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昕 《今传媒》2012,(3):19-21
企业文化管理思想作为组织传播学的一个流派,一直受业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尚无明确定论。作者用主题词与关键词排序的方法对1996年以来国内外研究组织传播、企业文化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从中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假设。其中,对"鞍钢宪法"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研究以及企业文化溢出效应的关注是作者文章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阈限理论为分析工具,着重讨论了入伍仪式等军队过渡仪式对官兵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文化认同的根本在于对人生终极问题的回答,集中体现在对于身份及身份认同的焦虑,具体表现在对某种文化的生活方式的理解、认可和适应。入伍仪式在这一"阈限"状态中,新兵实现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乃至世界观的重建,完成了自身对于军队文化初步认同。集体生活、集体训练和克制的集体狂欢则充分发挥群体心理的感染力、传染性,成为培养集体精神、调动官兵情绪、激发战斗热情的重要途径。爱国奉献等理想信念作为激励和感染官兵的神圣意志,才使得军人之间得以维持一种超脱于物质利益的普遍的荣誉感。从上述角度去分析军队过渡仪式,我们似乎更能够理解了军人身份的塑造过程和军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江政奇 《青年记者》2012,(13):66-67
艾森伯格、小古多尔写的《组织传播》一书,对于改进军队的组织传播,很有启示.军队内没有信息的传递,就不可能产生军事行动.军队指挥官的命令必须传达到士兵,士兵根据指挥官的命令做出反应,整个部队才能行动.所以,古代有击鼓出战、鸣金收兵的做法,目的就是让军事行动信息在军队中流动.  相似文献   

4.
5.
提升社会组织传播效果,是扩大社会组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综合四大经典受众理论观点,建立起“微观-中观-宏观”受众理论分析框架,从受众理论视角探究社会组织传播效果提升路径。研究发现上海社会组织的传播已初步建构了涵盖主体、受众、媒介、内容的工作体系,但尚存在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忽视受众的单向传播。为了改变社会组织的“弱传播”,社会组织既要“走新”又要“走心”,还要尝试将“粉丝”转化成“粉头”,不仅要“留住”受众,还要将社会组织所推崇的理念“留驻”于受众,进而有效提升社会组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主义精神内涵,其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护和弘扬这些红色文化将更好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将这些红色文化通过结合各类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人们进行宣传,不仅能够迅速准确地向受众表达出这些红色精神,还可以增强广大受众对红色文化的感知能力。文章着重探究了当前融媒体视阈下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文化强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新闻媒体理应承担起宣传中国传统节日的重任,发掘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和精髓,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地方特色创新传播内容和手段,通过专题报道、专家访谈、大众评说等多种新闻报道形式,让社会大众清晰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现实状态及其未来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组织传播可以大体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组织成员在组织内的角色认知,是组织传播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的正常运行仰仗于组织内部信息的有序传播,组织文化则组织内部传播"人格"表现,也是组织对外展示的重要内容。组织外传播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间传播、组织形象传播、组织危机传播。组织形象对组织的意义,主要诉诸于人们的心理。积极开展危机传播,在挽回、修复组织声誉的同时,有时甚至会使组织"因祸得福"。  相似文献   

10.
吉祥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历经历史的沧桑演变依然长盛不衰。这其中有着中国人对吉祥的追求,也有吉祥文化自身的力量支撑。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了吉祥文化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组织传播研究形成规模,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组织传播的四类理论,即以"机器"类比组织、以"家庭"类比组织、以"系统"、"有机体"类比组织、以"文化"类比组织,对于理解组织传播在各种不同组织的传播特征,具有意义。但作者认为,组织的结构特征差别很大,松散或严密程度差别也很大,因而组织的内外传播很难用一种模式来阐述。组织传播的"意图性"远大于人际传播。组织的结构、组织人在组织中权利与职责的情形,是理解具体一个组织传播特点的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12.
袁梓潆 《传媒》2023,(10):54-56
三星堆“考古热”走出国门,是国际传播领域近年来发生的现象级事件。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文明的灿烂明珠,是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精神的重要价值符号和文化样本,其国际传播实践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成功样本。本文基于转文化传播理论的核心理念,从传播符号、传播语境、传播主体三个维度,探讨三星堆国际传播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刘梦莹 《今传媒》2020,29(3):57-59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传播,都离不开"符号学"这个介质。人类历史本质上就是一个符号系统演化的历史,每一种实用物或者有实用目的的行为都有可能携带意义而成为符号的载体。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符号--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契合紧密且承载着诸多价值和意义的载体被更加广泛地使用和传播。文化和商业的传播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基于文化间传播的理论来考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表现和策略,阐释了文化间传播的含义,分析了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现状,最后提出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意义深远,为后世人们研究中原文化提供了宝贵史料依据,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分析河洛文化人文传播、商业传播、文娱传播的传统路径,探寻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河洛文化传播的局限性,从而探析河洛文化利用融媒体优势、强化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使河洛文化传播更具时代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军事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军队的主流文化能够有力地抵御国内外一切反动、腐朽、落后文化的破坏、渗透和干扰。沿着既定的方向顺利发展的状态。冷战结束后。在西方大国集团主导下的全球化不断地对一些国家进行文化侵蚀和文化扩张,包括军事文化在内的文化安全在综合国力竞争和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通过军事文化传播,弘扬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塑造人民军队良好形象、提升军事文化安全力,已成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风险社会”加剧,国际舆论场更加复杂,借鉴弱传播理论,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是国家政治智慧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基石,弘扬中华精神、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世化,是国家政治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国家政治智慧传播进行探究,即从更深层的文化根源上对国家政治传播的原因及意义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20.
林莉 《东南传播》2020,(5):17-19
伴随着5G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公益传播手段迎来了进一步的革新:不仅在内容创作、传播媒介、分发机制上得到了发展,更促进了新的交互方式的出现。公益传播手段从自上而下的垂直传播转变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互动传播,传播效果也以陪伴性互动、沉浸感体验、碎片化接受作为关键要素,以更贴近受众情感的方式达到传播公益价值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