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闻官司与新闻真实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实践中,相对于一般性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真实性上要求更高。但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无时无刻不在的变动性,决定了新闻真实尤其是舆论监督报道真实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近年来,一些党报舆论监督报道在真实性上屡遭质疑,甚至屡遭反诉和新闻官司,而且报人败多胜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国家的整个监督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不能忽略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实现媒体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经济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3.
内地某省委书记关于"舆论监督也是一种正面报道"的讲话,在新闻界掀起了波澜.一些评论者认为,在领导人喜欢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下,强调舆论监督是一种正面报道,是对舆论监督的支持.这种拍马屁的言论,恰恰说明一些评论者根本不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也不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不良行为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常常作为"道德高地",在与强势群体的二元矛盾中处于"天然正确"的一方,或作为"被揭黑者",变成舆论监督对象、又或是作为"被消费者",在监督强势的报道中充当"卖点"角色。因而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必须坚守专业主义和客观精神,将弱势群体"去天然正义化";坚持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强化弱势群体的主体角色;坚守新闻工作的人文情怀,强化弱势群体的受保护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报道更好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新闻实践中,作为新闻舆论监督载体的批评报道,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影响了批评报道的质量,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功效。例如:记者在报道中的角色,即记者是新闻事实的旁观者;批评报道越多越好,要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就得靠"曝光";认为舆论监督极容易引发纠纷和官司等。  相似文献   

6.
童兵 《今传媒》2007,(4):10-11
我是在全国第五届舆论监督研讨会上认识"卧底记者"石野的.他中等的个子,两道剑眉,小平头,挺直的腰板,不俗的谈吐.分手时他送我一本自己的长篇传记《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读罢全书,我对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年轻记者油然生出一片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7.
一、党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舆论监督报道,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反映社情民意的管道和桥梁。按说,这样的报道应该是受到读欢迎的。然而,我们的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并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要把好关、把好度,进行有效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13,(6):4-5
舆论监督是成本最小的纠错机制"不怕通报,就怕见报",是民间对一些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甚至涉嫌违法乱纪的政府部门、政府官员的生动描述。它一方面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威慑力,另一方面也刻画出一些被监督者对待舆论监督的心态与态度。面对涉及本系统或辖区内问题的舆论监督,"地方官"通常有几种做法:一是讳疾忌医,竭力掩盖问题,阻挠报道,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方式多元化、可视化,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极大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工作,由"领跑者"变成了"跟跑者"。媒体自身的功能定位,决定着主流媒体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舆论监督报道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引领导向、凝心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想真正保持竞争力,一定要坚持原创,做出深度、独特的报道。而卧底报道,已被公认为深度、独特报道的典型代表。可相比较其它报道,卧底报道很少见且写作难度大。在此,笔者剖析了《新安晚报》2013年经典的卧底传销报道案例,试图分析卧底报道的技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的双重认可"是指政府部门与广大百姓都对同一篇报道的客观公正表示认同,这样既容易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又不至于让任何一方感到委屈.石家庄日报连续几年不断加强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不仅增加了版面,而且将重大舆论监督报道放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让舆论监督报道成了石家庄日报的一大亮点,成了广大读者喜爱的必读内容.由于在报道中力求做到"双重认可",虽然"报忧"的报道多了,但令读者喝彩的报道多了,得到领导表扬的报道多了.  相似文献   

12.
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政策性强、责任大、难度大的工作,实施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对这项工作驾驭不好,把握不准,导致一些低水平的舆论监督。我认为,目前急需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标准。 两篇报道两种效果的启示 为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济宁日报》在周末头版显著位置开办了《热点透视》栏目。对社会生活中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探寻原因,解疑释惑,受到读者欢迎。但意想不到的是,去年底今年初,在这一栏目中发表的同一作者的两篇批评性报道却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效果。一篇是针对济宁市  相似文献   

13.
一、原则——舆论监督报道的"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舆论监督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都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新闻价值原则、时效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用事实说话原则等。除了要坚持一般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之外,在我国,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报告时更强调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运用得好,能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工作、团结鼓劲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媒体尤其是以消费行业监督报道为主的《天天315》栏目及晚会,因事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游",把握好监督报道的"时度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隐性采访在媒体屡见不鲜,屡试不爽,可又争议不小,隐患不少。通常,隐性采访的新闻题材是揭露黑幕或舆论监督的报道,往往被视为出奇制胜的“暗器”,确实有许多公开采访所不及的优势,确实富有追求真相的可信度和感染力,确实能够展现新闻记者伸张正义、激浊扬清的“卧底”精神。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报道,一向是媒体眼中的"烫手山芋"——没它不行,有它麻烦。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舆论监督报道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必须做好的重要新闻报道之一。而为了避免明确的点名批评会引起被监督者前来"闹事",给工作带来被动,于是一些媒体便"创造"出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然而如何做好舆论监督却并非易事。结合这几年来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实践,笔者在此谈一点看法和体会。体会之一:加强策划是做好舆论监督的前提当前,受众之所以对一些舆论监督报道不满意,笔者认为就是缺少策划所致。事实上,捕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运用得好,能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工作、团结鼓劲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媒体尤其是以消费行业监督报道为主的《天天315》栏目及晚会,因事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游",把握好监督报道的"时度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李录宾 《中国广播》2012,(10):68-69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震慑力,好的报道往往在社会上会形成极大的反响。一篇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应该同时兼具解决问题与凝聚人心两大功效。在当前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做出与其地位相匹配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中出现了几种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有的报纸将负面报道与舆论监督混为一谈,报道中放大细节,故作渲染,有为暴露而暴露的倾向;二是有的报纸在报道中简单地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