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曲”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传播学现象。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来编制一套评价神曲特征的量表。从“神曲”音乐传播的媒介环境、内容特质、场景特征、传播效果等传播学视域出发,有效融合了心理学中的“耳虫效应”,从宏观到微观、由外及内地对“神曲”进行考量,这对未来“神曲”界定的细化、研究的多学科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价值,在多领域、多学科中都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传播心理学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本文从构建传播心理学学科体系任务的艰巨性、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两种途径、对"解释水平"和"特有水平"的重新认识、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关系这四个方面,阐释了笔者对传播心理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中存在的诸多尚无定论问题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泛视频时代,政策题材内容常借鉴"神曲"的视听模式来改进宣传语态,但"神曲"经验的借鉴策略和借鉴效果仍不明晰。本文旨在解析"神曲"的视听模式机制,通过对"神曲"视频作文本分析,并结合行为实验验证其视听模式的认知优化效果。研究发现",神曲"传播魅力来源于一套基于优化管理认知负荷原则建立的信息框架,即"神曲"模式,表现为拼贴重复、视听一致、营造熟悉等策略;该模式能显著增强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注意程度,使视频内容"有效到达"。这意味着"神曲"模式或可成为其他内容生产领域改善用户注意分散、认知超载问题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4.
泛视频时代,政策题材内容常借鉴"神曲"的视听模式来改进宣传语态,但"神曲"经验的借鉴策略和借鉴效果仍不明晰。本文旨在解析"神曲"的视听模式机制,通过对"神曲"视频作文本分析,并结合行为实验验证其视听模式的认知优化效果。研究发现",神曲"传播魅力来源于一套基于优化管理认知负荷原则建立的信息框架,即"神曲"模式,表现为拼贴重复、视听一致、营造熟悉等策略;该模式能显著增强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注意程度,使视频内容"有效到达"。这意味着"神曲"模式或可成为其他内容生产领域改善用户注意分散、认知超载问题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如今,人们沉迷于社交网络之中,绞尽脑汁地将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面呈现在虚拟空间。本文以"晒"这种网络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心理学为研究视角,深度剖析"晒客"的行为表现和特征,挖掘这种现象的背后心理因素以及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更理性的网络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不断进步与普及,给"网络神曲"提供了迅速走红的契机,也使得"网络神曲"更多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网络神曲"实现了全民参与和全民狂欢,也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话语体系.文章针对这种现象,运用传播学理论,对"网络神曲"走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神曲"热提出了一些冷思考.  相似文献   

7.
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国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数量与日俱增、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就是究竟什么样的论文属于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论文?我们一般判断的标准是望"题"生义,只要题目上冠有"传播"(包括新闻、广告、影视等,下同)和"心理"方面的名词概念,就将之确定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但是往往细看内容就会发现,除了专门论述传播心理学理论的论文外,有些应用性的论文似乎更像是传播学或心理学的论文.比如有的文章写新闻受众的需要,虽然"需要"两字贯穿全文,但讲的是受众需要真实的、快捷的、新鲜的新闻,而没有对"需要"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属于新闻学类的论文.  相似文献   

8.
对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即新闻心理学是不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传播学给传播心理学的研究留出了多少空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闻心理学不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二者之间是既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又相互独立、共同发展的关系;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媒介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规律及其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杨春兰 《传媒》2006,(7):56-57
不知何时起,"客文化"开始风靡全国:闪客、博客、播客、维客等在互联网大潮中如雨后春笋纷纷兴起,闯入人们的生活."博客"成了人们的一种时尚和需要,"播客"开启了广播媒体的新时代,"维客"满足了人人做编辑的梦想,"闪客"的出现将Flash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当人们在思考着下一个"客"将花落谁家之时,"炫客"作为"客家族"的一个成员鲜亮登场.  相似文献   

