183;伍尔夫的敬意,从而激起了人们对妇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妇女,占世界妇女人口五分之一,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有一部受压迫受屈辱受摧残的悲惨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妇女获得历史性的解放。她们以崭新的姿态站立起来与全国人民一道成了新中国的主人,新中国宣告了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家庭生活各个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我国政治用法律的、行政的和教育的手段迅速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落后面貌,革除了束缚歧视和摧残妇女的旧制度、旧习惯,使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曾被禁锢的聪明才智极大地释放出来。她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创造物质、精神文明的伟大力量,她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她们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中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半边天”成为全社会对妇女作用最形象的赞誉。  相似文献   

19.
赛珍珠是鼓吹妇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大地》三部曲描写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妇女在解放道路上所取得的进步和她们自身思想的变化历程,反映了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赛珍珠大体上把中国妇女分为传统妇女和现代妇女两类,并揭示了她们不同的主体性。她赞美传统妇女的传统美德,但更珍视现代妇女的现代美德。正是后者指引着中国妇女解放的方向,体现了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老舍和沈从文通过对“妓女”这一特殊群体的书写,展示了她们人性美的一面,同时指出了造成她们悲剧的社会原因,从而提出构建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以及掌握“经济权”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