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陈亚军 《新闻世界》2009,(10):99-10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我们地方电视媒体的对农宣传报道,也有许多成绩、经验值得总结、思考、完善。 一、地方台电视对农报道的效果应充分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3.
陈勇 《中国记者》2014,(2):89-90
随着城市与农村距离的拉近,对农节目有必要走出单一的农事农技服务模式,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也服务城市居民,架设一座互通的桥梁。萧山广播电台对农节目"农村大世界"近几年在这方面作了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4.
张良法 《中国广播》2014,(12):63-65
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农新闻的报道面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愈发广阔。本文以苏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率为例,探讨地方广播对农报道的传播思路,认为传统广播不仅要在城乡一体化中展现全新的报道内容,更应该对报道思路与报道模式进行相应调整,使对农新闻广播成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徐明凤 《今传媒》2013,(7):126-127
县级台要做好各种对农栏目的对农报道,其报道内容必须要让农民群众感兴趣和满意,根据本地的特点,在本土化、地域化和当地可供利用与开发的资源上做文章。村歌时代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郁,旋律优美,我台勇于探索,用活了本地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办村歌节目,把村歌植入对农报道,从而拓宽了对农报道的题材,创新了对农报道的样式,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郑博临 《东南传播》2020,(12):45-50
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新闻媒体对农报道的强力支持。"建设性新闻"虽然肇始于西方新闻业,但是其倡导的多项理念均可以在经过本土化改造的基础上,为优化我国对农报道提供借鉴。本文追溯了"建设性新闻"的理论内涵和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包容性文化传统、中国本土新闻业的"建设性"特点两方面出发,论证了对建设性新闻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可行性;针对我国的对农报道,将具体的实际案例与建设性新闻的理念相融合,从"记者干预""以人为本""正能量"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若干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明凤 《报刊之友》2013,(7):126-127
县级台要做好各种对农栏目的对农报道,其报道内容必须要让农民群众感兴趣和满意,根据本地的特点,在本土化、地域化和当地可供利用与开发的资源上做文章。村歌时代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郁,旋律优美,我台勇于探索,用活了本地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办村歌节目,把村歌植入对农报道,从而拓宽了对农报道的题材,创新了对农报道的样武,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对农节目报道的策划意识 首先,报道的组织者要具备策划意识。在整个对农报道中,组织者的策划意识强不强。直接影响着对农报道的质量与效果。组织者的策划意识更多地体现在宏观决策上,往往是全年或一个时期、一个报道战役、一组对农报道的策划。  相似文献   

9.
王岩  赵燚 《记者摇篮》2006,(5):10-12
《今日黑土地》节目小传:该节目是辽宁电台新闻台惟一的对农宣传节目。《今日黑土地》节目组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省十佳社教栏目局台名牌节目。节目主持人王岩、石江多次获得全国广播播音主持一等奖。王岩曾获“全国百佳主持人”称号。2005年辽宁电台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十佳栏目、十佳主持人评选’活动中,《今日黑土地》节目及主持人王岩双双荣获十佳殊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广播对农节目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村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贴身的服务。作为辽宁省级电台惟一的一档对农广播节目,辽宁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省、市、区县4级新闻传媒中,区县台站处于最基层,直接面对广大农村。由于受地域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区县台站对农报道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但它又有着贴近性强、针对性强、灵活性大、乡土味浓等大台不可比拟的优势。当前。区县台站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对农报道中倾注人关怀,使基层传媒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扩大受众面。从而求得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农广播服务功能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 《记者摇篮》2010,(6):48-48
广播的服务功能在各类节日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而对农广播的服务作用就更显重要。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如何强化对农广播的服务功能呢?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在对农宣传上积极探索,精心策划,以栏目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拓宽对农宣传、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办好两档对农栏目,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我台2005年体制改革时,为了加大对"三农"宣传力度,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教育科技频道新设立了《乡村魅力》栏目,每天在晚上6时  相似文献   

13.
14.
对农节目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翀 《视听界》2004,(3):16-17
今年,一号文件如春风般吹遍大江南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的农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温暖,但同时他们也在追问,一项项利民政策如何变成他们口袋里的现金。的确,农民的担心是有根据的,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整个社会对“三农”的关注还很不够,就媒体来说,近年来对农节目大大减少。以江苏省为例,新华日报社主办的对农报纸《致富报》停办,江苏电视台的对农节目《乡间彩虹》停办,江苏三大主流媒体中只有江苏电台的《农村节目》硕果仅存。这样的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对农节目被大大削弱甚至取消,充分地说明了现阶段媒体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作为一个企业来运作,作为  相似文献   

15.
如何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摆在包括广电媒体在内的所有涉农宣传单位的重大课题。盐城市广播电视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不断创新对农报道思路,创新报道内容,创新管理体制和传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农村话语权偏弱、报道内容形式偏模式化与农村舆论监督乏力等问题。本文认为对农广播的舆论监督报道所涉及的核心报道内容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农村制度化改革、促进基层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帮助农民提升自身监督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赵春阳 《中国广播》2012,(12):43-44
全媒体时代,广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农广播的发展只有在坚持媒体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加强节目创新——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风格,重塑自身形象,才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独树一帜,以崭新的形象吸引受众关注,也才能依托节目搞经营,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毛建新 《视听纵横》2006,(6):102-103
说到县级台的对农电视节目,许多人往往认为,对农节目就是唱好“四季歌”,即春季田间管理、夏季抢收抢种、秋季粮食丰收、冬季小麦油菜……毋庸置疑,传统农业一直是媒体关注的对象,也是我们办好对农电视节目的基础所在。然而,人类已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县级电视媒体也应顺应信  相似文献   

19.
曹玲玲 《中国广播》2009,(10):77-79
本文分析了沿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农村听众群体发生的变化,提出了对农节目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实现转型升级这一问题。通过拓展内容生产、转移关注视角、加强人文关怀等阐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入世之后农民要面对国际农业这个大市场,常常会显得茫然无措。由于农民的组织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竞争能力差,导致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