10.
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衍生了很多"客",典型的是博客、播客、维客、威客,这种新型的个人化传播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心理影响。笔者重点阐述了"四客"的互生传播及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当今社会中85%的信息以视觉的方式进行传播。图像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有助于人们理解我们是如何看到和处理视觉形象的,作者在项目组前期提出的"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基础上着重分析形象思维这一路信息流,分析和揭示人类分层视觉传播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2.
情绪在谣言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早期研究关注的是广义上的情绪,涵盖了认知、感受和行动,后来的研究关注狭义的情绪。早期研究注意危机情境下人们传播谣言时的丰富心理反应,焦虑仅仅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后来的研究专注于焦虑和谣言传播之间的关系。基于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谣言研究的相关成果,这里围绕狭义的情绪感受,延伸至广义情绪,以食品安全谣言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方法,对情绪在谣言传播中的可能性作用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认知上,人们的情境认知使得人们对谣言的传播总体上非常理解,并采取"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高度预防原则;一个人知道的谣言越多,或越认为是真的,越可能传播谣言。情绪感受上,一个人对情境的情绪感受越多,越可能传播谣言;谣言在一个人心里引起的情绪越多,越可能传播谣言。具体地说,对情境感到愤怒或生气、恐惧或害怕、伤心的人越多,谣言可能会被传播得更多;对谣言信息感到恨、担忧、焦虑、愤怒或生气的人越多,谣言越可能被进一步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3.
华钰 《兰台世界》2015,(7):53-54
陈大齐是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他对心理学的发展最大的贡献便是"引进"与"传播"。在五四期间,他系统地介绍了当时西方心理学的主要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从此奠定了中国现代心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英新 《新闻界》2012,(11):6-9
内隐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重大发现,它将人们对广告传播效果的认识从有意识层面延展到无意识层面,不仅解释了广告传播和消费决策中的很多现象,更重要的是对广告传播效果的研究理念形成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5.
"认知传播"研究的实质就是研究"现有理论解决不了的‘例外’"。本文从研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入手,认真地分析了现有传播学、新闻学、心理学以及我国传媒文化本体、整体文化产业等学科理论和实体解决不了的"例外",探索和设计了"认知传播"的研究范式,提出了科学确立"认知传播"范式体系应该弄清楚几个问题,特别强调"认知是对认识的提升,是对文化核心元素的打造,是确立‘认知传播’范式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的总结,这有助于我们对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期待转化为有的放矢的行动。本文认为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内容、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从单一向多元辐射;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科研逐步走向正轨;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正从前科学向科学性过渡。  相似文献   

17.
新闻心理学是研究围绕着定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传播活动,人们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心理特点的规律的科学。它是运用现代科学的心理学观点,解释人们在新闻实践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过程,并总结其规律,应用于新闻实践。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使新闻学更加丰富多彩,并更好地指导实践,因而日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采访对象、读者以及记者、编辑自身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读者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意志、语言、气质、性格、技能、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8.
张晓 《东南传播》2013,(4):86-87
韩国流行音乐《江南style》上传网络后,点击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级神曲。本文对其营销及传播方式进行了解析,认为其成功主要是源于它动感十足的旋律、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成功的全媒体营销、迅速的"病毒"式传播及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钟年 《现代传播》2008,(2):39-40
近年来传播心理学在中国发展迅速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在这种形势下,对传播心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依然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三个基本问题:传播心理学可不可以成立?传播心理学应该研究什么问题?传播心理学的追求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传播心理学界可谓仁智互见、议论纷纭,但如果我们引入开放社会科学的思想,或许能寻找到一些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或者"人内传播",是一切外在传播的基础。人需要通过自我传播构成对自己的看法,形成某种认识,赋予社会感知和行为的连贯性。人在社会互动中关于活动、感受与经验的印象累积即记忆,人的大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都离不开记忆。因而记忆是自我传播的前提。如果丧失记忆,"主我"变成了一片空白,与"客我"失去了正常对话的功能,自我传播也就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