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阐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上先后形成的关于全球传播格局的理论,如依附理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媒介帝国主义理论、世界系统理论和关于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等,分析了这些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存在的各种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 ,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 ,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 ,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 ,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 ,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 ,并把广义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威廉斯早期的传播思想,分析了威廉斯传播理论的特色及其与其他传播理论的异同之处,从而揭示了威廉斯传播理论的独特性和前瞻性。通过对威廉斯所提出的传播主体的角色、传播客体的层次以及传播过程的类型进行分析,本文论证了威廉斯早期传播理论的重要价值及其对传播研究和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全球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目标,检视全球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资源和战略方法,重点从战略传播方法、故事化叙事方法、跨文化公关方法、多元对话方法、公民参与方法五个维度,系统提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中国舆论引导力和中国形象亲和力的理性思考和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5.
广告传播活动是人类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从简单的推销术到如今广告学科体系的建立,广告传播理论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笔者通过对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在广告市场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广告传播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不断发展的理论均是对前一个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个性与差异一直是广告传播理论中所强调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摇滚乐历来都是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亚文化形态。在传播学视角下,摇滚乐的迅速传播不仅印证了传播学的某些理论范式,也拓展了传播学的理论外延。本文探讨了摇滚乐的传播模式和其与传播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摇滚乐的传播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是传播机构。从传播理论入手,分别从自我传播、馆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个方面对图书馆的传播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大众传播生态学理论,从原生态因素、内生态因素、外生态因素三个层次分析影响健康"微传播"的要素,描绘出一幅"本末倒置"的健康"微传播"生态图谱,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鲁从阳 《新闻知识》2001,(12):14-15
10月18日到21日,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研讨范围为传播学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创新;传播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WTO与中国传媒;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新世纪新闻传播大趋势等重要课题。大会提交高质量学术论文60余篇,几乎涵盖了当今传播学所有领域,并且集中探讨了时下许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以下笔者将从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和传媒战略三个层面来对本次大会进行述评。一、传播理论研究:务实和转型长期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的…  相似文献   

10.
谢清果教授的新作《华夏自我传播的理论建构》作为华夏传播研究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又一力作,开创了系统性研究华夏自我传播领域的先河。回到知识本源、回到“大传播”的追索彰显了谢清果教授华夏传播研究的智慧和洞见,多学科的视角体现了华夏自我传播的包容性与理论张力,与西方的对话则进一步打通了中西理论之间的割裂和阻塞。尽管在中西对话与理论建构中呼应着米德的自我杂念,但本土哲学议题的传播学阐释显然已经开拓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并将为华夏传播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8):25-32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并分析当前国内学者们对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探讨、研究方向以及对该学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求全景展现在当前国内传播学界重要学术期刊以及相关研究专著中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格局。参照当前西方学者们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情况,可以进一步发现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论、主要观点等方面国内外学者有着明显的研究差异,这对考察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在中国传播学界的研究情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促进对西方传播学批判学派相关理论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西方视频传播的理论与媒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技术分析、传播意图、受众体验、文化价值还是市场机遇上,视频传播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传播现象,网络电视、户外视屏、手机电视等移动终端等全媒体传播渠道开发,视觉时代的图像传播迅速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并激发阅读热情,不但丰富了传播的多元化格局,也为创新视频媒介策略创造了机遇。西方视频媒介和报业的尝试已经取得丰富经验,并为我国视频媒介发展和开发全媒体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试图以视频传播的理论来源为借鉴,以西方视频传播的媒介策略为内容,深入探索视频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论当下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当下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以电视传播学的内容论、接受论、效果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案例的梳理对比和理论的深层探究,分析当下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传播的基本特性决定了传播具有道德属性,传播内容在传播过程中深受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的制约.作为传播者,应该在社会伦理准则下从事传播活动.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球传播的时代,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可以随时接收来自大洋彼岸的信息.本文基于全球化时代的传播情境,对跨文化传播中的传播伦理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梳理,从现有理论观点中提出质疑和新观点,并对这一新观点进行论证,旨在通过此问题的探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反腐败传播”一般包含传播再现、传播动员和传播监控三个类型.本文以新闻报道/影视剧、电视问政和网络反腐为例,分别解释了上述三类传播类型在中国反腐败传播中的具体实践,并就其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反腐败传播的历史性和在地性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思想,对"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具体阐释。对此,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多档栏目中进行了充分解读。除了第一时间请到报告的起草人,就理论的意义、提出背景进行权威解读,将高高在上的理论转化为可以感知、可以感受的内容。此外,还继续沿用了通过海采完成视频版的民意调查方式,开办了"百姓心声:我的小康",以一种更具有内在互动性的传播方式,将党的重大理论建设和普通百姓紧密相关起来,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祝建华 :本文描述的“传播机体”理论是“媒体依赖”理论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用于分析媒体、个人、社群乃至社会各层面之互动关系。陈力丹 :鲍尔 -洛基奇是前任《传播学研究》的两主编之一 ,她与德弗勒的合著《大众传播诸论》1 5年前就在中国出版了中译本 ,因而被我国传播学界知悉。她在理论传播学方面与时俱进 ,现在已经将她早年论证的“媒介依赖论” ,以美国洛杉矶不同文化区域的传播生态作为研究对象 ,发展到了现在的“传播机体论”。本期发表的是她发言的理论部分。  相似文献   

18.
刘芳 《新闻界》2005,(3):117-118
USP与定位理论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营销、传播环境中,在理论视点和内涵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在通过比较USP与定位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定位理论是对USP理论的发展与超越,但在理论基点上却与USP理论一脉相承,USP理论可以视为定位理论的源头。在新的历史时期,USP与定位理论仍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二者在实践运用中逐渐走向整合,而在未来的“定制时代”,它们也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理念与实践是加拿大传播学者达拉斯·斯迈思密切关注的理论命题。斯迈思在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两次调研,为其独特的传播理论谱系建构奠定了思想基础。本研究基于对斯迈思档案材料、调研笔记和未刊手稿的文本细读和知识社会学分析,以“达拉斯·斯迈思在北京”为线索,探讨中国问题在西方批判传播理论生成过程中的角色。研究发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和理论的历史性探索,不仅为斯迈思打开了理论视野,也成为其传播思想形成的关键线索,中国问题在其中扮演了从对象到坐标的历史角色,激发了斯迈思在西方批判传播理论内部重新思考文化的政治经济属性议题,促使他发生有别于其他任何同辈学人的“唯物主义”转型;思想形成的历史语境,既包括他两度访华的经历、其本人深陷西方批判传播理论论战的曲折遭遇,也内在于西方批判传播理论的全球互动和理论对话脉络;斯迈思关于中国问题的思考所彰显的激进性,甚至撬动了西方批判传播理论“再度马克思主义化”的进程。本研究突破了“西方思想/中国实践”的二元论叙事,在西方批判传播思想内部讨论中国的历史角色及其理论意义,有助于为打开传播思想史领域的“灰色地带”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间到跨文化的电视传播:一个比较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以来,跨文化的电视传播在欧洲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对促进欧洲的政治和解、社会融合和一体化进城起到了积极作用,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本文旨在总结欧洲的跨文化电视传播的理论和模式,比较其从文化间传播向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转型,从中对照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