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务微博的出现曾经掀起一股网络问政的浪潮,如今政务微信也展示出微博无法比拟的魅力。政务微信的“摇一摇”、视频语音聊天、漂流瓶等新功能是微博所不具备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选择使用微信的原因。本文通过研究政务微信的发展经验及面临的问题来思考如何更好地使政务微信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政务微博的出现曾经掀起一股网络问政的浪潮,如今政务微信也展示出微博无法比拟的魅力。政务微信的"摇一摇"、视频语音聊天、漂流瓶等新功能是微博所不具备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选择使用微信的原因。本文通过研究政务微信的发展经验及面临的问题来思考如何更好地使政务微信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皮海兵 《青年记者》2017,(32):90-91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民众的话语权日渐增强,这对于政府的政务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具备更高的社会治理水平,才能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政府的服务能力和发声能力,如何有效发挥两者的联动机制,特别是强化政务微信的运营力度,通过大数据对舆情进行引导,成为当前政务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是政府应对新媒体舆论场转移的积极措施,其发展受平台发展起伏和其他政务新媒体如政务微信兴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政务微博应建设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在政务信息和公共危机事件中体现权威以辟谣,成为信源供传播。同时应基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等政务媒体各自不同的定位及优劣势进行多政务媒体之间的联动,凸显各自不同的优势以形成政务信息传播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政务已经发展成为参政议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开设数量也在逐年成倍增长,微政务的快速发展减轻了信息获取不平衡的问题,也提高了政府和组织了解民意的途径,改变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使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成为新闻事件的主体和传播者。但是微政务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政务微信和微博开设的数量在增长,但是质量却跟不上;在网络世界中也缺乏合理的监管机制;对舆情掌控得不到位等。但是微政务的会随着发展而改进,所以在微政务这把双刃剑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好,是政府和组织应该去思考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王楠  王亮 《今传媒》2016,(4):19-20
政务微信是继政务微博之后出现的新兴政务平台,在政务信息公开、化解社会矛盾、平息网络舆情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四川南充为研究区域,针对87个政务认证微信账号进行数据追踪和个案剖析,客观反映政务微信的运营现状,分析其发展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露 《今传媒》2014,(6):28-29
从2009年底以@微博云南为开端的政务微博初出现,到2011年迎来政务微博发展"元年",政务微博从新兴事物逐渐成为了政府日常对外宣传工作的必备窗口。但政务机构微博如何在数量众多的微博领域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形成其无可忽视的影响力和价值量,如何把握政务机构微博的定位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政务机构微博类型的划分分析政务机构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个人建议,期待政务微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开创了政务工作的新局面,在地方政府纷纷开通政务“双微”的大趋势下,本文以地方政府各系统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为切入点,全面梳理和总结了地方政府政务“双微”的发展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地方政府政务“双微”的发展、提升政府公众形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张志安  曹艳辉 《传媒》2015,(5):29-31
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正处于高风险、低信任的社会情境中,突出表现为危机事件频发、政府公信力不足、维稳风险扩大、政府权威遭受巨大挑战.相继兴起的微博、微信赋予普通民众更多话语权和道德优势,现已成为民意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扩大器,无论是微博场域的火热围观,还是微信圈中难以杜绝的谣言,都在不断强化政府的风险意识,对其治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总体上看,呈“井喷式”发展的政务微博微信,风险与机遇并存,考验着政府部门抢占舆论新阵地进行服务和发声的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发挥政务微博微信的协同作用,如何更好地运营政务微信,如何利用大数据挖掘方法来进行舆情研判,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做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信是继政务微博之后出现的新兴政务平台,它对各级政府开展政务公开、舆论引导、民意通达、政府形象塑造、政务管理创新等都具有积极意义.而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其在政务管理创新方面的尝试与举措对其它地区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应用质化与量化研究方法,针对82个首都政务认证微信账号进行了全面追踪分析与重点个案剖析,让“数据”自己说话,客观反映首都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深挖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政务微信逐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并成为政府实现政民互动、信息咨询与发布的重要抓手。政务微信在快速涌现的同时,也容易出现盲目跟风、定位模糊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借助政务微信强化政民互动、破解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政务微信内涵和功能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政务微信创新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程婧 《传媒》2023,(18):45-47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应用日益发展。公安机关在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群众中担负着重要职责。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公安政务新媒体完成了包括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种新媒体平台的搭建,取得了警务工作创新发展、构建良好警察形象、推进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成效。通过对公安政务新媒体的微博、微信、视频号传播实践发展现状和功能作用的分析,以期为公安政务新媒体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我国微信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有关党政机构也及时开设政务微信,发布政务信息,服务民众。政务微信产生发展至今,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本文以"武汉发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政治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建议从加大对政务微信的宣传力度、提高政务微信的回应性、丰富政务微信推送内容的感情色彩三方面着手,来提高政务微信的政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11年被称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目前,政务微博虽已初具规模,其影响也日益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困境。本文试通过5W模式对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标志性现象.然而,政务微博热并未带来政务实践的实质性变革.政府部门在政务微博创建过程中仍然存在对政务微博使用目的模糊,对政务微博功能认识不足等明显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务管理与互联网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新趋势,"微传播"日渐成为大众传播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化、移动化、社会化、碎片化的微传播,为党委政府推行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水平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安徽发布和安徽政务发布两个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平台为例,总结了当前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难点问题,并从抢占舆论阵地、改造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扩大传播效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不断提升政务新媒体影响力、吸引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瑾 《青年记者》2016,(26):24-25
在政务微博出现后3年的时间里,政务微信势如破竹地发展起来,重塑了中国社会舆论格局.政务微信不仅是公众问政参政的新渠道,也是政府转变职能、树立新媒体时期政府形象的有效新途径.习总书记在2016年4月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性,提出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以“平安北京”为例,探讨当前我国政务微信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政务微信的兴起,有人认为政务微博衰退甚至将走向消亡。本文认为,由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政务微博具有独特的优势,正进入质的提升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构建互联网+政务的服务模式,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艾则提 《大观周刊》2011,(46):48-48
近些年来,以政务微博为载体的公民政治参与愈加受到政府和民众的亲睐,成为公众意见表达、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尽管这一绝佳的官民互动形式为公共管理领域提供了很多便捷,然而,政务微博这一新生工具,由于其还不具备完备的制度及规范,使得其在整个参与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在此通过分析,得出政务微博在参与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和微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的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政务APP、政府微博之后,政务微信逐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采用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借助政府微信电子平台进行公共社会管理和服务,不仅能够提升社会组织、党政机关、社会公众等角色的信息沟通效果,也能够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亲民化。2016年,中国政务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10万,政务新媒体实现了快速发展,"两微一端"成为政务领域的新常态,政务微信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创新工具,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利用政务微信电子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